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众创空间发展研究

2019-03-05姚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众创空间发展模式

姚乐

[提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众创空间应运而生。本文通过研究众创空间的形成、发展,进一步研究众创空间在苏州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苏州众创空间发展整体情况、发展模式水平,研究分析苏州众创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寻找推动苏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路程,思考如何推动提升苏州众创空间,为这个平台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政府政策支持提供建议。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2月14日

一、前言

经历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众创空间的出现,有效地降低了企业创新创业风险和成本,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形式和经济增长点,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众创空间是利用庞大的社会资源,为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集共享信息、资源对接、孵化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创业空间,它不仅会为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提供成本较低、系统便捷的服务平台,同时还会举办创新创业的交流活动,促进创业者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众创空间的出现将会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苏州经济转型提供新通道,对苏州经济转型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苏州众创空间发展现状

苏州创业创新基础比较好,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众创空间,其中国字号就有8家,如金鸡湖创业长廊、创客峰会、两岸青年创业园、创新广场和苏创空间等。目前,在苏州众创空间里已经成功孵化了在行业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例如同程旅游、苏大维格和元禾创投。苏州众创空间项目涉及到互联网、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产业、创业教育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在平台上孵化的企业达到两千余家。苏州众创空间运营主体一半是由政府为主体进行投资管理,公益性成分较大,由于众创空间是新生事物,政府在对众创空间平台管理缺乏专业运营经验,专业化服务不够,平台创业企业孵化率低,投入产出比例低,同时政府和市场对平台界定不同,管理出现交叉盲区,各项政策、服务、运营体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一)苏州众创空間整体专业化水平不高,规模和效率难成正比。近几年,苏州众创空间数量呈现飞跃式增长,由于众创空间服务管理水平有限,平台上创业企业也是良莠不齐,造成平台上创业企业孵化成功率较低。

(二)众创空间运作模式不成熟,发展参差不齐,行业特色不鲜明,缺乏系统整合。众创空间就是一个生态微环境,要为平台上的企业提供各项服务,其中基础服务和常规服务占据了平台管理者大部分精力,无法在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领域精耕细作。苏州众创空间还未形成创客、创业项目、政府、创投基金等主体互动的模式,平台之间缺乏有序合作,在地域上被无形地分割,无法做到平台联动,资源共享作用。

(三)融资渠道有限,无法跟上众创空间发展。创新创业项目发展关键是资金,目前创业项目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出资和自有资金,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人对众创空间平台了解不多,资金投放不积极,而银行对资金发放管控严格,由于创业项目都是科技研发项目,缺乏抵押担保物,从银行贷款难度非常大,导致创业者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资金匮乏这就限制了创业项目发展,导致众创空间运作难度增大。

(四)苏州创业人才缺乏,创新性人才专业水平不足。众创空间平台人力资源成本较高,平台运营需要专业高水平人才,由于苏州整体创业气氛不浓,招聘相关人才难度大,人才招募成本高。创业企业管理经验缺乏,苏州市众创空间大多数都是从外面引进,平台运作基本都是采用行业的常用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大量优秀富有经验的创业导师对平台上创业企业进行就行创业指导,但是目前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创业指导老师缺口很大,无法对平台上创业企业进行有效的创业指导和管理咨询服务,同时创业企业由于自身条件有限,公司管理缺乏具有一定经验的人才,创业失败概率很大。

三、苏州众创空间发展路径设计及策略

(一)苏州众创空间发展路径研究。推动苏州众创空间发展,根据众创空间发展现状,研究如何提升苏州众创空间发展,完善实施自身创新,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进而获取众创空间发展的路径。

1、众创空间服务本土化,打造本土品牌。众创空间其实质核心是为创业者提供商业运营服务。一个运作良好的众创空间必须具有成熟的管理体系与投融资体系,创业成功与否要看创业项目是否具备独特的创意和创新技术。苏州外向型企业较多,但是科研技术研发水平不高、缺乏创意,所以必须解决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本土化问题。众创空间主要面对的是苏州各类企业,平台上创业者需要结合苏州产业链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创新,从而使创客推动苏州经济转型发展。众创空间应积极适应苏州当地创业现状,提供具有本土特色的创业服务,持续保持对平台上创业者和投融资人吸引力。苏州众创空间的发展运营要结合苏州特点,实现创业服务本土化,才能使众创空间成为推动苏州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2、建设众创空间全产业链,打造完善创业生态圈,建立完善新陈代谢机制。众创空间整合了各种创新创业资源,通过整合创业生态系统与环境,建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苏州市作为产业链完善的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创新创业发展活跃,众创空间需要根据苏州市创业发展为导向,实现完整产业链对接,将众创空间供应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对接,极大地促进了苏州企业的创新发展,促进了苏州创新创业发展。

(二)苏州众创空间发展策略

1、实现理念创新和政策创新,建设政府与科研的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和平台上初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苏州政府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政策组织者,理解把握创业创新政策,制定符合苏州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引领众创空间稳健发展。同时,要坚持科技创新,通过众创空间建设,打造苏州经济转型的新引擎。政策创新包括推动孵化器机制转换和模式创新,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到众创空间中来建设混合所有制孵化器,积极动员现有孵化器进行组织机制改革创新,吸纳科技企业、创投基金、民营企业参与共建。建立完整的创业孵化链条,从苗圃期到孵化器再到加速器,全程为众创空间平台上的企业进行服务。政府在众创空间出台相关政策方面,需要从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高度来指导平台建设,将众创空间发展列入苏州地方经济建设规划,把众创空间管理纳入苏州科技管理考核体系,将苏州科技体系中科技政策集成整合,为众创空间提供重大专项、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创新等政策支持。对众创空间中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服务成果,政府应该积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中,引导市场对创业项目进行资金和市场扶持。

2、政府引导,加强公共服务。苏州众创空间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与引导,通过政府力量,融合政府、科研和创客三方,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从而保障众创空间健康发展。对众创空间发展建设,苏州政府需要加强动态考核和对应政策支持,优化众创空间区间地理布局,完善创业生态系统。实施集中登记地制度,建立沟通渠道,开展企业服务工作;建立专业班子,对众创空间进行有序规划,打通不同部门障碍,建立众创空间相关业务一站式管理体系,建立众创空间和政府部门联络人体制,跟踪引导众创空间专业化运营,积极运作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加大公共服务投入,配置基础服务设施,对众创空间提供财政扶持和补贴;依托苏州高校和科研院所,分析研究经济发展动向与趋势,为众创空间指明发展趋势,从而推动苏州经济创新发展。

3、多元化发展,培育引进人才。众创空间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如何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是平台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众创空间需要积极与高校建立紧密联系,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支持,同时完善人才引进和保障制度,对引进的外来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补贴等福利政策。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业保障,包括为尚处于亏损创业者提供一定失业补助等。加大苏州地区创新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完善中高端人才服务体制,加强中高端人才生活学习工作配套设施建设来吸引和留住人才。通过各种形式把各类专业人才集聚到众创空间平台上,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而成功实现打造苏州众创空间人才聚集高地。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市场论坛,2015.4.

[2]夏静.众创概念模式理解[J].科学管理,2014.12.

[3]李方.众创空间与生态建设[J].北方经济,2016.8.

[4]李刚.北京创客空间与对策分析[J].消费经济,2009.18.

[5]高峰.孵化器模式研究[J].互联网经济,2016.5.

猜你喜欢

创新生态系统众创空间发展模式
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及演化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内涵及其评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