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A在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中的应用价值

2019-03-02王飞波翟健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主动脉螺旋血肿

李 丽,沈 宁,王飞波,翟健坤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东莞 523900)

在临床上主动脉壁内血肿其实就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属于潜在致命性疾病,续重主要是在血管中膜、外膜间,血肿和主动脉管腔之间不存有交通,约13%~29%的主动脉内血肿发展成典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可经过内科治疗好转。因为IMH和急性主动脉夹层比较相似,临床对两种病变处理方式存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及早进行治疗,以便于改善患者预后[1-2]。本文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30例纳入研究之内,探究多层螺旋CTA应用在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中所取得的诊断效果,研究如下文详述:

1 研究资料

1.1 患者资料

本次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选取3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纳入研究之内(项目编号201610515000373),男女之比为23:7,年龄48岁~77岁,平均年龄为(61.34±2.09)岁,在临床之中患者突发胸背腹部剧烈疼痛,并且伴有胸闷不适感,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1.2 方法

患者在接受CT检查的时候,患者需取仰卧位,应用西门子16排CT扫描,扫描范围主要是从主动脉弓上3厘米至耻骨联合水平。层厚均5mm,电流和电压分别为12KV、120mA,探测器16层×0.75mm,患者先接受平扫,经过高压注射器进行100毫升周静脉注射对比剂注入,每秒钟注射速率保持在3.0~3.5毫升,阈值100HU,触发或延迟20秒之后进行连续扫描,扫描时间在24~27秒。应用减薄0.75mm轴位图像进行处理,主要进行MIP(最大密度投射)、CTVE(血管内镜)、mPR(多平面重建)、VR(容积重组),应用多角度旋转和切割将病变显示,主要是由两名医师对图像展开分析。

1.3 统计学研究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3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之中,穿透性溃疡、合并胸腔积液均为9例,内膜渗漏共7例,3例肾动脉狭窄,2例患者右侧髂总动脉狭窄。其中12例患者经过内科保守治疗之后,均有所好转。IMH壁内钙化内移占70.0%,和无壁内钙化内移之间存有明显的差异,见表。

表 30例患者CT扫描结果分析

3 讨论

主动脉壁内血肿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属于严重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和危险性较高,若患者被误诊则会耽误其病情[3]。CT被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疾病诊断之中,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对微小病灶进行有效检测[4]。多层螺旋CT可清晰的将病变大小、形态、密度和周围各种组织结构,患者在一次屏气的状态之下,可以完成全腹部检查,这样可减少因为呼吸、运动出现伪影。多层螺旋CTA可经重建而得到三维图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选择观察,这样可明确的了解血管病变的精准类型、累及范围[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3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之中,4例为A型,26例为B型。21例主动脉呈现出新月形增厚,9例患者呈环形增厚,增强之后并未出现强化。其中穿透性溃疡、合并胸腔积液均为9例,内膜渗漏共7例,3例肾动脉狭窄,2例患者右侧髂总动脉狭窄。多层螺旋CTA扫描应用在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之中,可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CT可对血肿部位、范围、大小进行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概而言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可清晰的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部位、厚度、范围以及发生并发症与否,有利于医师根据实际状况制定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主动脉螺旋血肿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旋风“螺旋丸”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