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语言 提高课堂实效

2019-03-07苏艳蓉

考试周刊 2019年20期

摘 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语言修养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优化和规范往往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教师如何优化教学语言提高教学实效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教学提供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导之有法;精设巧问;诚意评价;精妙过渡;深度小结

国外有学者曾提出,教师的语言具有审美色彩,是一把精致的钥匙,能够在开发情绪记忆的同时深入大脑隐蔽的角落。教师的教学语言若具有感染力,往往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与体验,让学生有心旷神怡的感觉,从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然而,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有较多的教师语言问题。如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示混乱无条理,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听起来思绪混乱;部分教师过分担心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不断反复的进行知识灌输与强调,导致学生越听越糊涂;还有老师虽然心里清楚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但却难以通过语言进行清楚地表达。而这些现象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优化教师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那怎样让我们的语言具有美感呢?

一、 让导语闪亮登场

于漪老师曾说,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需加强对课文导入的重视,课程开始前就需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优质的导语就像一把精致的钥匙,能够释放出闪亮的光芒,对提高学生兴趣,引领学生遨游知识海洋有重要帮助。

例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时,教师可先做好课程导入,先向学生抛出几个问题:“飞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夺桥、为什么要在“夺”字前面加“飞”、夺桥的结果如何等等;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此时,教师还需及时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特点,进行相关内容讲授,让学生充分理解“夺”的意思、用在文中的意义等等。同时通过对“夺”桥这一特点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战士们的英勇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导之有法,导无定法。导语的设计需要要以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掌握、对知识的涉猎为基础,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導语,促使学生在课程一开始就被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促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二、 精设巧问的过程

课堂提问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有学者曾说,若教师不善于发问,那么其教学也很难成功。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设问,提高课堂的提问技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时效性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在进行《田忌赛马》一文教学时,可通过合理提问的方式进行。课程开始前,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孙膑献的是什么计呢?为什么田忌能转败为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同时对于学生回答的,课文最后一句,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胜了。此时,教师需顺着学生的发展及时进行追问,提出后续问题,如:为什么马调换了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通过问题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再次带着问题去深入地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而言之,课堂提问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所学知识内容及思想内容出发,合理地把握教材重点、难点,以确保问题的设置具有针对性;此外,教师还需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以确保所提出的问题能够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诚意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师的评价语言往往会对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心理等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合理把控自己的评价语言,加强对课堂评价细节的关注。

课堂上,不管哪个学生总是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因此,教师评价语言中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和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如“你懂得真多啊,老师都要向你学习!”“相信自己,你会读好的。”“没想到,你体会如此深刻。”这些激励学生的话语,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经常使用,就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学习内在的、长久不竭的动力。

四、 精妙的过渡语

古语有云:过河要搭桥,爬高要登梯。对于教师来说,上课也如同写文章,同时也像是在演一出戏,同样也需要过渡。通常著名的特级老师的课程都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而归结其原因,不外乎他们都有非常高超的“架桥搭梯”艺术,也就是说他们都善于设计和运用课堂的过渡语。

如教学《黑孩子罗伯特》一文时,紧紧抓住“怎样的罗伯特打动着我们?”来串联各教学环节,对黑孩子罗伯特的言行和心理进行重点研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悟语言、悟情感,深入体会罗伯特这个黑孩子纯真、善良的本性,将课堂的情感推向高潮。

合理的过渡是文章充满生气的关键,同样教师的过渡语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精妙的过渡语能够促使课堂教学更加的严谨、有生气,也更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与把握。

五、 深度的小结

结束语是一节课的结尾工作,也是对课程的总结与完善,有深度的结束语能够给学生带来启迪与回味,能够发挥较好的拓展延伸效果。

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针对诗歌语言生动,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就掌握的特点,采用“延伸课外”的方法,追问学生: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的规律,那么,你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规律呢?适当的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可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对问题及所学内容进行剖析。这样的结束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宽度,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课外知识。

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用充满艺术的语言点缀课堂,为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裴海安.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社,2015(12).

[2]包南麟.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4).

作者简介:

苏艳蓉,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