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2019-03-02秦绪开辛本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髂内敏感性螺旋

秦绪开,辛本洁,丁 波

(1 照市岚山区人民医院巨峰分院 山东 日照 276812)(2 日照市岚山区黄墩中心卫生院 山东 日照 276814)(3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中心卫生院 山东 日照 276805)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会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存几率,因此及早对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诊断十分有必要[1],可以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几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60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此次实验的研究,其中腺患者15例,鳞癌患者29例,小细胞癌患者16例;患者最小年龄为33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为(43.34±3.79)岁。使用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宫颈癌髂外、髂内和腹总动脉旁的淋巴结转移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伴随一定程度的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分泌等症状,患者及其家属均配合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及对检查存在排斥现象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使用16排螺旋CT进行诊断,患者扫描前接受呼吸训练,扫描期间患者要屏住呼吸以取得更好的扫描效果,扫描前患者服用泛影葡胺使膀胱充盈,从膈肌部位开始扫描至耻骨部位,扫描参数设置为50毫安、120千伏,512乘以512的矩阵,层厚和层间距设置为2毫米。

1.4 观察指标

将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

多层螺旋CT诊断的宫颈癌髂外、髂内、髂总和腹总动脉旁的淋巴结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见下表所示。

表 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恶性疾病,主要集中病发于中老年女性[2],临床诊断主要通过患者自述、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检查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排查诊断[3],其中影像检查包括CT和MRI检查。使用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诊断能够看到淋巴结转移的具体情况,同时还能对淋巴结的体积、数量和密集度进行观察。研究表明[4],宫颈增大的程度超过3.5厘米即可进行宫颈癌的诊断,但是在临床上,宫颈增大的大小与怀孕次数、年龄等因素都存在联系,因此单纯宫颈增大的程度不能作为诊断宫颈癌的标准。而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患者早期有较大的优势,若CT图像显宫颈边部清晰、光滑就预示宫颈癌尚未转移,多层螺旋CT能够获取薄层轴位、冠状和矢状的具体情况,显示宫颈和阴道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患者淋巴结大小与转移的几率呈正向变化。结合研究结果显示:在本次研究干预之后,将多层螺旋CT诊断的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其中多层螺旋CT诊断的宫颈癌髂外、髂内、髂总和腹总动脉旁的淋巴结转移敏感性分别为91.77%、86.67%、87.75%和91.15%;特异性分别为72.15%、66.56%、67.93%和71.43%。诊断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张勇[5]文献研究结果基本相似。说明: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效果较为理想,达到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效果显著,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由此可知,多层螺旋CT诊断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髂内敏感性螺旋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供血评估及保留策略
自制髂动脉分支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内动脉1例*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疏与堵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