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书法教育,传承荔乡文化

2019-03-11刘志坚

艺术评鉴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书法教育文化传承

刘志坚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不断的发展。21世纪初,我国基础性教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有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时代、新文化的背景下,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以及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我国教育部正式将书法教育加入到基础教育中,并且出台了相关文件和指导纲要。笔者生活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荔乡文化”——增城,深刻感受到了增城的山清水秀和优秀的文化资源,因此,本文将主要阐述书法教育的意义,以及探讨该如何“推行书法教育,传承荔乡文化”。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书法教育   荔乡文化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1-0115-03

2011年至2013年,我国教育部先后发布和出台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1-2],自此,书法教育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指导纲要中,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教学有明确规定,“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书法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3]。然而,近年来,书法教育的推行效果和教学效果均却不甚理想,因此,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必须强化对书法教育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生的书法教学,使得书法教育能够真正融入到我国的素质教育中去,和所有中小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推进书法教育的意义

“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黑格尔曾经这样说道。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艺术结晶,书法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开启窗口,更是民族的血脈所在,其象征着我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和优良文化。

(一)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元素和标志之一,而书法是表现汉字的“美”的一种艺术形式[4]。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能够很好地诠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推行书法教育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国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实现建设文化强国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荔乡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增城大力推行书法教育,亦是为了传承当地历史文化——荔乡文化。

(二)拯救汉字的书写危机

在互联网时代下,先进的电子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随着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不仅仅是成年人,就连每日都要动笔书写的中小学生,其汉字的书写能力和美观程度也受到了打字技术的严重冲击。因此,推行书法教育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通过书法教学和书法练习,帮助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其汉字书写水平,加强其书法技能,拯救汉字的书写危机。除此之外,还能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情怀。

(三)适应素质教育

对于国人而言,要想与他人有效的进行书面交流,端正大方的书写汉字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对于学生而言,写字是学习的基础,是正式走进这个世界的开端。自教育改革以来,我国再三强调素质教育,而书法教育的推行能够促进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其文化修养,提升其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综合素质能力。因此,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素质教育的实现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进一步推进书法教育的策略

(一)丰富内涵,提高认识

传承中华文化的摇篮,彰显独有魅力的城市。“昆仑山有增城九重,高万一千里”,增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边,是一座风景如画、有“荔乡仙境”之称的仙城[5-6]。然而,在《纲要》核心精神的指导下,增城地区中小学校在书法教育的推行上效果不佳,其主要在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不够丰富,对书法教育的重视度不够高。因此,各中小学校必须抓住《纲要》关键,加强对书法教育意义的认识,从而在学校的特色文件建设中,不断丰富其内涵。为了书法教育的长远发展,中小学校还要积极展开广泛的调研,并且为书法教学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目标。除此之外,还要积极组建一支专业书法教学的教师队伍,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专业的书法学习环境。

(二)注重教学细节,营造良好氛围

对于任何教育而言,其教育教学工作都离不开良好环境和氛围。在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推行过程中,要注重良好的书写氛围的营造,而良好的氛围又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工作上,因此,中小学校需要加强书法教学中的各项细节性工作,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舒适、书香墨趣的书法学习环境。例如,在学校的校门口、食堂、教学楼、走廊等地摆放有关练字以及书法的告示牌:“中国书法,字里千秋”“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写漂亮字,做优秀人,字如其人”“一笔一划,入心三分;纵横捭阖,无坚不摧”等。此外,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书法比赛,或者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加入书法项目,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与此同时,对于学生们优秀的书法作品,将其悬挂在教学楼拐角、校园文艺作品展览橱窗、宣传栏等地,以此给予学生鼓励,强化其书法意识,培养其书法兴趣。

(三)创新机制,加强推广宣传工作[7-8]

书法教育不是独立的,它是我国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书法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中小学校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机制,努力将书法教育与其它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1.加强书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在书法教学中,对于塑造性极强的中小学生,教师需要努力发挥其指引作用。为此,教师需要严格按照学校课堂安排,做到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除了基本的汉字书写训练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加强对学生情操的陶冶、爱国情怀的培养,以此达到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目的。2.加强书法教育与文明建设的结合。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学校对于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而书法作为一项艺术活动,其书法教育必然能够在学校的文明建设上增加一道光辉。3.加强书法教育与课程改革的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各个阶段的学生,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都不相同,为此,中小学校在书法教学课程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为其开设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例如,为低年级学生开设写字课,旨在帮助其识字认字和规范化写字,从小培养书写习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书法课,包括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等,并且在书法练习的基础上,为学生讲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让其能够真正进入书法世界、领略汉字的魅力。

(四)强化队伍,提高书法教育效果

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工作离不开专业的教师队伍。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书法教育的效果,书法教师队伍的建设必不可少。为此,中小学校可以积极邀请书法大家进入学校开展书法讲座,强化教师对书法的了解;定期开展书法专业技能培训,强化教师的书法基本功;同时,定期开展书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以此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此外,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书法比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通过比赛实践进一步夯实其教学基本功。

三、结语

在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增城,荔乡文化丰富多姿、源远流长,其已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揚,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民族使命和历史责任,而书法作为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能够起到开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为此,我们可以以书法为切入点,在增城、在全国进一步推行书法教育,通过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进而传承和发扬荔乡文化,最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徐小敏.大力推进书法教育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研读与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0):6-9.

[2]王濛.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5,17(02):171-173.

[3]黄日暖,王思静,李曼莉.书道深处是成人———普宁市深入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纪实[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7),(11):12-16.

[4]邹静波.解决中小学书法教育师资匮乏的有效途径探究[J].酒城教育,2016,(02):93-96.

[5]盛敦荣.书法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发展,2013,13(03):38-43.

[6]徐孝洁.书法与文化传承——浅谈中小学书法教育[J].美与时代(中),2015,(10):140-141.

[7]韩松航.加强书法教育 传承祖国文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3,(08):19-20.

[8]吴宝文.传承书法文化 普及书法教学 践行尊重教育[J].中小学校长,(2013,(01):53-54.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育书法教育文化传承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墨香满园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