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探究

2019-03-08房丹

西部论丛 2019年5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改革创新图书馆

房丹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传统产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图书馆在发展中也通过转变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以更好的提升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以便于满足大众需求。本文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入手,分析其对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对“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馆 图书资料管理 改革创新

前 言

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已深入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图书馆而言,则是给予了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机遇。下面将对“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的发展进行探究。

1 “互联网+”时代的特性

“互联网+”时代,即行业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传统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和尊重人性是目前“互联网+”时代主要存在的特性。因此,图书馆在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时,应充分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性,有效展现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在推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推动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

2 “互联网+”时代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逐渐转变了图书资料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幅度的提高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和质量。

2.1 提高图书资料的有效利用率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图书资料的查阅模式不再只是依靠人工查找和翻阅,电子文件形式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方式的弊端,广大读者足不出户即可利用网络即可实现查阅目的,显著提高图书资料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2.2 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

传统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料通常为纸质版本,工作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耗时长、整理难和管理难的现象,且信息登记容易出现遗漏情况,严重制约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也严重降低了对读者提供的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发挥。然而,“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了完善与健全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简便了图书资料的归档、存储和查阅,且相应的管理效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3 服务形式丰富化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实现了大数据信息整合,在实际面向读者时,能更加全面的掌握读者的信息和需求,从而根据读者需求来完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体系,丰富服务形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提升读者对图书馆的体验度,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中,推动全民阅读的全面落实,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互联网+”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基于对“互联网+”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优势的明确认识上,为真正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图书馆应积极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索新时代下的发展模式,实现改革和创新,以更好的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整体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3.1 协调发展文献管理

随着图书馆中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价值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应合理调节两者之间的管理关系,实现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相互存在和支撑。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实现对图书馆资料种类。数量和内容等信息的实时掌握,准确分析网络资源与图书馆资料之间的最佳比例,经文献数据库的创建,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充分结合,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统一性和标准性。此外,图书馆能针对不同地域和行业开展相关文献的整合,并实时更新相关资料,确保资料文献的准确性。

3.2 多渠道筹集资金,丰富网络图书资料

“互联网+”时代下,为满足广大读者对网络电子图书的需求,图书资料管理方面应从以下两点入手:(1)加大资金投入,采用数字化扫描将纸质图书转变为电子图书,丰富网络图书资源;(2)图书馆在發展过程中加强与相关社会组织的联系,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以丰富和开发网络图书资源,从而引入多样化的网络图书资源,满足新时代下广大读者对电子图书阅读和借阅的需求,全面落实图书馆综合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识上的提高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图书馆内的所有图书资料都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加快落实全民阅读事业。

3.3 加强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

“互联网+”时代下,专业管理团队的组建是保障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条件。专业管理人员需明确自身的职责,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并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在长期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储备,以利于更好的适应新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要求和特点,从而保障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取得广大读者的认可。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应重视对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落实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针对性培养具备较高专业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数据库、因特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的管理人才,确保管理人员能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特性和优势,保证能满足“互联网+”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真正需求,根据实际读者需求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全面优化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为广大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此外,不断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也能有效保障管理人才为图书馆的后续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发展效益。

3.4 完善奖惩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具备一定的创新管理意识,确保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参与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转变以往的被动服务状态,提高自身的服务热情和服务意识,全面提升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的体验度。因此,为更好的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图书馆应不断完善奖惩制度,给予表现较好的管理人员一定奖励,同时针对表现不好的管理人员进行惩罚,端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图书馆资料管理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互联网+”时代下的读者需求。

3.5 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保證图书资料安全

新时代下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也同样面临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落实网络安全管理,确保图书资料的安全性。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合理配置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和网络维护人员,加强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避免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系统出现因病毒入侵或黑客入侵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保障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

3.6 完善图书资料管理数据库的建设

为有效扩大图书资源在网上的使用广度和维度,应构建标准统一、调度清晰和使用便捷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将传统的纸质图书转变为数字化形式进行保存,图书内容的保存时效显著延长,且读者经互联网平台就能获取到自身所需的图书资料,查阅速度明显加快,且方式更为简便,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量。此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规范化,也有利于网络图书资源的规模化。数字化网络图书资料的制备,大幅度提升了图书馆自身的信息存储量,图书资料涉及面更广,能更好的满足不读读者的需求。此外,还应合理简化图书管理程序,做到无需工作人员帮助,就能自行完成图书的查询和借阅,此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即减少了读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但其服务标准与以往相比实则更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存在较大的影响力,且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应加强对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的培养,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不断完善奖惩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端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保障图书资料安全,并完善数据库的建设,在实现图书资料互联共享的同时,减少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确保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运行的稳定性和有序性。

参考文献

[1] 吴俐. 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J]. 神州, 2017(10):297-297.

[2] 朱毅贤. 信息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管理探究[J]. 图书情报导刊, 2016, 1(3):77-79.

[3] 马春芳. 基于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6):142-142.

[4] 陈辉玲.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创新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 37(7):38-40.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改革创新图书馆
图书馆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
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及创新途径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