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2019-02-28张君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期
关键词:财税政策乡村振兴战略

张君

摘 要:十九大将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 我国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种种困境, 集中体现为文化生产力困境、文化体制困境、意识形态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 须优化农村文化生产力各要素, 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 培育农村文化主体的文化意识。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探讨了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据, 结合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现状, 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文化产业;财税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这是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安排, 也指明了未来我国文化发展和建设的方向和路径。21世纪以来, 我国农业农村的建设路径在不断优化,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 只有基于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 以振兴乡村文化为出发点, 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使农民的思想觉悟和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整体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使乡风更加文明、居住环境更加宜居、农村产业升级更为有序, 才能促使农民生活稳定、富裕的目标得以实现, 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更好、更快、更加有效地发展。本研究阐述了当前主要的乡村文化产业类型, 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予以了分析, 并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思路, 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分析研究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及其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对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 促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 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应当从管理方式的创新入手,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从而使广大农民受益。公共财政建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因此界定社会公共需要范围是明确财政责任的逻辑起点。具体到农村文化领域, 研究其中的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履行好自身职责的首要问题。相对于城市, 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文化建设现状等因素, 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公共需要有其特殊性。满足农村文化建设中涉及文化选择导向上的社会公共需要任务更加艰巨。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 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807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0785亿元, 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3.48%上升到2016年的4.14%。2012~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文化产业整体保持快速发展。

(二) 文化机构及从业人员数量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的文化单位机构数量从2012年的29.61万个增加到2016年的31.06万个,2015年文化单位机构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大, 比2014年增加了1.17万个。虽然2012~2014年文化单位机构数量持续减少,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文化机构数量是增加的。相关从业人员数量从2012年的209.81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234.81万人, 相较于2013年, 2014年相关从业人员减少了11.47万人。除此之外, 2012~2016年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 四年时间增加了25万人。

(三) 区域差距较大

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初期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为区域性的不平衡, 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文化产业发展失衡。首先是城市之间的差距。其次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品的供给远远落后于城市, 而且农村地区的传统思想比较浓厚, 极易产生落后腐朽的文化, 对于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 产业秩序较为混乱

文化产业秩序的混乱体现在对待文化产业的态度上, 对于某些人来说, 他们将文化产业定义为纯粹的商业性质, 只看到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文化的精神意义。在这种以利为上的观念下, 文化产业的非法运营现象泛滥, 版权受侵等情况时有发生, 盗版行为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秩序, 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改善研究

(一) 优化农村文化生产力各要素

文化人才是基础, 文化队伍是保障。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 加强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就要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首先, 要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民不仅是文化产品的受用者, 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其次, 完善文化人才制度。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本土农民的广泛参与, 还需引进一批文化专业人才, 为本土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目前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改善文化建设基础条件, 提高文化人才的待遇, 建立良好的文化人才管理和激励制度, 达到吸引文化人才, 最终留住人才的目的。最后, 改善农村生存发展条件。改善农村的生存发展条件是防止人才流失的硬保障, 通过发展农村经济, 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提高农民的收入, 增加发展机会是防止人才外流的根本途径。

(二) 平衡地区财政资金投入, 促进协调发展

目前, 我国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财政资金投入远低于东部地区, 农村地区低于城市地区, 长此以往不利于文化产业的整体协调发展。为此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区域之间的财政资金投入比重, 对于文化产业相对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应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 而对于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来说, 政府要依旧对文化产业相对落后的个别地区加大资金支持。另外, 還要加大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产品供给, 促进文化产业的平衡协调发展。

(三) 合理分配财政资金, 提高使用效率

合理分配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财政资金, 对于公益性文化产业来说, 政府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形势,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加大公益性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 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要适当放宽管制, 扮演辅助和调节的作用,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促进文化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 加强政策衔接, 提高税收优惠覆盖面

提高税收政策的配套性, 加强税收政策之间的衔接, 做好临时性政策与长期支持政策的过渡, 保证税种政策在调整时期不会出现空白, 协调税收政策之间的关系。另外, 要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合理提高税收优惠的覆盖范围, 不断满足某些文化产业对于税收优惠的要求, 激发文化产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五) 完善相关法律, 实行差别税率

要在现有税法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健全税收法律, 提高税法的立法层次, 使税收政策更加连贯完整。由于文化产业中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差别, 所以要根据文化产业的不同特性, 对不同的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实行差别税率, 不断细化税收政策, 对于更具公益性的文化产业要予以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面对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差异, 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可以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并且要加强监管力度, 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樱:《对我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思考》, 载于《价值工程》2015年第22期。

[2]曹芳:《我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探析》, 西南财经大学, 2014年。

猜你喜欢

财税政策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和建议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与建议
东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