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声乐教学应当补上的一课
——关于科学和艺术地使用麦克风问题

2019-03-05姜代康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声麦克风声乐

□ 姜代康

问题的提出,是在一次KTV唱卡拉OK 时,有人问我: “ 为什么你们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唱卡拉的效果还不如民间的一些人OK?” 当时,我也纳闷,单纯从现场效果来看,的确是“ 民间” 的一些人更OK。 这引起我的深思,并仔细地观察分析起来。 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 我们的学生不如那些人更会使用麦克风。

一位从事音乐编辑工作的朋友向我说起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多年以前,中国好几位著名的青年歌唱家应邀到出版社联欢。 由于场地不适合演唱,加之当时听众太多,小会议室门外也挤满了人。 这位音乐编辑也在门外,室内,一个著名女高音正在演唱她的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 又来了一些人,一个人问是谁在唱,回答了是谁谁谁。 发问人不相信:“ 不可能! 她的声音太好了,怎么可能是这个样子?”

我们的时代现在是一个高科技时代,已经从电子时代“ 进化”到了数字时代。 今天的音乐听众欣赏声乐时,可以说99%都是通过数字化方式听到的“ 电声”,能听到“ 肉声” 的微乎其微。 广播、电视、 剧院舞台、 体育场和广场的“ 大型演出”,电声无处不在。数字化电声已经“ 塑造” 了听众的耳朵。 电声已经“ 异化” 了他们的听觉,在绝大多数人的耳朵里,电声才是“ 正常” 的,而肉声在他们的记忆中已经模糊不清了。

是不是只有肉声才是艺术的呢? 是的,肉声是自然而艺术的,是“ 高雅” 的。 但是,电声是不是就“ 不艺术”、 “ 不高雅” 了呢?如果说电声是“ 不艺术” 的,那么电影特别是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比如,整个银幕就只有一只人的眼睛,或者是正在颤抖的嘴唇,为什么这种极大地放大了的人体器官,人们还认为特别“ 艺术”呢? 撇开“ 艺术观念” 这个问题不谈,本文集中于此,即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克服麦克风歧视,专业声乐教学应当补上一课,应当创造条件,教学生们学会科学和艺术地使用麦克风。

一、 紧随时代发展,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增添新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声乐教育经过内外的交流、 吸收、 融合,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健全的体系,不少声乐教师、 声乐教育家还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 最典型的一个特点是,不少教师都立足于传统教学的基础不断地增添新的教学内容。 一些过时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淘汰出局。 这种“ 汰旧添新” 的过程,就是我国声乐教学“ 继承创新” 的过程。 在艺术方针上,过去我们提倡的是“ 推陈出新”,结果在实践过程中总是要“ 左”,把“ 传统” 给否定了,脱离了传统,“ 出新” 也就很有限,到最后,一个十亿人的国家只看八个样板戏,“ 百花齐放没有了”。 在调整艺术方针时以“ 继承创新”代替“ 推陈出新”,语调人性化,有亲和力,也提醒人们不要老犯“ 左” 的错误。 这一点,也适用于专业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指导思想,适用于具体的课程教学。

声乐教学上的所谓“ 添新”,跟其它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是任随一个教师“ 异想天开” “ 为所欲为”。 如何判断一个教师的创新之举是合理的、 必要的? 最终的方式当然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在提出新方法、新内容,尚未付诸实践之前,还必须看这个新方法、 新内容是否紧随了时代的发展。 一般说来,一个新方法、 新内容、 新举措,只要它是紧跟时代发展的,就值得一试,通过试验取得经验,推广开去,扩大实践范围,再总结经验教训,让实践的结果最终来发言。 而不是在别人提出教学的新方法、 新观念、 新举措、 新内容时,不假思索地加以简单的否定。 简单的否定是任何头脑简单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成熟的、聪明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不作简单的否定。 这是我们应取的态度。大学的价值标准是什么? 大学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就是——创新。 创新的标准是什么? 创新的一个标准就是视其有无“ 时代性”。

专业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补上“ 科学地、 艺术地使用麦克风”这一课,有无时代性? 提倡补上这一课,究竟是反时代的、 倒退的,还是顺应时代发展、 跟随时代前进的? 有识之士,不言自明。麦 克 风( Microphone) 的 发 明 创造,是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一个科研成果,它同时为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创造和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音乐而言,借助于麦克风,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因其特具的拾音和扩音的物理功能而得到了极大的帮助,获益难计。 当今的时代,十几万人出席的大型演唱会得以有良好的听觉效果; 人们在家里头坐在沙发上,通过CD 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听到贝多芬、 莫扎特和柴可夫斯基;通过DVD 就能在自家的大电视屏幕上听到卡拉斯精彩绝伦的咏叹调,看到她动情的歌剧表演; 而通过家用电脑,彭丽媛、 阎维文、宋祖英亲切的歌声可以“ 点击”而至,不仅供人们尽情欣赏,还可以成为声乐学生的“ 范唱教材”……这一切,都是一句话——因为有了麦克风。

麦克风的发明、 改进和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音乐、声乐艺术来说也是如此。 麦克风不仅使音乐演奏、 声乐演唱的音响成果( 通过拾音和录制) 得以保存,通过扩音得以传之更远,它还可以使演奏家和歌唱家的声音效果更上一层楼,艺术更臻于完美。 要达到此一境界,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会科学地、 艺术地使用麦克风。 这也说明,我们提出给专业艺术院校的声乐学生补上这一课,是合乎时代精神、 顺乎时代发展的。

为什么要教会学生“ 科学地”“ 艺术地” “ 合理地” 使用麦克风呢? 要知道,错误地使用麦克风,是不仅不可能有益于艺术,反而会破坏艺术的。 这就是我们的一些本来唱得很好、 功夫远远高于民间的非专业人士之上,但在唱卡拉OK 时败北于后者的原因。 由于不会使用麦克风,不解其性能,不能让其美化自己的声音,反而让它丑化了自己本来不错的嗓子。 这也向我们提出了对学生补上这一课的必要性。

二、 补上麦克风课的基本标准和基本目的

补上麦克风课的基本标准大约有三个词: 科学、 艺术、 合理。

所谓“ 科学地” 使用麦克风,就是要教会我们的学生首先要懂得麦克风基本的物理原理,弄清麦克风产品的物理特性,弄懂其基本的使用方法。 麦克风属于物理学的声学,歌唱属于艺术学的声乐学。 声学、 声乐学,之间只多一字,性质却相差十万八千里。然而,欲求歌声传之久远,你就得将声乐学和声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这是“ 时代的要求”。 至少,一个歌者,你需要知道你现在拿的是动圈话筒还是电容话筒、 有线话筒还是无线话筒、 它的频率特性、 范围、 灵敏度、 话筒指向和大致的拾音范围,和一些使用操作的最基本方法等等。 一句话,我们的学生需要而且必须与时俱进,相信科学,学习科学,利用科学,将声学的物理原理用来为自己的声乐学、 声乐演唱服务。

所谓“ 艺术地” 使用麦克风,就是在掌握麦克风声学、 能够科学地使用它的前提条件下,让自己的肉声通过麦克风传送出去后不至于出现令人难以接受的变形,相反,要让麦克风传送出去的那个声音既是你的声音,又不完全是你的声音,而是被麦克风优良的物理设计,完善的特别功能美化了的声音,即以你的肉声为基础而经过物理加工后的“ 电声”,既是你的声音的科学放大,又是你的声音的艺术还原,增加了你本人肉声的达远、 表情、 传达思想的功能,具备艺术效果,同时又扩大了艺术效果。 真正要达到这个目的,绝对是需要经过一定课时的学习、 训练才能获得的。一蹴而就、 不学自会的想法,既不科学,又不实际,形同幻想。

所谓“ 合理地” 使用麦克风,就是必须厘清“ 麦克风教学” 的作用和目的,在教学中不能形成对麦克风的依赖,平时练声、 演唱、 教学、 考试等传统的学科环节,都要严格按照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 被多年、 多人的经验证明了的方法进行。 让学生们学会科学、 艺术地使用麦克风,目的在于,当他们处于以下情况下时能够达到尽可能好的艺术效果:

1.声乐作品的录制; 2.商业性质的演出; 3.不得不在缺乏声学设计的场合演唱; 4.大型场合( 广场、 体育馆、 体育场) 演唱; 5.为了考查学生掌握麦克风使用水平而举行的实验性演出。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可以考虑使用麦克风,这里不一一指出,主要就是这些。 我们的学生平时的练习要求在起居室内肉声演唱,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耳朵倾听自己的声音,在不要任何辅助条件的环境中练习和掌握演唱的“ 硬功夫”,这是专业声乐教学的一条不变的原则,“ 麦克风教学” 只是一个小小的补充。 其基本目的在于让学生离开学校、 走向社会、投身演艺时能够有充分的适应和基本的训练,使他们不至于在挑战生活、 解决生存的第一步( 或曰起跑线) 就被一些没有唱功专业训练的人淘汰出局。

为此,我们补上麦克风课的教学,还有必要请一些资深的、耳朵特别灵、 艺术感觉特别好的录音师、 调音师为他们进行一些专题讲座。 我们的学生在懂得了拾音、 录音、 调音等基本知识以后,才能更便捷地利用科学为自己的演艺服务。 比如,为什么在当年中央电视台规模宏伟、 阵容强大的“ 青歌赛” 评委中常常可以见到“ 李小沛” 这个名字呢?因为他就是一名著名的录音师,职称是国家一级录音师,职务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总录音师。 录音音乐专辑作品有《 梦界》 《 天与地·腾格尔》 等。

三、 “ 肉声” 与“ 电声” 各有所长

不错,我们的教学大纲上没有“ 麦克风教学” 这一课。 之所以迟迟不能写上教学大纲,或者说它不能“ 正大光明” 地进入我们的教学大纲,不能不说与“ 麦克风歧视” 有关系。 本文虽然没有篇幅在艺术观念上做文章,但不能不对“ 肉声崇拜” 与“ 电声歧视” 作一辩说。 客观地讲,肉声与电声各有所长,二者不可偏废,正确的态度是区分场合,让这两种“ 声” 各擅其长。

大学应当是各种思想自由生长的园地和最少保守和偏见的地方,可以让各种试验有理由、 有条件充分进行的场所。 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当年在北京大学时就主张“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年轻人常常指责老一辈人僵化和保守,而他们自己的保守和僵化却并不自知。 自知为“ 明”,不自知为“ 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还没有弄清“ 我是谁”、 “ 将向何处去” 等等哲学问题。 在一些艺术问题上,恰恰是老一辈艺术家常常表现出先锋姿态、 宽容气度,比如王昆。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国内最知名艺术团体之一的东方歌舞团的领导人,王昆就非常重视对“ 电声”的利用。 为了培养新生代的歌手,王昆每场演出之前,都要到剧场的各个角落试听麦克风传出的声音,若有不妥,便让歌手们试唱,指挥着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调试。王昆的目的当然是要让青年歌手们的演唱通过麦克风的扩送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让青年歌手们在听众心中迅速扎根,成长起来。后 来,这 些“ 青 年 歌 手” 成 了“ 歌唱家”,他们深情地回忆“ 王昆与麦克风” 的故事,有的甚至还会热泪盈眶。

“ 电声” 可以让歌唱家荡气回肠、 声情并茂的演唱产生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 这中间,麦克风功不可没,尤其是剧院舞台和大型场馆演出的时候。 2010 年《 悲惨世界》 25 周年演唱会、 《 歌剧院魅影》 25 周年纪念演出版,可谓当代世界近些年来除奥运会开幕式以外最浩大、 最艺术、 最商业也最成功的演艺工程。 数万甚至十数万观众参与,舞台搭建也特别宏大,但如果离开了麦克风,其震撼效果便无从谈起。 音乐会、音乐剧、 歌剧的演出当然是声色并茂、 视听结合最好,但与“ 色视” 相比,“ 声听” 是最主要的,不可或缺的。 这也足以证明麦克风的不可或缺。 在成都骄子剧场演出的歌剧音乐会《 野火春风斗古城》 ( 解放军总政歌剧团) 与前二例相比可谓“ 小型”,也使用了麦克风。 歌唱家黄华丽演唱的《 娘在那片云彩里》 在听众心中造成的巨大震撼,也包括了麦克风的功劳。

有听众不无尖刻地指出,艺术院校中的“ 肉声崇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些艺人高度自恋的表现,他们崇拜的其实不是肉声,而是他们自己。 可以说,所有的大歌唱家包括世界“ 三高”和华人“ 三高”,或者最近央视音乐频道推出的中国男女“ 十大”,在演出中无不是经常使用麦克风( 特殊情况除外) 。 即便是某些院校中的肉声崇拜者,他们也是经常使用麦克风。 但在诸多场合,他们又要喋喋不休地鼓吹本人肉声的“ 穿透力” 和“ 达远” 功能。要知道,过去所谓“ 达远” ,所谓“ 穿透” 是针对当时的剧场特定大小而言的,那个时期哪里有什么数万或十数万人的音乐会呢? 古希腊时期的戏剧演出曾经规模宏大,但多以“ 合唱队” 来解决听觉效果,且它的演出场地十分特殊。 最可笑的是某些人鼓吹自己音量的“ 达远” 功能,其语调跟卖江湖膏药的人差不多了。 也有传媒报道某名人以肉嗓战胜麦克风云云。 这其中不是歌唱者自己在作秀,就是媒体在作秀。 麦克风早发明三百年,也许就没有Bel canto 这一说了。 当然,历史不可假设,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自麦克风发明以来,世界顶级的Bel canto 也不曾脱离过它。

声乐是艺术创造而不是体力竞争。 艺术的创造与体育的竞技完全不同,是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我们决不能将二者混淆起来,以至于让我们头脑发热、发昏,说出梦呓般的话语,还自以为自己勇气可嘉,精神可敬,仿佛自己是正在冲击声乐艺术的“ 奥运冠军”。

四、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 声乐” 与“ 声学”

音乐包括声乐( 除开奴隶们自发的歌唱) 最初只是贵族老爷太太贵妇人们的掌中玩物,是他们沙龙或客厅中的装饰。 一句话,是极其小众的。 后来,农奴中的音乐爱好者或者音乐天才们也有音乐活动,比如沙俄时代就有农奴合唱团等,农奴音乐家还直接哺育了俄国民族音乐的代表者——格林卡。 但总的说来,过去时代的音乐活动与现在相比,都只能是小众的,不可能是大众的。 小众传播与大众传播有霄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的歌声只是小众中传播好,还是在大众中传播更好? 我想,除了极少数的歌者可能( 而且是违心地) 选择前者而外,绝大多数歌者都将选择后者,认为自己的歌声在大众中传播更好,让尽可能多的听众听到、 欣赏、 传唱更好。 我们可以借用一句话来表达,选择前者即小众是“ 自绝于人民”; 而选择大众是明智的,但选择大众则离不开麦克风,或曰“ 选择大众就是选择麦克风”。

“ 传播学” 肇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而“ 大众传播学”的兴起是二次大战以后的事情,这门堪称当今“ 显学” 的学科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得以发展、 成熟。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大众传播学在多所大学的讲坛上讲授,影响渐浓。 传播学将人类的传播行为分为“ 人内传播” “ 人际传播” “ 群 体 传 播” “ 组 织 传 播”“ 大众传播” “ 跨国传播” 等六种类型。 对声乐而言,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 “ 人内传播” 即自己唱给自己听; “ 人际传播” 即自己唱给恋人听; “ 群体传播” 即唱给小圈子里的人听; “ 组织传播” 即单位组织唱给单位内外的人听; 以上这些类型的声乐传播都可以说是小众范围内的传播。而只有“ 大众传播” 即唱给很多人听,才可以产生声乐的广泛影响。 也只有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才可能“ 跨国传播” 即唱给全世界听——用今天的话来表达就是让中国声乐、 中国唱法正儿八经地“ 走出国门”。

根据传播学的理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才可以称之为“ 大众传播”。 第一,大众传播是公开的,受众很广,不因人际交往范围而局限; 第二,大众传播是利用科技发送手段进行,这些科技手段当然包括了麦克风; 第三,大众传播是间接的,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有着时间、 空间的距离,这一点很严格,限定了歌唱者必须是通过广播、 电视、 电影、 CD、 VCD、 DVD、 MP3、 MP4等媒介送出自己的歌声; 第四,大众传播是单向的,以声乐为例,歌者就是歌者,听众就是听众,二者之间不发生角色互换; 第五,大众传播是面向分散的、 无阶层和群组之分的群体,他们是匿名、 匿形的。 就声乐而言,个人意见是,舞台演出特别是广场、 体育运动场馆等大型演出,虽然对观众是“ 直接传播”,歌者与听众有着某种直接的交流,但毕竟还是有着一定空间距离的,而且最主要的是这种演出必须靠麦克风等科技发送手段进行帮助,故此我认为,大型的声乐演唱还是可以列入“ 大众传播”的范畴。 正如新媒体形态——国际互联网等的出现,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互动性是网络媒体最显著的特征,成 为“ 跨国传播”的新好形式,但它也具备“ 大众传播” 的诸多特点。

可以概言之,声乐艺术欲求传播大众,就得借助“ 大众传播”这种方式。 因而“ 声乐” 艺术也就与“ 声学” 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声乐艺术借声学技术和电子技术、 数字技术等从小众传播走向了大众传播; 麦克风、 录音技术及声音( 器乐和声乐) 的数字化,使音乐插上翅膀,飞向千家万户,飞进亿万人的耳朵和心灵。作为当代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更应当借助于声学科学,让自己的声乐艺术在大众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得到大众的认可。 那么,我们就从学会科学、 艺术、 合理地使用麦克风开始这一征程。

猜你喜欢

电声麦克风声乐
GRAS发布新12Bx系列、支持TEDS的测量麦克风电源模块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麦克风的艺术
讯飞输入法也能离线语音输入
移动式电声音乐调控箱的设计与制作
DAM中波发射机电声指标频率特性初探
ATS-1型音频分析仪测试调幅广播发射机三大电声指标
麦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