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家训整理阐发的文化功能和学科价值
——以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的安康传统家训研究为考察对象

2019-03-15杨明贵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规陕南民间文化

杨明贵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中国历代优秀家训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延续的重要载体,对建构中国人的精神思维、价值理念和心理结构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家训,尽管表述形式存在差异,但核心内容都涉及伦常之道、治家之道、修身之道、涉务之道等。挖掘整理传统家训,汲取精华、借故生新,有利于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也能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传承优秀家训,努力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优良家风,是以家庭、家风建设为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家庭建设,以家风带民风、促政风、正党风,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作为我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作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内容[2]。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3]。2017年春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将“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列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点任务[4]。

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振中华民族精神境界时代语境中,高校文化研究机构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聚焦家风和家教建设的现实需求,切实发挥作为优秀传统家训的传播者、宣讲者、阐发者的社会角色。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在服务和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工作中,安康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作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丰硕。以做优做强陕南民间文化研究特色学科为导向,紧扣陕南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这一现实课题,在陕南方言、民间文艺、旅游文化、旧志整理、传统家训阐发等方面组建团队,协力进取,为提升陕南文化研究的学术生产力、增强陕南人民的文化自信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与地方文化宣传和史志档案部门紧密合作,在协同开展传统家训整理和阐发方面更是成绩突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由中心牵头,阐发宣介传统家训思想精粹,译注出版优秀家训通俗读本,已经成为安康学院服务和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亮点。

一、安康传统家训研究现状

在明清两代的移民运动中,以湖广、闽浙为主体的外来家族大规模迁入安康定居繁衍。移民文化在赋予安康地域文化南北荟萃、五方杂处特色的同时,也孕育出存量巨大、体制丰富的传统家训家规。迁入安康境内的移民家族在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征程中,为传承先祖精神、凝聚本族人心、维系家族和谐,都非常重视家规家训等为后世族人所共同遵守的家族法典的编撰。移民家族多以儒家思想为准绳,以进德修身、睦亲齐家、治家兴业为宗旨进行教化实践。不仅为安康培养了一批品德高尚、为国为民、清正廉洁、坚持操守、宽厚谦恭的社会贤达,也使安康家规家训文化之多元在全国范围内堪称罕见。据统计,安康境内留存的,编纂于明清两代或续修于民国初年的传统家训就有200余家。其中,思想价值比较突出的有白河县黄氏家训、汉阴县沈氏家训、岚皋县杜氏阖族公议齐家条规、岚皋县谢氏家规,经整理阐发后已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播,社会反响良好。

(一)阐发家训思想精粹,助力优秀家训传播

2015年5月22日,中纪委网站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报送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传统家规、家训。同时,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题,在图文汇辑、音像展示的基础上加以理论阐发和专家释评,向全国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系统全面地讲析中国传统经典家规家训。安康市通过遴选论证,决定报送汉阴“沈氏家训”,专题制作任务由安康市、汉阴县市县两级纪检、宣传部门分工承担。受汉阴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及汉阴沈氏族人代表邀请,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承担了汉阴“沈氏家训”的文本整理工作,任务包括家训原文注译、鉴赏评价及家训思想文化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等。参与此项工作的中心学者发挥各自的学术专长,加班加点、全力钻研,最终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汉阴“沈氏家训”订立于1789年,共20则,合计1900余字,译注后篇幅达万余字。汉阴县宣传部门领导和汉阴沈氏族人一致认为,译注翔实准确,解读精审到位,为汉阴“沈氏家训”点化出了特点、亮点和新意,为汉阴“沈氏家训”的推介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7月1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头条刊发汉阴“沈氏家训”专栏,并在“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题中同步首播[5]。专栏以“汉阴沈氏:勤俭承家风,清廉为镜鉴”为题,通过视频专题、家训摘编、家训解读、专家观点、采访札记和图文展示等方式,对汉阴“沈氏家训”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解读。汉阴“沈氏家训”是我省首个受到中纪委高度关注的传统家规家训。刊播后,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中央主要媒体第一时间纷纷转载,受到网友、读者的热议和好评。

此后,陕南民间文化中心又多次承担、参与了白河县黄氏家训、岚皋县杜氏阖族公议齐家条规、岚皋县谢氏家规的整理阐发。截至目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题已刊播126家家规家训,陕西省共有6家,其中4家出自安康。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为传播、推介安康优秀传统家规家训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宣介阐发传统家训思想精粹的同时,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也深入乡村,在传统家训家规的搜集整理方面主动作为。2016年以来,研究中心组织团队,先后赴宁陕县、平利县、石泉县、紫阳县开展传统家训普查工作。主要任务有:掌握安康境内传统家谱的留存和分布情况;理清各家族迁入安康前后的发展脉络;梳理家谱中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记录家谱持有人的基本情况;对家谱中的家训家规及有研究价值的叙言和人物传略作翻拍处理。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共发现传统旧谱一百余家,翻拍旧谱照片一万余张,比较全面的掌握了安康境内传统家谱的历史渊源及留存、分布现状,为下一步开展家谱文献资源的抢救挖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二)译注编写家训读物,传承家训文化遗产

为扎实推进安康市“两学一做”和文明家庭创建工作,2016年4月,安康市创文办、安康学院等单位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优秀传统家训家规征集活动的通知》。经过宣传动员、申报汇总和调查走访,最终遴选出12家家训家规,分别为:平利詹氏家规、旬阳范氏家训、旬阳仙河陈氏历代祖训、安康谢氏族规、紫阳双安杨氏家规、石泉冯氏家训、平利尧氏家训、汉阴沈氏家训、岚皋杜氏阖族公议齐家条规、镇坪饶氏家训、白河黄氏家训、汉滨区袁氏族训。这些遴选出的家训家规全面记录了安康历代先贤的治家思想、家庭建设思想,是安康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为彰显安康传统家训的人文价值,发挥其在治家处世方面的教育引领作用,使更多的群众从安康优秀传统家训中受益,市创文办决定对遴选出的安康传统家训做系统译注,然后公开出版《安康优秀传统家训译注》。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组建团队,承担注译工作。工作团队的任务包括:家训原文的句读标识、字句释义、阙讹补正、典故溯源、文本全译及安康传统家训文化价值的剖析阐发等。工作团队以尊重历史、存真求实为工作原则,严格遵循古文献整理、译注的基本规范,充分发挥高校学人的学术专长,通过历时半年的全力钻研、协作配合,最终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中心专家团队完成的家训注译,翔实准确,解读精审到位,为安康优秀传统家训的推介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安康优秀传统家训注译》[6]于2017年5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此后受宁陕县纪委委托,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宁陕境内的家训文化遗产做了系统整理,从中遴选出6家优秀家训进行整理注释,于2018年5月出版了《宁陕县优秀传统家训注译》[7]。

2016年3月,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启动了中小学助学系列丛书——“沈氏家训”青少年读本编写工作。读本分小学低年级卷、小学高年级卷、初中卷、高中卷。各卷体例统一,由家训原文、注释、引文、导读及阅读链接共五部分组成。自2016年秋季开始,该读本已被纳入汉阴县中小学课堂,社会反响良好。白河县“黄氏家训”青少年读本的编写工作已经完成,即将正式出版发行。

2018年10月27日至28日,由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与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中共汉阴县委、汉阴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家训整理与家训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安康学院举行,研讨会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家训精粹,助力民风建设”为主题。以国内高校为主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其转化、民间儒学对官方儒学思想的传承与实践、中国古代士族家训的思想内涵与时代特征、中国古代经典家训源流考证与精义阐发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并在传统家训整理阐发的路径拓展、方法更新及传统家训文化研究体系之完善等方面形成了灼见、凝聚了共识,为创新传统家训研究方法、掌握传统文化思想精粹、拓宽家训文化传承路径、增强家训文化研究的学术自觉提供了诸多启发。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对安康传统家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安康传统家训文献浩繁,受条件限制,研究者对安康传统家训的教化理念、教化方式等未形成全面认识;第二,部分研究者在挖掘整理安康传统家训教化功能的实践中,对其思想内容方面的局限性关注不够;第三,在如何将优秀传统家训之教化思想,融入安康新民风建设、家庭教育、学校德育和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面,部分研究者给出的策略缺乏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将进一步加大对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组织文化学者逐步建立起安康家训文化研究体系;进一步创新机制、优化载体、深化内涵,努力形成家训阐发、家风宣讲、家教养成的长效、联动机制。

二、传统家训研究的文化功能及学科价值

地域文化孕育和滋养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为地方高校的办学实践,提供重要的精神和文化资源。地方高校是地方文化建设的核心支撑和基础力量。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推动地域文化繁荣发展,是地方高校承担的重要办学使命。以引领地方文化建设、搭建校地文化交流平台为主要途径,争取地方支持,优化办学资源,已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共识。

就社会文化功能而论,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振中华民族精神境界时代语境中,自觉聚焦地方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整理阐发优秀传统家训所蕴含的思想精粹,译注并出版优秀传统家训读物,有助于传播崇德向善、崇廉尚俭、崇学务实的家风正能量;有助于形成家训学习、家风宣传、家教养成的长效联动机制;有助于地域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有助于使传统家训生发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精神动能,进而推进文化扶贫、精神脱贫工作。对高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来说,开展此项工作,有助于将地域文化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助于营造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一)有助于传承地域优秀文化遗产,推进文化扶贫、精神脱贫工作

文化为立国之根、民族之魂。文化崛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弘扬、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播指明了路径。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8]他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9]他要求:“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10],“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9]。传承优秀家训,努力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优良家风,是以家庭、家风建设为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从地域文化遗产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地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基石和历史支撑。2017年3月,《中共安康市委关于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要求:要将开展新民风道德评议活动、新民风移风易俗活动、新民风文化传播活动、新民风文明创建活动等作为新民风建设的重点任务[11]。以家庭、家风建设为载体,继承和弘扬安康优秀传统家规家训中的进步治家之法、立身之道,是现实性和针对性强、道德引领作用突出的地域文化建设工程,既有助于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也有助于将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粹,融入新民风的培育、提炼和阐释之中,使新民风建设紧密对接乡土历史根脉和人文资源。在全国上下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地域优秀人文遗产的价值被有效整合与阐发后,往往能生发出鼓舞群众脱贫斗志的精神效用。2016年以来,作为实施文化帮扶工程重要内容,安康学院从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选派专家,多次赴结对帮扶贫困县的党政事业机关、乡镇社区开展安康优秀传统家训宣讲活动,旨在将地域人文精粹转化为推进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动能。从活动成效来看,这项活动得到了结对帮扶贫困县干部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很好地诠释了高校在助推文化扶贫、引领精神脱贫工作中的责任和担当。

安康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地方史志部门挖掘、整理本土优秀传统家训家规,汲取精华、吐故纳新,是以家庭建设为载体,传播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化扶贫、夯实地域文化自信之根基的创新性实践。其为党风廉政建设、新民风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生动、感染力强的素材,对同类高校如何参与并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发挥了示范效应。

(二)有助于将地域文化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

服务并引领地方文化建设,是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安康学院所承担的重要办学使命。在推进学科内涵建设的实践中,陕南民间文化研究已成为安康学院三大特色学科之一。培养安康人文遗产保护传承及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引领地域优质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与评估利用、发挥学术文化在安康地方文化研究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平台的互联互通打破地方文化研究中的校地壁垒,是安康学院丰富陕南民间文化研究学科内涵、提升自身在地方文化建设事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常规路径。建设地域文化,离不开地域人文资源价值的再生与转化。围绕安康优秀传统家规家训的整理阐发,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确保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是安康学院紧密对接地方文化建设发展之现实需求的具体体现。既彰显了助力文化传承这一高校办学职能,也有助于丰富并增强根植于地域文化沃土中的学科特色。

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实践中,安康学院依托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已经开展了将安康优秀传统家训转化为实践教学、文化育人资源的探索,成效良好。为提高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专业学生“能说会写”专业核心能力,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将安康境内优秀家训纳入地域传统经典文献的范畴。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教师将安康优秀传统家训增设为“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献学”等课程的教学资源,设计并布置优秀传统家训阅读和研讨方面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基本功及家国情怀、人文素养,拓展其在中华传统文化领域的知识视野。在课外专业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参与优秀传统家训的挖掘搜集、整理阐发、传播宣介等工作,组织学生申报以传统家训整理校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使学生在深刻感知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过程中,拓展文化视界、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培养并激发其在地方文化建设领域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更是我国当下各级各类教育所承担的根本任务。能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系世道人心,首重人格塑造。光明伟岸人格的塑造,是包括安康优秀传统家训在内的中华传统家训在思想导向上的核心特点。历代先贤有一种共识:若不能在立德修身、敦品正行上下功夫,就不能成为光大祖德的好儿孙、敬业守正的好公民。安康优秀传统家训内容涵括敬祖宗、孝父母、谨夫妇、友兄弟、睦邻里、择交游、守纲纪、训儿女、惩游堕、端志行、正名分、崇勤俭、务职业、戒赌毒、息争讼、禁邪巫等,教化目标在本质上均与人格塑造有关。这些内容涉及理想人格的四大展示区域,即人伦之道、理家之道、修身之道、处世之道。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语境中,我们可以把安康传统家训中的有关立德修身的训诫归纳为:秉持仁心,亲善待人;克己内省,长于自检;恪守诚信,勇于担当;博爱容众,严己宽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崇俭尚实,勤朴做人;遵制守规,廉洁奉公;敬老爱幼,敦睦天伦;爱国爱家,笃行忠孝。就教化机制来看,“安康优秀传统家训以传导敬祖重宗、进德修身、行孝践仁、睦亲齐家、戒奢崇俭等思想为主要教化内容,以培养品德高尚、爱国敬业、坚守节操、勤于生理、宽厚谦恭的家族后人为最终目标”[12]。重人格塑造、重家庭伦理、重子女教育、重公民义务,是安康优秀传统家训共同秉持的治家理念。安康优秀传统家训作为各族后人共同遵守的家族法典,发挥了传承先祖精神、凝聚本族人心、促进家族和谐的作用,为安康培养出了一批品德卓越、业绩突出、心系桑梓的社会贤达。而家训家规中投射出的,以立德修身为家庭德育之首要目标的家庭建设理念,也沉淀为安康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就文本表述形式看,安康优秀传统家训既有历代儒家先贤教导的汇编,也有日常生活中治家处世的经验传授;既有道德律令性质的严厉训示,也有苦口婆心的规劝,文朴义丰,情理交融,不仅现实针对性强,也容易为家族成员记诵。安康传统优秀家训中蕴含的德育理念和教化方法,对我们在教书育人实践中端正理念、改进方法,把培育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切实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重要指导价值。

三、结语

传统家训中蕴含的进步治家思想和教化方法,对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家庭教育、新民风建设具有深刻启示意义。整理家训文献资源,阐发优秀传统家训所蕴涵的进步教化思想,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性实践,发挥了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学术示范作用。围绕传统家训的整理阐发组建团队,开展研究,是服务并引领地方文化建设事业的具体体现,既彰显了助力文化传承这一高校办学职能,也丰富了根植于地域文化沃土中的学科特色。安康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今后将在挖掘整理安康优秀传统家训文献资源、完善安康传统家训文化研究体系、构建新家风和新民风联动共进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强化协同研究机制,继续努力为地方新民风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紧密对接地域传统家训文化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猜你喜欢

家规陕南民间文化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美术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鸭子的家规
家风家规我来说
党建地图·陕南
陕南民歌生态文化特征与创新研究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