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9-03-10王泽云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朗读个性化高中语文

王泽云

摘 要:“集诸美于一身”的散文是一种文学性很强的文体,在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散文阅读自然成为语文阅读的重点。高中阶段,不管是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或是学生的个人成长,散文阅读在里面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它能帮助中学生积累知識、提高语文素养以及完善人格和培养情操,同时还能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散文阅读如此重要,可一直以来它却困扰着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对它充满无奈,教师也觉得这是教学的难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朗读;个性化

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它与其他文章体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从鉴赏文学作品这个角度来进行现代散文的阅读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供他们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从而促进了他们有关新课改所要求的学科能力的形成。学习散文,不光能提高学生写作散文的语言能力,培养审美情操及感悟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其他体裁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教材选用的散文都为一些文质兼美的佳作,通过这些散文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并掌握各类型散文不同的特点,而且能感受到散文的文情并茂,得到情感熏陶和艺术的感染。

一、朗诵投入情感,领会散文意境

散文是情的文学,有着诗一般的情韵和行云流水般的美。无论是朗读,还是背诵,对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要避免让学生对散文进行机械背诵,学生如果没有感情上的投入,那无疑是无效的背诵,不仅难以领会到其中的意境,还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到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有助于学生熟悉课文,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韵味,感受散文内部的精妙,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不断完善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其次,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文笔风格,要体会作者通过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情意,读也是第一步。而这也是当前高中散文教学中最为忽视的内容,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朗读,课堂中一开始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结果学生还没有读文章,探究也就被架空了。老师要指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把握其韵律,体悟其意象,注意语音停顿、感情重音、高低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只有入情入境反复吟诵,使文章如出己口,如出己心,情趣和韵味才能产生。最后,对语言的品味。这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以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后进行总结,总结中升华。

二、掌握略读与精读的阅读技巧

给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这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是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而是得到更深的体会。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对于一些新闻、小说等体裁的文章,通常采用略读。对于这类文章,只要求了解大意,对其内容不需要详细的理解和分析。但是阅读散文时,多采用精读的方法,即常常需要反复研读,边读边想,反复思考其中蕴含的情感,对于其中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更是要反复理解,感受人物内心的感情世界,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久而久之,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会提升。

三、追求个性化的散文阅读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实底蕴或谋求功利。但是,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时,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于是,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因此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关于散文的个性化阅读呢?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2.把握文本个性,挖掘教学资源。我们身边校本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资源的开发,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紧扣现实生活,体现其生活性、趣味性、思维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学生活动为主,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发展,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四、总结

散文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大多数都是以散文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散而神不散”是它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特点之一。这种短小精悍而又富有美感的文学形式,它本应唤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讴歌。因此正确把握散文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和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国文化常识。当代散文的教学,犹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更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用心、用情去打开文本,感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是现当代散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覃嘉英.强化文本意识,凸显语文核心[J].高中语文.2009(12)

[2]干敏.高中现当代散文鉴赏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朗读个性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