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华传统文化扎根于中职语文教学

2019-03-05

语文天地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中华教学内容中职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完善与创新。中职语文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专业知识,还应当培养学生语文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传统文化对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提升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以下是中华传统文化扎根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措施。

一、转变传统语文教学理念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智慧结晶,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扎根于语文教学是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师生必须实践的历史传承过程。中职教学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具有良好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从而有效为社会输送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进程。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散文、诗歌、议论文等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介绍却有所缺失,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的单一,造成学生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利于中职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审美情趣,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完善与创新,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合理地融入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拓展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意境,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与掌握教材,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广博。

例如,在学习《将进酒》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深入讲解李白的生平经历,使学生了解这首诗创作的背景和故事,在学生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平时积累的李白的诗词,或者自己喜欢的关于表现酒这个意象的诗词,在课堂中形成传统文化有效的交流互动,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二、利用多媒体创建传统文化情境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会占据课堂的主要地位,教学过程中习惯于采取“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与培养,导致学生形成被动的学习模式,机械地进行语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影响学生思维和行为的理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引入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充分体会古人表达高尚、正直、积极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感知能力,有效拓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素质教学真正的教学目标。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相对初中阶段而言更有深度,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单纯依靠教师讲解无法使学生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入造成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合理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直观生动地理解与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深化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情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例如,在学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一定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卧薪尝胆出于文章中的哪段话,并与学生分享成语所讲述的勾践的故事,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使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借助传统节日拓展语文实践活动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而青少年是未来发展的希望及主力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及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可以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民族荣誉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为我国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达到中职院校教育的真正目标。

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传统文化拓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是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生活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要教学途径,教师可以结合我国传统的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等,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资源深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知识,并开展一系列相关的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例如,教师可以在中秋节时,开展“中秋传统民俗文化知多少”或者“家乡的传统文化”等知识竞答或者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根深叶茂,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情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及学习当中,树立学生中华文化自信感,引导学生逐渐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传统文化的融入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完善与创新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培养学生民族荣誉感,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猜你喜欢

中华教学内容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