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创造101》看“互联网+”浪潮中偶像文化的重构

2019-03-15刘颉

神州·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

摘要:偶像作为一种被世人所崇拜、所追求的精神寄托,在不同的时代、民族、社会、文化背景下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进步,偶像文化正经受着“互联网+”浪潮的洗礼。从包括木偶在内的虚妄偶像到如今的网红明星,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人们崇拜偶像的心态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而导致偶像文化发生重构。本文立足网络时代,以腾讯选秀节目《创造101》为例,研究偶像文化重构的具体表征,分析其对受众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当代偶像文化重构进行反思。

关键词:网络时代;偶像文化;文化重构;《创造101》

一、“互联网+”潮流中偶像文化重构的具体表征

偶像是从祖辈神龛崇拜而来,经历了一系列转变,在如今“互联网+”浪潮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性。在星光熠熠的网络时代,歌星、影星、草根明星、网红等既是大众的热门话题,又是网络媒介中扑朔迷离的话题。受“互联网+”潮流影响,偶像文化发生了重构,这已成为无法抗拒的趋势。

事实上,人们所崇拜的偶像是在商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过渡,在现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偶像文化对受众来说也必然要经历从生产转向消费。

近期,腾讯视频选秀节目《创造101》,是在101位青春美少女中选出11位组成偶像团体。这个节目通过网络平台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偶像选手,比如,出身贫寒家庭的杨超越、有着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孟美岐、人美歌甜的吴宣仪、言行举止大胆出位的王菊等。虽然节目播出期间这些偶像选手在网络上备受关注,但是绝大部分选手在比赛结束后就淡出大众视线。

在网络时代,偶像文化重构造就了精英偶像向大众偶像的嬗变。这一现象在近年来异常火爆的选秀节目中可见一斑,大众亲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偶像神话。王菊是《创造101》中的“人气王”,这与“菊粉”在网络平台为其投票、拉票、制造话题密不可分。虽然她最终没能成为女团成员,但凭借在网络上的超高人气,不仅接下国际品牌代言,还获得单独出道机会,甚至受到BBC的关注。在“大众偶像胜利”的年代,大众塑造并消费自己的偶像。

偶像从生产到消费,从精英到大众显示出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大众审美文化的变迁。消费偶像和大众偶像是当代概括偶像文化的词语,它们从不同方面来审视当代偶像的内涵和外延,从不同角度来反映当代偶像文化的重构现象。

二、偶像文化重构对受众的影响

在“互联网+”潮流中,偶像文化重构是以粉丝为前提,偶像的意义存在于粉丝的不断阐释与建构中。偶像文化的发展是当代文化发生变化的一个方面,具体表现在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这一变化推进了偶像文化发生重构。

当代粉丝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宣传力与影响力,从媒体手中争夺制造偶像的话语权。互联网提供的方便快捷和低成本平台进一步推进了粉丝创作,在《创造101》热播之后,无论是进入微博还是打开朋友圈,都会发现一些以节目中偶像选手形象改编或自创的短视频,甚至将偶像做成表情包在网络广泛传播为其拉票、吸粉。由此看来,网络时代偶像文化重构是通过粉丝消费偶像的方式来实现的。

不仅如此,在网络时代,粉丝可以去听偶像的演唱会,可以到选秀节目现场为偶像加油打气,可以去电影院支持偶像的新片,可以坐在电脑前观看偶像的直播,还可以购买偶像出版的专辑,这一切都是当代粉丝为偶像提供的最实质性支持。

《创造101》播出后,节目中的偶像选手纷纷拥有了粉丝。这些粉丝不仅在网络平台为喜欢的偶像摇旗呐喊、吸粉拉票,还迅速成立粉丝团,到机场和节目现场为偶像加油助威。该节目中有位选手,在网络上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她带来众多话题的原因并不在于会唱、会跳、會创作,而是令人唏嘘的身世。与其他选手相比,她来自贫困家庭,没有任何学历,之前的生活经历比较坎坷,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情深处会留下眼泪。她的举动引起网友的同情与关注,并因此迅速收获大量粉丝。这些粉丝不仅到节目现场为她加油打气,还为其送去名牌服饰及用品,并通过网络平台为其拉票、买热搜。这说明网络时代粉丝热衷于“养成系偶像”。在偶像养成过程中,粉丝产生被需要的感觉。粉丝通过对偶像进行娱乐消费,其参与感与主动性变得更强烈。

三、偶像文化重构的反思与展望

在网络时代,从选秀节目的平民偶像到迎合人们审丑心理的网络红人,人们对待偶像的态度就像对待日用品一般,消费偶像来获取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偶像文化重构意味着偶像从神圣变得平凡,偶像受众从受偶像支配的对象变为偶像的建构者。当偶像所具有的神秘感和距离感消解殆尽时,偶像就成为了消费的符号、娱乐的工具和空洞的形象。

虽然互联网时代偶像文化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偶像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所具有的独特属性也不容忽视。由于偶像文化重构是相对于人类历史上所建构起来的文化本质属性而言,当代偶像文化实际上已颠覆传统偶像文化的属性,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解构恰好为互联网时代偶像文化重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何使偶像文化重构具有积极引导功能呢?立足于当下社会环境,我们所处的是个人意识和主体力量被唤醒的年代,因此偶像文化重构应以尊重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前提。这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构建新型的偶像文化是顺应时代要求,唯有立足于特定语境全面解读偶像的文化重构,反思“互联网+”浪潮中偶像文化重构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方能解决偶像文化光鲜外衣下深藏的精神危机,揭开其所蕴藏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杜骏飞,袁光锋.选秀:庄严的嬉戏[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郑欣.平民偶像崇拜:电视选秀节目的传播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王晓华.明星崇拜是历史的必然[J].探索与争鸣,1995(05).

作者简介:刘颉(1984.10—),女,汉族,籍贯: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艺术史。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社会整合的革新:何以必要及如何可能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Cartoons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社交网络时代的“新青年”
网络时代的票房
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
网络时代的阅读变革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