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隙性导尿术临床护理

2019-02-28邢鸿茹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期

邢鸿茹

摘 要:目的:探讨间隙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3例NB患者,对其应用间歇性导尿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3例NB患者应用6~10周的间歇性导尿术后,其中1例完全自控,最终形成反射性膀胱,且残余尿量<100ml,结束导尿;1例部分自控,采取辅助措施可自行排尿;1例排尿困难无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或继发肾损伤。结论:间歇性导尿术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困难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间歇性导尿术;残余尿量;排尿功能障碍

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伤病变后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NB的发生常常是由于药物、外伤、手术以及神经疾病等多种原因造成,患者会出现排尿功能障碍,最终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1]。近年来,间歇性导尿术被逐渐应用于该类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3例NB患者,对其应用间歇性导尿术,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3例NB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22~76岁,平均52.6岁;病程1~8个月,平均2.7个月。其中脑卒中2例;帕金森症1例;。拔除留置尿管后,部分患者能够自主排尿但膀胱残余尿量>100ml,部分患者完全不能自主排尿。

1.2 方法

1.2.1常规准备

入院后评估患者排尿功能及每日液体出入量(如心肾功能、出汗量等),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饮水计划。一般来说,患者饮水量维持1.5~2.0L/d,平均125~150ml/h。避免短期大量饮水,不进食利尿食物或饮品,以及刺激性饮料。饮水包括:水、汤、饮品以及高水分的水果、粥等。要求患者每日20:00后严禁饮水,以便夜间残余尿过多,增加膀胱压力。对患者留置尿管进行夹闭,每4小时开放一次,每次放尿不超过500 ml,待患者产生尿意后拔除尿管[2]。

1.2.2导尿护理

导尿时机:根据患者残余尿量情况每日导尿4~5次,间隔3~5h。本组患者治疗前5d每日分别于晨起8:00、上午11:00、午后15:00、傍晚18:00以及睡前21:00进行导尿,每次到尿量不超过500ml,夜间不进行导尿。根据膀胱容量测定仪测定患者膀胱残余尿量,适当调整导尿频次:>200ml,4次/d;150~200ml,3次/d;100~150ml,2次/d;80~100ml,1次/d;<80ml,停止导尿。护士每日记录患者的导尿时间、频次、每次导尿量、自排及残余尿量等信息。

导尿方法:患者导尿前,可自行轻压膀胱,诱导反射性排尿。导尿时,于私密病房,患者取平躺仰卧体位,对会阴及尿道口进行常规消毒,并用润滑剂将导尿管(男性:12号单腔导尿管;女性:硅胶吸痰管)前2/3润滑。之后置入尿管,注意操作应缓慢轻柔。男性患者提起外生殖器,使之与腹壁呈60°,将导尿管前段插入约20cm,如出现排尿则再插入约2cm;女性患者插入约5cm,如有排尿则再插入约2cm。排尿時始终保持导管开口朝下。导尿结束后,用手轻压膀胱区域,尽量使膀胱排空,之后缓慢拔除尿管,即完成一次导尿。

2.结果

本组3例NB患者应用6~10周的间歇性导尿术后,其中2例完全自控,最终形成反射性膀胱,且残余尿量<100ml,结束导尿;1例部分自控,采取辅助措施可自行排尿;1例排尿困难无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或继发肾损伤。

参考文献:

[1]张宁,乔海红.间歇导尿术在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J]. 延安大学学报,2009,07(04):133-134.

[2]曲晓怡,孙秀江,高辉.间歇性导尿在截瘫患者康复中的体会[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21(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