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未病”对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的启示 *

2019-03-05林武周恬王青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治未病疾病防治心理疾病

★ 林武 周恬 王青华

(1.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330004;2.江西师范大学 南昌 330022)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社会面临着复杂深刻的剧烈变革,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近年来,由于心理疾病及其他心理因素而退学、休学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也时常见诸报端。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1]。如何有效地防治大学生心理疾病,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关于心理疾病防治的宝贵思想,足以给人们带来有益的启发。其中,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就可以为当今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经典理念,最早见于我国古典医籍《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后世的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唐代孙思邈就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之于无事之前”的观点。《证治心传》有言:“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等方面,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工作有重大启示。

1 防胜于治——强调心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中医“治未病”,其核心思想在于预防为主,防病胜于治病。它认为预防疾病的发生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即所谓的防胜于治。这种“防”包括了疾病发生前的预防,疾病发生后防止病情变化,以及疾病痊愈后的防止再复发。由此可见,“防”是核心命题。在中医学中,“防”的思想和方法始终贯穿于人的未病预防与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治未病”就是从指导全体人群和生命全过程的高度而提出的一项最高的治养原则,它贯穿于养生防病、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是贯穿和体现在生命全过程中的一种预防为主、防病胜于治病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思想。

这种“防胜于治”的思想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中,要更加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在我国高校,心理疾病的学生毕竟只占少数,况且高校也不能完成心理疾病的治疗这一功能。强调“防胜于治”,不但符合心理疾病的产生与治疗规律,更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

2 未病先防——重视对心理亚健康学生的辅导

针对所谓未病的含义,《医宗金鉴》认为:“已病,已然之病也;未病,未然之病也。”故可知,“未病”即“疾病未成”,并非是健康,而定义应是“体内已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体状态”[3]。而所谓的未病先防,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预防疾病的最终发生。而在心理疾病防治的实践之中,与中医“未病”相对的概念则是心理亚健康。

关于心理亚健康,耿元卿[4]认为:“以心理症状为主的心理性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状态未达到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DSM)、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国际疾病分类(ICD)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5],有异常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并未达到病理性程度。这种状态毫无疑问属于“未病”,即有病因但尚未致病,却同样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会诱发精神疾病、心理危机及躯体疾病。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心理亚健康人群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据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公布的当前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3.6%的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而心理健康的人仅占10.3%。近年相关研究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精神行为的阳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是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占50%左右。由此,在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工作中,贯彻“未病先防”的理念,开展针对心理亚健康学生的辅导工作变得非常重要。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实践中,许多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往往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敏感性不足,对心理咨询及治疗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情绪上的抵触,给身心的正常发展带来了阻力。因此,积极落实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是许多高校心理疾病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应该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选修”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学生,一方面开展通识性的心理健康必修课程,传播科学的心理健康理念和知识,传授日常的心理调适方法;一方面开设具有特色性的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个性化需求。两者共同发力,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健康的认识误区,营造出一个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

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文化活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利用大学生好奇心强、热衷集体活动的心理特点,为学生积极打造系列的心理健康文化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户外文体活动相结合,开展诸如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校园心理情景剧、心理游园会、心理手语操等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心理健康等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疏解压力、表达情感、愉悦身心的公共平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参加户外活动的同时能够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的熏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

探索中医特色的亚健康干预措施。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发展出了诸多解决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方案,包括中药内服、中医外治、传统健身法等措施[6]。近年来,研究者也对诸多中医疗法进行探索验证,有不少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如艾圣华等通过研究发现五禽戏锻炼对调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效果[7],赵蕾等探索了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百合地黄汤干预心理亚健康作用机制[8]。有条件的高校,如具有中医药专业的大学可以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并应用中医特色的亚健康治疗。

3 既病防变——加强对学生心理疾病的预警与干预

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患有严重心理障碍(如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等)或精神分裂症的学生,通常与自杀未遂或有自杀倾向的学生一起被划入心理危机学生。

建立心理疾病的普查机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开展心理疾病的普查工作是高校能够及时发现心理疾病学生的有效措施。在普查过程中,高校一般可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第二版(MMPI-2)、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CSMHS)[9]、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等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进行普查工作,以筛选出疑似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由学校心理咨询教师进行约谈,并结合其实际情况转介至专业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以做到对罹患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早期诊断。

建立心理疾病的预警体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即要求高校自上而下建立不同等级的预警防控机制,积极组织学校学工部门与心理咨询机构、专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心理委员、宿舍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一般学生等师生协同力量,通过系列心理预警的专题培训,让他们掌握心理异常的识别技能,在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异常,实现对心理疾病学生的早发现、早上报、早控制、早干预。

建立心理疾病的干预体系。高校应建立一支专兼职的心理咨询队伍,设立固定、密集和持续的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并积极完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的培训,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以便最大限度地发现有严重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学生。同时,高校应该与专业医院建立“校医合作”,建立心理疾病的转介机制,为心理疾病学生搭建快速通道,以便将学生及时转诊到专业医院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4 病愈防复——关注心理疾病康复后的心理保健

所谓“病愈防复”,指的是对于刚刚疾病初愈的人,要采取多种保健恢复手段以保证疾病不再复发。在心理疾病治疗的实践中,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往往具有复发性和难治性的特性,在治愈后仍有较大复发几率。在我国高校,当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刚刚康复回校步入正常生活轨道时,学校需要采取一系列心理保健手段保证学生不再复发。

一是要将康复学生列为重点关注和管理人群。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及学工部门工作人员仍然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学生,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思想动态和日常行为,如出现异常行为应及时报告并处理;同时,积极提供各种社会支持和援助,包括缓解经济压力、学业指导和生活帮扶等工作,为康复学生提供更为舒适的外部环境,促进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再适应,增进他们的心理弹性,以起到所谓“固正驱邪”的作用。

二是要定期为康复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般说来,心理疾病的产生往往有来自学生自身的性格因素。而性格的成长、成熟则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目前的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治疗学生的各种心理症状,但不能完全填补他们性格上的不足。在很多心理疾病的复发案例中,性格上的问题往往是主要原因。因此,在学生康复后,他们仍然需要接受定期的个别心理咨询,由心理咨询师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纾解情绪困扰,发掘自身潜能,实现个人成长;或接受定期的团体心理咨询,由心理咨询师利用团体内的力量,帮助学生重新适应生活,应对生活挑战,完善自我人格。

5 结语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医学思想,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它仍然能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有益的启发。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提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治病的医学转向保健的医学,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在心理治疗领域,新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也大力提倡聚焦于心理健康,推进积极预防。从这个角度来看,古老的“治未病”思想和现代的治疗理念异曲同工,显示出了中医学伟大的生命力。这提醒我们,在未来的心理疾病防治领域,我们需要积极发掘中医学的精髓,结合中西医,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之路。

猜你喜欢

治未病疾病防治心理疾病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