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有信仰高度的思想政治课堂

2019-03-11丛海啸

中小学德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想

丛海啸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更高层次的旨归要求。教师应该钻研信仰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自觉践行“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定位,从认知、认同到坚定和践行,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感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学生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在情感体验的深化中、在社会实践活动历练中,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打造有信仰高度的思想政治课堂。

关 键 词 高中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2-00-04

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培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是信仰的核心,而中学阶段正是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学生的信仰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主流信仰弱化、西化趋向明显,以及信仰功利化色彩深厚等问题。[1]现实生活中,高中生精神上崇拜体育、文娱明星;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诱惑对高中生思想的影响等因素,使信仰教育显得重要而紧迫。作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17版新课标”把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依次归结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所谓有信仰,是科学理论支撑的信仰,即基于政治认同的理想信念。”[2]“政治认同”是其余三个素养目标的共同标识。可以说,有信仰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目标中最高层次的概括旨归。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本质任务。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钻研信仰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打造有信仰的思想政治课堂。

一、扩展学习资源,增进“信仰认知”

马克思主义信仰,从名词层面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动词角度理解,是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包括以上两层含义,指人们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心理与情感而产生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力、社会人格力、理想引领力、精神激励力、道德规范力的信服与尊崇,并以之作为自身行为所持久遵循与服从的价值目标。[3]“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过程,是信仰主体以‘信为中心,从知、情、意、行等诸方面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感知、认同、尊崇与信奉的有机过程。”[4]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知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础,信仰教育的规律决定了信仰要从接触和感知开始。“17版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的设计,强调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跟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进程,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体现课程的性质与理念。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扩展学习资源,让學生更多地接触和感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拓展学生视野,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进程,从而不断增进“信仰认知”,为实现信仰认同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支撑其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思想灵魂所在。[5]《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学习可说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认知基础。在学习唯物论、认识论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拓展阅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内容,以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氛围,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感知和认知。教师可推荐学生接触马列原著,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如《共产党宣言》的部分章节;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品,如《矛盾论》《实践论》等也可推荐给学生阅读。

在《政治生活》模块教学中,教师可立足新时代的要求,密切关注时事,组织学生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精彩片段等,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党的领导,加深学生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认识,奠定学生政治立场与法治思维的基础。

在《文化生活》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学唱革命歌曲《国际歌》《国歌》等,为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营造高尚的艺术氛围,深化对“文化多样性”“爱国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感受马克思主义的情怀。

二、注重“学理阐释”,促进“信仰认同”

认知是可信的开始,而认同是确信的必要环节。一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重知识讲授,关心解题和成绩,忽视学生认知层面的“信不信”和价值层面“行不行”的问题。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进而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17年版新课标”提出,“政治认同”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其独特价值可归结为“有信仰”,有科学理论支持的信仰,即基于政治认同的理想信念。我们在教学中应自觉践行“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定位,引领学生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信仰认同”。

1.“议中学”,厘清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真理内容

信仰属于思想道德范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特殊性,不能局限于道德认知的灌输和讲授。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强调,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争议、商议”,在多样中寻求统一,达成最大化的价值目标,从而实现信仰认同。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世界观基础是唯物主义。在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时,教师可以设计“为什么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把世界分解为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三个部分,分别加以证明。此外,向学生介绍唯心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实事求是”是世界物质性方法论要求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哲学优秀思想,被称之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我们在教学时,可在此处设置议题“如何看待实事求是”。教师在解析时,可拓展学习素材,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坚持实事求是得出的结论、取得的经验,并不等于在变化了的另外的时间另外的地点也能够适用。”[7]加深学生对“实事求是”的理解。由此,引导学生全面、透彻分析、建构世界物质性原理,通过“理论理解”的深化,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认同唯物主义根本观点,让学生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辨中引”,凸显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价值引领

辩论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选择价值两难或知识两难的话题,可以引导学生在辩论中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辩论方法立足高中生思想活跃,敢于批判的特点,通过“辨中引”,以超越双方的对立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目标,追求“殊途同归”的效果。

以《生活与哲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一内容为例,教师提供了如下辩论话题:天气炎热,有一位同学感冒。关门窗开空调,是大多数同学的诉求;开窗通风是感冒同学的诉求。请全班学生分为正反双方,分别代表多数和少数观点进行辩论。学生经过双方辩论、交换立场“二次辩论”,形成了“兼顾立场”:开空调和开窗顺时交替。

辩论中,学生加深了对“人民立场”的理解:群众既是多数,也是少数,不能以少数人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也不能用多数人利益绑架少数人利益,在集体、个人利益兼顾中实现最大价值。通过这样的辩论,促进学生树立人民立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然地领悟“和谐、平等、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境中优”,优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习得过程

案例的设置,能够优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生活化案例情境中更具有说服力。

以《经济生活》“收入分配公平”这一内容为例,从我国国家制度看,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看,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者,为人民服务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内容之一;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富强、和谐、公正等内容都不允许收入差距过大。

但是,让学生接受、认同并支持公平并非易事,它需要学生的切身体验和感悟。教学中,教师引入“小岗村的故事”,讲述小岗村的“昨天”“今天”,对比“大锅饭”和“包产到户”,让学生懂得公平不是平均主义。进而引导学生展望小岗村的“明天”,以“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经典案例将学生带入了当时当地的生动情境,学生懂得了差距悬殊也不是社会主义,兼顾效率和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丰富情感体验,增强“信仰坚定”

认知的可信上升为情感的确信,再升华到意识的坚信,是信仰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体验作为主体与外部世界发生关联并生成反思与感悟的认识、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6]它也是德育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信仰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坚信,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1.在“红色”体验中增进马克思主义亲近感

在学习《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等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今天的成果来之不易,是先辈们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感召下用鲜血换来的结果。借助图片、实物、视频等直观载体,学生深受革命者坚定革命意志的感染,在加深对教材知识理解的同时,自然会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2.在“榜样”体验中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忘我奋斗的革命事迹,符合学生内心崇尚英雄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比如,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辛勤阅读资料撰写《资本论》,把博物馆地面都擦出一条沟(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无产阶级事业的热情和坚守);“朱德的扁担”的事迹,道出了老一代革命家为革命胜利所付出的艰辛;新时期“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邓稼先、程凯甲等为祖国强盛付出自己的一切……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时引入这些事例。比如,在《生活与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一课,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革命导师的仰慕和崇拜之情;在《文化生活》《政治生活》“民族精神”和“共产党”等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革命者和建设者的热爱情感。这种缘于对祖国热爱的牺牲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前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和执守,自然会强烈地感染学生。

3.在“现实”体验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意志是保持对事物专注程度的必要的心理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其科学性与革命性影响一代代的无产者,但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由于自身内部管理等因素和外部封杀等因素共同作用,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现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社会主义在前苏联和东欧的暂时失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理解的失败。而我国正是看到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加快了自身改革步伐,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加快其中国化进程,继续以此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挫折面前坚守信仰,在困难之中发展信仰,学生在残酷的现实、鲜活的事实面前,自然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信任,坚信其内容的正确性、方法的可靠性。

四、立足社会实践,实现“信仰践行”

信仰,不仅是思想认识,也是行为实践。马克思真理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生活实践检验的认识,具有坚信的高度。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提升运用所学能力的自觉性。立足社会实践,才能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解,将之升化为内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模拟人大、模拟法庭等活动,是中学德育课程常用的活动方式,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诸如《政治生活》“人民代表大会”等学习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模拟人大运行的过程,提出诸如“校门口停车难”等提案,让学生代表实地考查了解现实情况,尝试与交警、学校联系寻求解决措施,最后形成提案上交人大。学生通过模拟实践,能深切感受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而国家认同、政治参与、法治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内涵其中。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之一是缺少“实用性”,学生感觉所学的观点在学习、生活中没有用。诚然,真理是由实践检验而非实用检验,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有用”和“实用”也是提高信仰说服力的有力证据之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为例,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对国家发展的指引作用,了解党和政府制度的方针、政策的推动作用,清楚群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决定力量;进而还要在具体实践中感受或检验,加深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在学习《经济生活》之“基本经济制度”时,教师可以组织同学到国资委、统计局、民营企业走访、调查、参观。在现实数据面前,學生深入理解党的政策的巨大作用,感悟“咱们工人有力量”,从而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更有信心。

信仰能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指导,发挥导向和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根本,还能指导人生方向。对高中生来说,高考填报志愿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之一,如何选择将对未来人生道路产生巨大影响。《生活与哲学》能为学生填报志愿提供方法指导: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国家社会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扬长避短,综合当下和将来职业发展的需要等因素做出具体选择。其中,蕴涵着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还有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指导。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切身体会到马克思主义观点是真理,具有实践性,经得起检验和推敲,乐于以此指导自身的人生与生活。

参考文献:

[1]王素瑛.当代高中生信仰现代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1.

[3]曾杰.21世纪中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云南大学,2015:5.

[4]贾建梅等.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和规律探索[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05):29.

[5]郭云泽.刘同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8(08):37.

[6]石美萍.体验:道德教育之本真所在[J].安徽教育学院院报,2005(01):101.

(作者单位:江苏省震泽中学 江苏苏州 2152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想
信仰
漫画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