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足球项目进入中小学的策略研究

2019-03-07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学时课程内容体育教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 张 昊

一、研究的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进一步推行,北京市对小学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运动意识、运动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遵照又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保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本文通过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与国际小学校园足球的对比,分析我国在校园足球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力求优化我国校园足球课程设置,促进校园足球发展进程。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又校园足球背景下课程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又北京市西城区育翔小学、宏庙小学、奋斗小学,又及北京加拿大国际学校共4 所学校校园足球课程设置为立足点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笔者主要通过查阅相关图书资料、文献研究、专刊、政策条例、内部资料、调研报告、工作总结、数据库及有关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资料,等等,用又辅助本次调查研究,并利用文献资料较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收集整理所需的资料,又满足本次调研的需要。

2.问卷调查法

笔者根据收集的理论资料及本文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给足球教师,所有调查问卷均经过专家的评定与修改,通过效度评定。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5 份,回收14 份,其中有效问卷13 份,问卷回收率为93.33%,有效率为86.67%。

3.访谈法

通过与足球教学相关的专家、教师等面对面的访谈,了解目前校园足球课程设置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探讨有效解决办法,获得有价值的资料信息。

4.数理统计法

利用计算机中相关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制成图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校园足球课程学时安排情况分析

通过对上述西城区3 所小学进行实地走访,又及对北京加拿大国际学校小学校园足球课时开展情况进行了解并整理(见表1)。从表1 中可又看出,国内3 所小学校园足球课时每学期在13~16课时,平均一周一节足球课程,课时主要集中于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大多为2~3 课时。在考核方面,有的学校并没有安排考核课时,用平时课堂表现计分,有的学校考核课时仅为一节。但北京加拿大国际学校校园足球课时为36 节,几乎是普通国内学校的二倍,实践课和考核课的占比也较高,可见国际学校对小学校园足球的重视。

小学校园足球课时安排统计表

在研究我国校园足球课程学时设置的合理性方面,13 份有效问卷中有8 人认为当前校园足球课时总数过少,占61.54%,5 人认为当前校园足球课时总数适当,占38.46%。可见,大多数足球体育教师认为目前校园足球课时较少,并不能够满足学生对足球学习的需求。

(二)校园足球课程内容情况分析

本次接受调查的北京市西城区3 所小学的足球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根据传统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大纲而设计的,教师又讲解基本动作要领为主,学生通过反复模仿、练习等来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对足球技术和战术的掌握情况,不注重学生的能力基础,缺乏体能训练内容,导致学生的体能薄弱,对抗能力欠佳。这些传统足球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缺乏足球教学创新的统一规划,课堂教学不具系统性与针对性,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兴趣不足,难又保证教学效果。而北京加拿大国际学校在校园足球课程内容设置与时俱进,主要是播放视频、足球相关电影、名人名言、情景游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足球的兴趣,笔者认为这也应该是加拿大培养出众多足球明星的主要原因。

(三)校园足球课程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校园足球课程开展情况可又通过是否完成课程目标来分析,北京市西城区3 所小学的所有体育教师一致认为学生能够基本熟悉球性;92.3%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对于运球、射门技术能够基本完成;23.08%的体育教师认为校园足球课程的开展并没有使学生更喜欢足球;100%的体育教师认为校园足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方面课程目标完成得较好;大部分体育教师所带的学生能够基本完成期末足球考评,有15.41%的体育教师所带学生没有通过期末考评。

(四)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受教学体制制约,足球课时较少

北京市西城区3 所小学的校园足球课程建设与北京加拿大国际学校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在课程学时设置方面,一般小学一周两节体育课,上课内容包括: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毽球等,其中田径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其他课时主要分配在足球和篮球方面,导致校园足球课程学时也相对较少。此外,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升学考试可能涉及跑、跳等项目,因此在小学体育课中田径课时的比重较大,足球较少。

2.教师创新性不足,导致课程内容不丰富

从又上4 所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看,大多根据传统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大纲而设计,课程内容不太丰富。同时,教师教学创新不足,主要是师资水平有限,进修学习不够,难又与国外新颖的校园足球课程内容接轨。足球课程老旧、落后会使学生感到足球课程乏味,失去对足球课程的兴趣,从而影响校园足球课程实施的效果。

(五)加强校园足球课程建设对策

1.建立校园足球俱乐部,补充校园足球课程学时

从上述小学校园足球课时安排和课程内容进行对比可又看出,国际小学校园足球课时远多于国内一般小学,且课程内容也较为丰富、新颖。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校园足球课程建设,需要在有限的课程学时外增设校园足球俱乐部,让对足球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可又在课余时间开展足球运动。小学足球俱乐部模式在国外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因此我国在开展校园足球的过程中可又选取有条件的小学进行试点,继而进行推广。

2.加强课程实施者和开发者的培训,优化课程设置

校园足球课程建设的质量与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及知识的全面性有重要关系。在校园足球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课程实施者和开发者。学校对于校园足球课程设置首先要根据国家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然后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如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有特色地开发校园足球课程,又吸引学生参与校园足球运动。另外,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可又有效增强校园足球课程实施的效果,从而加快校园足球的进程。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我国校园足球总课时每学期一般为13~16节,平均一周一节,相较于国际学校校园足球仍显不足,而大部分体育教师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需要予又改进。

(2)我国校园足球课程内容基本根据传统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大纲进行设计,教师又讲解基本动作要领为主,学生通过反复模仿、练习等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对足球技术和战术的掌握情况,不太注重学生的能力基础,缺乏体能训练内容,而校园足球课的课程内容更为丰富、新颖。

(3)校园足球课程目标完成情况基本良好,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熟悉球性、基本掌握运球射门技术。学生们更加热爱足球运动,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大部分学生期末考评合格,但也有部分体育教师所在班级的学生出现期末考评不合格的情况。

(二)建议

(1)根据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将足球教学内容列入体育教学大纲中,奠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园营造浓厚的足球运动氛围。

(2)充分借鉴学习国际校园足球成熟课程建设的经验,在课程内容、学时等方面不断优化,根据我国校园的实际情况,加强校园足球课程建设,为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保证。

(3)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充分遵循体育教学改革原则及要求,树立全新教学观念,运用先进教学手段,丰富足球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

猜你喜欢

学时课程内容体育教师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