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膦酸盐类药物伊班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病的临床疗效探究

2019-03-11李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骨痛骨髓瘤多发性

李军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 旨在观察分析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双膦酸盐类药物伊班膦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盲选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观察组中男16例, 女12例, 年龄24~62岁, 平均年龄(41.2±7.3)岁;对照组中男15例, 女13例, 年龄25~61岁, 平均年龄(40.2±7.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DVD方案治疗, 给予长春新碱1.4 mg/(m2·d), 第 1天;脂质体多柔吡星 40 mg/(m2·d), 第1天[1];地塞米松 40 mg/d, 口服第 1~4天、第 9~12天 , 第17~20天[2]。对照组使用与观察组等剂量的5%葡萄糖模拟伊班膦酸钠4 mg配合葡萄糖静脉滴注≥4 h, 每月1次, 3个月为1个疗程[3]。化疗期间对其进行常规辅助治疗, 若患者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则立即停药。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伊班膦酸钠4 mg联合5%葡萄糖静脉滴注≥4 h, 每月1次, 3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脊椎骨折及高钙血症发生情况,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痛、脊髓骨折、新发高钙血症发生情况及中位生存期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骨痛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患者的骨痛发生率为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脊椎骨折发生率为32.14%, 观察组患者的脊椎骨折发生率为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新发高钙血症发生率为35.71%, 观察组患者的新发高钙血症发生率为10.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9.15±3.78)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25±3.11)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痛、脊髓骨折、新发高钙血症发生情况及中位生存期对比[n(%), ±s]

表1 两组患者骨痛、脊髓骨折、新发高钙血症发生情况及中位生存期对比[n(%),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骨痛 脊椎骨折 新发高钙血症 中位生存期(个月)观察组 28 2(7.14) 2(7.14) 3(10.71) 14.25±3.11对照组 28 8(28.57)a 9(32.14)a 10(35.71)a 29.15±3.78a χ2/t 4.383 5.543 4.909 16.107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7例(25.00%), 肢端麻木8例(28.57%), 憋气心慌10例(35.71%), 胃肠道不良反应9例(32.14%), 体位低血压5例(17.86%), 视觉障碍2例(7.14%);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15例(53.57%), 肢端麻木16例(57.14%), 憋气心慌18例(64.29%), 胃肠道不良反应17例(60.71%), 体位低血压17例(60.71%), 视觉障碍10例(35.71%);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肢端麻木、憋气心慌、胃肠道不良反应、体位低血压、视觉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第二位的一种血液系统肿瘤, 它会造成患者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 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4-7]。所以,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 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延长生存期, 就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目标。采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患者的痛苦, 增强其治疗效果[8-12]。

本次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骨痛发生率、脊椎骨折发生率、新发高钙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14%、7.14%、10.71%, 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57%、32.14%、3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9.15±3.78), 长于对照组患者的(14.25±3.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肢端麻木、憋气心慌、胃肠道不良反应、体位低血压、视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5.00%、28.57%、35.71%、32.14%、17.86%、7.14%,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3.57%、57.14%、64.29%、60.71%、60.71%、3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双膦酸盐类药物伊班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能够显著延长其中位生存期, 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让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治疗, 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痛骨髓瘤多发性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