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言笔下的审美表现

2019-02-28何星亮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期
关键词:作品莫言

何星亮

摘 要:每一个成功的作家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美学原则与审美追求。作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莫言尤其如此。在他放荡不羁的文字中,我们总能窥见一些丑到极致的美和一些美到极致的丑。在这份美与丑之间,莫言将自己对人生、人性的看法表达地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关键词:莫言;作品;审美表现;

一、以丑为美

在初期作品中,莫言作品(如《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对丑的表现仍然处在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状态,等到《红蝗》、《酩酊国》、以及《丰乳肥臀》等作品中,莫言对丑的表现可谓“歇斯底里”。那么,作者是如何凭借这份触目惊心的“丑”赢得他人的關注与肯定呢?

莫言作品中的丑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伦理道德上的丑恶”和“审美外观上的不和谐”。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莫言小说中看到那些形形色色的“丑”。虽然这些“丑”有写实的,有恐怖的,有滑稽的……然而,无论是哪种丑,都是对生活以及作者情感状态的一种畸形体现。

众所周知,在作品中,莫言经常对丑进行十分细致地描摹。而这种细致描摹造就的直接影响就是给读者的感官体验带来极大的挑战,使之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恐怖、恶心、血腥或者肮脏的感觉。比如,莫言在《红高粱》中对罗汉之死的血腥场面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摹:

孙五的刀子在大爷的耳朵上像锯木头一样锯着……孙五弯下腰,把罗汉大爷的男性器官一刀旋下来……孙五操着刀,从罗汉大爷头顶上外翻着的伤口剥起……罗汉大爷的头皮褪下。露出了青紫的眼珠。露出了一棱棱的肉……罗汉大爷被剥成一个“肉核”后,肚子里的肠子蠢蠢欲动,一群群葱绿的苍蝇漫天飞舞。

——《红高粱》

在这段描述中,虽然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得到了讴歌,但是,整个血腥场面的描述都显示出一种恐怖、血腥的“丑”来。可见,作者在描述“丑”时也将美所能够带来的感官刺激悉数赋予到丑的描述之中。其实,诸如此类的例子在莫言的作品中比比皆是,比如,剥猫皮、剥狗皮、吃人眼珠儿以及对屎、粪、尿以及经血等“污秽之物”的美化……然而,正是在这肮脏、血腥和污秽的“丑”中,作者“以丑为美”的审美观念得到了极为有力的凸显。

二、化美为丑

通过前几部作品以丑为美的实践,莫言似乎已经深溺于“丑”中而无法自拔,因此,他在此后的作品中不仅以丑为美,甚至还化美为丑,不遗余力地将一些美丽的东西在文章中丑化,让人不忍卒读。比如,最让人魂萦梦绕的家乡和最令人憧憬的爱情在莫言的作品中都成为了一种丑的存在。

我像思念板石道上的马蹄声一样思念粗大滑畅的肛门,像思念无臭的大便一样思念我可爱的故乡。

我们的大便像贴着商标的香蕉一样,美丽为什么不能歌颂,我们大便时往往想到爱情的最高形式。

树下响着一片接吻的声音,极像一群鸭,在污水中寻找螺蜘和蛆洲。

——《红蝗》

构成狂热爱情的第一要素是锥心的痛苦,被刺穿的心脏浙浙沥沥地滴嗒着松胶般的液体,因爱情痛苦而付出的鲜血从胃里流出来,流经小肠、大肠,变成柏油般的大便排出体外。

爱情的过程是把鲜血变成柏油大便的过程。

——《高梁殡》

在这几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将故乡、爱情等一系列具有美好意味的东西统统比喻成了大便。可见,在莫言眼里,无论是故乡、还是爱情,都无法避免地与“大便”产生了某种极为深厚的渊源。这种有悖伦常的化美为丑虽然新颖、独特,但是往往在感官上与心理体验上带给读者极大的不适感。

三、丑人美兽

美化兽类丑化人类是莫言小说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野种》中,莫言将驴写成“东方传统小美人”;在《复仇》中,莫言将猪写成了漂亮美丽的猪小姐;在《狗道》中,莫言将狗写成了抗日英雄;在《红蝗》中,莫言将猫头鹰写成了博士……

在美化兽类、毫不吝啬地给予兽类赞赏的同时,莫言也在极尽所能、毫不留情地丑化着人类。比如:

人,不要妄自尊大,以万物的灵长自居,人跟狗跟猫跟粪缸里的蛆虫跟墙缝里的臭虫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最根本的标志是:人类虚伪!

人类是丑恶无比的东西。

——《红蝗》

或许正是因此,莫言才在作品中对人的丑从外形、行为以及语言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细致地摹写。首先,描写人的外貌之丑。比如,在《欢乐》中,“(嫂子的脸)肥胖得像丰富的臀部”;在《红蝗》中,“(女人)嘴唇搐动着,确实像一个即将排泄稀薄大便的肛门”;在《欢乐》中,章老师以“精瘦如豺”、“弓腰驼背”的形象出现。其次,描写人的行为之丑。在莫言的小说中,随时随地大小便;人兽交配、乱伦以及奸淫掳掠等都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比如,在《酩酊国》中,女婿和丈母娘淫乱;在《丰乳肥臀》中,上官金童奸淫女尸;在《金发婴儿》中,孙天球将婴儿活活扼死……此外,在莫言的作品中,脏话、浑话以及调情的话都司空见惯的。虽然这些“丑言”在很大程度上给人的身心带来一种强大的不适感,但是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却在这些语言的影响下变得更加生动、立体而形象。

由此可见,在莫言的审美世界里,这些“丑”比美更具有表现力,也更有冲击力。在莫言娓娓道来的文字中,唯有那些“丑”才能在赋予文字极强大表现力的同时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唯有丑才是值得耗尽笔墨来赞颂与讴歌的。在如此审美观影响下,丑在莫言作品中得到了肆无忌惮地发挥。

众所周知,有关“美”的话题历来是被赞美的,然而,有着强烈反叛意识的莫言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世间一切“丑”的东西不惜笔墨地大肆宣扬。于是,在莫言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血腥、性以及秽物等肮脏、丑恶等的狂欢。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这一场接一场狂欢都在不断逼近人所能够承受的底限。而这,恰恰正是“莫式审美”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展现手法。

参考文献:

[1]李晓燕. 莫言小说人物原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夏菁. 莫言小说中的怪诞美[D].西南民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作品莫言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莫言:虚伪的文学
莫言坦承自己当下的写作状态
莫言看电影《归来》泪流满面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