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的象征意义董彦屏杨怀念

2019-03-11刘芹

文学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象征精神文化

内容摘要:马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有很多寓意,本文从力量与速度;自强不息的龙马精神;圣贤与人才;豪迈与自由;忠实的伙伴;吉祥与美好等六方面论述了“马”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马 象征 文化 精神

中国是世界上养马最早的国家之一,马被先民驯服大概是在距今4500年左右。文献记载:“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轩辕即黄帝,也就是说,马成为供人役使的“六畜”之一,是从黄帝时期开始的。

马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武器,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千百年来,人们以诗歌、故事、绘画等多种形式来表现对马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马文化涉及了古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将军立马横刀”、“信使马踏飞燕”、“英雄马上得天下”、“文人倚马写文章”、“山间铃响马帮来”等等。马在中华民族中有着深厚的情结与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的人们对马赋予了很多寓意,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马的象征意义。

一.力量与速度的象征

远古时代,人类解决矛盾的最激烈的方式就是战争,马在古代军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马的多少与优良决定了战争的成败。古代作战有步战、车战和骑战,其中,车战和骑战都离不开马,因此,在古代,交战双方拥有马匹的数量,往往是战争胜负的标志。

古代中原按战车数量划分为万乘之国、千乘之国和百乘之国。“乘”就是战车的量词,可见,马在古代,就是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战国末年的秦国,有车千乘,骑万匹,卒百万,兵强马壮,居战国七雄之首。秦始皇兵马俑坑内出土了大量的战马、战车、骑兵俑和步兵俑,就是当时秦国强大军事力量的缩影。

马从远古的沙场尘烟中驰骋而来,千百年来,它用自己的力量、速度与赤诚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帮助人类驰骋疆场、保家卫国。马在古代战争中屡建奇功,它是力量与速度的象征,由此产生了很多相关的词语。比如,千军万马、厉兵秣马、马革裹尸、马到成功、大马金刀、横刀跃马、汗马之劳、戎马生涯、马尘不及、快马加鞭、飞鹰走马、马耳春风、一马当先等等,这些词语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使用。

二.自强不息之龙马精神的象征

龙马,就是骏马、仁马,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易经》中说:“乾为马”,是天的象征,又代表着君王、父亲、大人、君子、敬畏、威严、健康、善良、远大与生生不息。《周礼》上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先民认为,龙首像马,龙身的一部分也取自马体。他们甚至认为,龙和马是可以互变的。《山海经》里讲:“马实龙精”。就是指龙成了精就是马,马成了精就是龙。又比如,《西游记》的作者就将唐僧的坐骑白龙马写成是西海龙王的儿子变成的,它代表着唐僧师徒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中国龙马精神的高度概括。古人常将马画成龙。杜甫爱咏马,他把良马比喻成龙,写有“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名句。

三.圣贤与人才的象征

马是圣贤与人才的象征。历代帝王将相爱名驹,比如,周穆王的“八骏”、秦始皇的“七骏”、项羽的“乌骓马”、汉文帝的“九逸”、关羽的“赤兔马”、唐太宗的“六骏”等等。这些马都是马中的佼佼者。古人常以“千里马”来比喻优秀的人才。千里马,就是日行千里的骏马。周穆王的“八骏”,就是八匹“千里马”。它们拥有非凡的技艺:一曰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二曰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三曰奔菁,夜行万里;四曰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五曰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六曰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七曰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八曰挟翼,身上长有翅膀,象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拾遗记》还记载了这“八骏”有着非常动听的名字: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很明显,这八骏是在暗喻周穆王手下人才济济,他们用自己超凡的才能辅助周天子成就了千秋大业。

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千金买骨”,它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帝王求贤若渴的强烈愿望。优秀的人才被称为“千里马”,而善于相马的人则被称为“伯乐”。历史上最出名的“伯乐”就是秦穆公时的孙阳,他因其独到的眼光,超群的选马技术,被喻为“伯乐”,闻名于世。

很多怀才不遇的志士,也借用“马”来抒发自己抑郁不得志的情怀。比如,唐代的李贺,他的《马诗》其九:“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这首诗化用飂叔豢龙的典故(古人以马为龙类),斥责当时统治者摒弃、残害贤才,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不平的痛惜心情。另外,人才埋没或缺乏表现机会的情况也被叫作“万马齐喑”。清朝著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所恃风雷,万马章喑究可衰;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仁人志士们怀才不遇的真实写照。

四.豪迈与自由的象征

生活中,马神态轩昂、俊伟超拔;战场上,万马奔腾、气吞山河,让人惊叹不已。因此,马便成了历代文人们豪情壮志、追求自由的寄托。马雄浑、高昂、豪迈,独立不羁,它载着英雄征战疆场、驰骋翱翔,它的奔放驰骋给了人类战胜敌人、战胜自我的力量。所以,人们也常常用马来表达自己对天马行空的自由境界的向往!

古代借马抒情的诗句比比皆是。比如,杜甫的《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该诗既是写胡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雄心壮志的真实写照。又如,李白的《天马歌》的开头,就借天马的雄姿逸态,来展现作者年少時非凡出众的才能和意气昂扬的精神面貌,体现了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的豪迈之情。再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抒发的都是大丈夫的豪迈之情与英雄的悲壮情怀。

五.忠实伙伴的象征

马被驯服后,最初的形式就是驾役,是人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战国前,马和车是在联系在一起的,鲜有人会单独骑马。战国时代,汉人从匈奴人那里学会了骑马射术,马才开始了它狩猎和征战沙场的历史。在战场上,马最显著的本性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马骨子里那种忠诚心和竞争性,深深地烙在了人们心里。古代社会很多骏马都是因为不甘人后,为主人赤胆忠心而累死沙场的。所以,马是忠诚的,高贵的,是不可征服的。

马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马对人类的生活、情感、心理乃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的奔放驰骋给了人类战胜敌人、战胜自我的力量;马的优美柔顺给了人类生活的安全和温暖。

相传,唐太宗生前很爱马,他广泛征集天下名马,下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将他在开国时的所乘的六匹战马,用浮雕描绘列置于自己陵前,即“昭陵六骏”。由此可见,马在与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的历史中谱写了一首首奉献美的史诗,它是人类忠实伙伴的象征。

六.吉祥与美好的象征

骏马身姿矫健,脚踏实地,意寓学业、事业、功名、财运等的飞黄腾达。骏马是美好与吉祥的象征,骏马常被绘于各种吉祥图中。最早的骏马吉祥图是“周王八骏图”。唐代,出现了很多绘马图,比如,曹霸的《九马图》、《逸骥图》,韩干的《照夜白》、《牧马图》等等,画家通过绘画艺术,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民间还一直流行着一种名为“马上封侯”的吉祥图,画面中,猴子骑在马上,马上即立即之意,“猴”与“侯”同音,寓意“封侯”,表达了人们渴望成功的一种美好愿望。

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一生独爱画马,他笔下的“骏马”,没有唐马的雍容,也没有宋马的清俊,但骏马那种忍辱负重、急流勇进之态跃然纸上,是对国势衰微下中国人民英勇奋战的精神写照。在意蕴上较前人有明显的创新或开拓。

综上所述,马用自己的力量和赤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中国,马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的雄浑、高昂、豪迈,是人们驰骋沙场、天地翱翔的理想寄托;它的奔放驰骋给了人类战胜敌人、战胜自我的力量;它骨子里固有的忠诚心和竞争心,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进取精神的象征。马的精神,是忠诚,是高贵,是奔驰,是不可征服;马的神韵,是在与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的历史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奉献美。马的精神和神韵,是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郝思瑾,胡政.《诗经》中“马”的多重涵义[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4):113-114,116.

2.莫功波.馬对先秦社会的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2):109-112.

3.高婉瑜.《诗经》中的马之名目、功能及意象[J].浙江学刊,2003(3):84-91,97.

4.李岩松.“马”文化熟语论析[J].语文学刊,2005(7):133-135.

5.马丕环.论唐代咏马诗[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3(4):86-91.

(作者介绍:董彦屏,昭通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语言文化学;杨怀念,昭通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文化学;刘芹,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语言文化学)

猜你喜欢

象征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