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走天下 乡情难忘
——评马强歌词《 流浪的心》

2019-03-05柳书香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乡情亲吻流浪

□ 柳书香

乡情,是一首古老的歌谣,醇厚绵绵,萦绕梦牵。 眷顾相随远行儿女们,传唱着四季不断的乡心歌谣。 乡情是乡愁里最美的风景,是乡愁里最难忘的记忆。历经岁月风雨的摧残,乡愁却越发浓郁。 近期,笔者从《 歌曲》杂志2015 年第3 期“ 歌海觅词”栏目上拜读到马强先生的歌词新作《 流浪的心》 ,具有语言美、 理趣美、 情志美等艺术特点,是一首赞美乡情的精品之作。

一、 语言美

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语言,乐坛是指挥大师用魔杖般的手调动波澜起伏的音乐语言。 艺术魅力迷人的绘画大师,用激情和思考凝成的画笔,把赤、 橙、 黄、绿、 青、 蓝、 紫等色墨调合成这出神入化的绘画语言。 人民的诗人则用生花妙笔,把平淡无奇的文字,组合成优美、 生动、 准确而精练的诗歌语言,抒发满腔的激情。 在建筑、 雕刻、 绘画、 舞蹈、 音乐、 诗文等诸类艺术中,诗歌的语言要求更形象和精练,更富于色彩、 节奏、 动态和质感。

请读《 流浪的心》 : “ 谁说飘荡的云没有梦想? 谁说流动的水没有方向? 蒲公英飞得再高都要亲吻大地,哪一颗流浪心不在思念故乡······” 为了强调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意先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深思,然后自己回答。 这种自问自答的表现手法,叫设问。 这首作品采用了设问的手法。 作品一开始,首先提出“ 谁说飘荡的云没有梦想? 谁说流动的水没有方向?” 接下来回答:“ 薄公英飞得再高都要亲吻大地,哪一颗流浪心不在思念故乡!” 这一句,借以表现出漂泊的游子非常思念故乡的强烈情感,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了充分回味的余地。

二、 理趣美

诗国有一道厚实而牢固的城墙,那是诗人用情感心灵所铸成,在一般情况下,它决不允许披着理性外衣的人闯入其内。 正像诗人同哲学家常常遥遥相对,互不来往,因为他们彼此都以为自己同对方是格格不入的两种人。 故而人们一谈诗歌必离不开“ 情”,而往往回避“ 理”。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一种偏向。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审美意识的更新,多情善感的诗人同勤于思考的哲学家,早已互通情款,握手言欢,他们会聚的界碑上分明写着两个大字“ 理趣”。 然而,他们双方会晤的历程却是漫长的,真正要在诗歌中溶进哲学精神,使情理交融是何等不易。 请读《 流浪的心》 : “ ……蒲公英飞得再高都要亲吻大地,哪一颗流浪心不在思念故乡! ……白杨树长得再高也会依恋大地,哪一颗流浪的心不在想念爹娘!”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 薄公英飞得再高都要亲吻大地,白杨树长得再高也会依恋大地” 写出了游子对爹娘的思念和故乡的依恋。 作者动机原在于抒情而非说理,但因其情往往经过智慧的过滤、 理性的沉淀,加上作者高超的技巧,遂使情中蕴理,情理交织。

三、 情志美

情感是一切艺术的生命。 一首好的歌词作品,它的立意、 情感、 形象是融为一体的,分不清哪是“ 形”,哪是“ 情”,哪又是“ 意”,意在情中,情在形内,也无 法找到“ 寓” 的痕迹与“ 寄”的线索。 歌词是情动于衷的产物,因为是要唱的。 唱,这种行为是感情激动的产物,没有感情也无法唱起来。 高尔基说: “ 真正是诗,往往是心底的诗,往往是心底的歌。” 生活是诗歌的源泉,好的诗,应该是生活的真实反映,是诗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请读《 流浪的心》 : “ ……啊! 好儿女志在四方,走南闯北,四季奔忙,那一颗流浪的心啊,日夜都栓在故乡的身旁。 ……啊! 好儿女志孝行千里,天涯海角,乡情难忘,那一颗流浪的心啊,时刻都贴在爹娘的身旁。” 这首作品情思柔婉、 文词精巧、 构思别致、节奏舒缓、 旋律优美。 黑格尔说:“ 至于抒情诗,特别宜于用来谱曲的是些情感真挚的小诗,尤其是形式简朴、 语言简单而情感深刻,渗透到某一种情调和情感境界里去而又美妙地表达出来的作品,或者是一些轻松愉快的作品。”

遥望夜空,月是故乡的明;寻找追梦,亲是故乡的人; 感同身受,爱是那不改乡音。 找到回家一样的寄托,是故乡的曾经,带给我们无穷的充实与欢欣。 水清清,洗去行走他乡的风尘; 情悠悠,手足始终连着心。

猜你喜欢

乡情亲吻流浪
鹿之亲吻
流浪
乡情
乡情如歌
亲吻玫瑰花
亲吻宝宝会惹祸?
秋风亲吻着祖国
流浪的歌
一坛乡情煨酒
流浪猫鲍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