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胸片诊断价值

2019-03-02赵雪峰施树伟汪国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胸片三维重建肋骨

赵雪峰,施树伟,汪国宴

(武警云南总队保山医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胸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肋骨,当胸部受到损伤后,极易发生肋骨骨折,且多是外来暴力以及间接暴力导致,病患多伴有疼痛、咳嗽等症状,随着近年来我国交通业、建筑行业等的不断发展,发生肋骨骨折的几率也不断上升[1]。因此,进行及时且准确的诊断,能够帮助尽快的实施科学的治疗,帮助确保生命健康[2]。针对于此,本文就我院肋骨骨折患者开展研究,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DR胸片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130例确诊的肋骨骨折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DR胸片两种方式诊断。其中男性89例(68.46%)、女性41例(31.54%),年龄最小30岁,年龄最大60岁,中位年龄46.85岁。受伤原因:暴力因素30例(23.08%)、车祸55例(42.31%)、砸伤16例(12.31%)、坠落24例(18.46%),其他5例(3.85%)。其在入院的时候均伴有呼吸困难、肋骨压痛等症状。均由其本人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选择研究对象接受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DR胸片两种方式诊断。

(1)DR胸片(Idc):将工作电压以及工作电流分别设置为66kV、1.74mAs,投照选择胸部站立后前位及斜位检查,根据病情选择卧位前后位检查,并对疼痛位置做标记,然后切线位投照位检查。

(2) 多 层 螺 旋 CT三 维 重 建(Philips MX4000CT):将电流、电压、扫描层厚、速度以及时间分别设置为220mAs、120kV、2mm、0.8s/圈、10~12s,病患保持仰卧位,将双手向上举,并将头部抱住,扫描范围:头部-肚脐部位;完成扫描之后进行容积再现、曲面重建,重建层厚以及间隔分别为0.6mm、1mm。

由两名工作年限不短于5年的医师进行阅片。

1.3 评判指标

对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DR胸片的诊断情况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

2 结果

所选择的130例患者均确诊为肋骨骨折(共185处),单发性肋骨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例数分别为98例(75.38%,98处)、32例(24.62%,87处)。DR胸片诊断准确率为79.23%,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准确率为94.62%,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 诊断肋骨骨折情况对比分析[n(%)]

3 讨论

对于肋骨骨折病患,其常见的诊断方式是DR胸片检查,同X线方式进行对比,其对病患机体所带来的辐射较小,而且操作较为简便,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完成检查;除此之外,能够对图片的对比度进行调整,从而帮助获得更加清晰的效果[3]。但是由于机体胸廓骨径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厚度,在进行平面拍摄的时候无法有效的且全面的将肋骨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展现,也很容易出现重影等不良现象,加之还会受到自然光、曝光度等的影响,因此会增加误诊以及漏诊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方式在对病患进行检查的时候,具有多角度以及立体显示等优势,因此能够对肋骨的整个解剖结构进行理想的显示(包括骨骼组织、微软组织等)。除此之外,多封螺旋CT的扫描速度较快,而且密度效果理想,不会受到肺部呼吸的干扰,因此不会产生较大的伪影,有利于确保结果准确;且患者能够保持仰卧位接受诊断,也增加了身心舒适感;其分辨率高达毫米或者亚毫米,所以对于细微骨折的诊断结果也较为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所选择的130例患者均确诊为肋骨骨折(共185处),单发性肋骨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例数分别为98例(75.38%,98处)、32例(24.62%,87处)。DR胸片诊断准确率为79.23%,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准确率为94.62%,对比差异显著(P<0.05),也说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方式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在临床中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方式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应当推广。

猜你喜欢

胸片三维重建肋骨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数字化X线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图像后处理参数的优化与评价
一根肋骨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迷人肋骨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