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问题探析

2019-03-15独撰李子健

神州·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独撰 李子健

摘要:我国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要求在新时期下必须深入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作为根本指导,由此有效加快中国现代性建构速度,达到早日实现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着眼于马克思主义,重点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现代性

引言:

不同于西方其它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充分彰显资本特性的基础上,对现代性予以高度关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随着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政治制度等持续深化改革,资本主义也会由此获得相应发展。但无产阶级在高举改革大旗,通过积极开展革命运动,则能够在西方现代性走向末路时重新引导其再次走上正确的现代性发展之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作用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确定

通过结合十九大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可知,新时期下建构中国现代化,需要在具有现代性特点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的基础上,保障国家的独立性、自主性,从而利用完善的国家制度推动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目标。这也是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一大重要人物。

在马克思主义当中,马克思否定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因而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在现代性建构中也规避了盲目模仿资本主义的方式,转而通过不断改革、变革,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找出切实可行的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1]。在继续坚持毛泽东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正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新中国成立后也为中国现代性建构打下了坚实良好的根基。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努力,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深入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确定了中国新的发展道路。即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要求下,中国需要尊重社会现实,严格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不断提高自身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而在继续朝着现代化道路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也可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获得现代性资格身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其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得中国真正拥有了现代性的资格身份。获取革命胜利是建构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式开始,意味着我国由此开始建构现代性发展之路。但考虑到我国实际国情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我国现代化思想资源不应全盘照抄西方现代化思想资源,但也不应完全只运用本国传统思想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使得我国开始尝试在学习西方形式的基础上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并主动将现代思想文化元素融入其中[2]。这主要是由于在马克思主义当中,马克思已经明确指出,虽然资本主义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促进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但其自身的局限性使得资本主义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开放的马克思主义为其实现中国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得中国可以远离盲目模仿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建构之路。在积极吸取俄国十月革命中的经验教训后,中国意识到只有真正掌握政治权力,开展现代化建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性

(一)统一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

在建构中国现代性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现代性与中国文化传统是一大关键问题。在长期受到我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下,要求个体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了维护集体利益甚至可以直接牺牲个人利益。因此在高度强调群体观念下,也使得个人自我意识正在被逐渐弱化,个体个性难以在群体观念中得到充分展现,而这也为人类自身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主义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提出了全新的统一观,即在对个体价值予以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主张实现个体与群体价值的高度统一。

在群体意识中,君主不再全权代表个人意志,而是通过充分发挥政党组织以及党性观念等所具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其能够成为社会系统现代性当中的标杆,进而使得诞生于阶级意识的个人意志能够与群体价值实现有机统一。受此影响,实现民族意识现代性启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中最为根本的一项政治任务。要求我国在深入把握本民族与西方民族之间的具体矛盾下,灵活运用马克思阶级分析法,依靠革命与改革的根本手段使得国家能够独立、民族可以实现真正解放。因此在建构中国现代性中,包括民族意识现代性启蒙在内的各种启蒙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加速推动中国文化传统的转化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从文化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指的是彻底摒弃西方腐朽传统,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西方思想文化现代性本质。在马克思主义当中,不断完善现代性发展之路是建构现代性的根本路径[3]。事实上人类在不断实现自我解放的过程中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共通性也为二者的深度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眼下建构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有机整合的基础上,积极融入更多现代性元素,如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等等,由此更加科学的指导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建构中国现代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正确方向。在新时期下我国需要在明确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平衡好革命同建设间的关系。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一系列思想理论的过程中,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得到深入落实,推动我国又好又快地完成现代化发展与建设。

參考文献:

[1]蔡斯敏.介入、反思与建构——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实践[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6(03):181-197.

[2]韩广富,张雅琳.现代性的危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理论探讨,2016(05):31-35.

[3]张轶.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与中国现代性构建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作者简介:李子健(1988.06.01),男,吉林省长春市,汉族,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