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黑臭水现状和治理技术

2019-02-28郑梦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期
关键词:黑臭水体污水治理

郑梦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我国相继提出了有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环境质量与环境治理的相关要求和政策。本文具体阐述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现状,阐述城市黑臭水体各项治理的技术的情况,希望能为有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提供有效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污水治理;黑臭水体 溶氧量;系统治理

1.黑臭水体的特征和污染现状

城市黑臭水体是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水体有机污染较严重,富营养化较为明显;

(2)颜色呈黑色或泛黑色;

(3)散发刺激的气味;

(4)水体中DO较低,透明度较差,氨氮较高[1]

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环境保护部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进行了排查。两部门公布的排查结果数据显示,截止至2016年2月16日,在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77座城市没有发现黑臭水体。在其余218座城市中,共排查出黑臭水体1861个。其中,河流1595条,占85.7%;湖、塘266个,占14.3%。地域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南方地区有1197个,占64.3%;北方地区有664 个,占35.7%。60%的黑臭水体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广东黑臭水体数量最多,以242个居首,安徽、山东以217个、159个居第二、第三位[2]。

2.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

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污染物的进入

进入城市水体中的污染物可主要分为外源性污染物和内源性污染物两方面,外源性污染物主要有:

(1)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有机废弃物的丢弃入河;

(2)大气降尘引入的有机物和氮磷营养元素;

(3)降雨导致地表径流引入土地和土壤中的污染物;

(4)外部河道调水、补水所引入的污染物。

内源性的污染物主要是水体底泥的再悬浮和底泥中沉积的污染物的释放[6]。

2、水力和水循环条件的改变

水体黑臭产生的内在原因,可分为产“黑”和产“臭”。水体发黑,主要是因为水体有机物污染,导致水体中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厌氧状态,铁和硫离子的还原,导致黑色硫化铁的生成。另外溶于水的带腐殖质之类有机化合物,如腐殖酸和富里酸,也会造成水体发黑。

水体发臭,主要是因为当水体遭受严重的有机物污染时,有机物分解的后仰速率大于水体的复氧速率,有机物厌氧,会分解产生,硫化氢,氨,硫醚类化合物[3],以及乔司脒和2-甲基异崁醇等物质[4],這些物质具有臭味,所以水体会发臭。

3.城市黑臭水体的常用技术

3.1外源减排技术

外源阻断包括截污纳管和面源控制。面源污染主要发生在城市,主要来源于雨水径流中含有的污染物,其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各种城市低影响开发(如海绵城市)技术、初期雨水控制技术和生态护岸技术等。城市水体周边的垃圾等是面源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因此水体周边垃圾的清理是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9]。

3.2内源治理技术

底泥疏浚是控制内源污染的常用方法,可以相对快速的改善水质,提高水体泄洪和自净功能,有效的缓解水体的污染。但清淤过程因扰动易导致污染物大量进入水体,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

3.3水质净化技术

3.3.1物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在水环境修复中所采用的主要物理措施有引水冲刷稀释、人工曝气。引水冲刷稀释是采取引水冲污稀释污染水体,增加流域水资源量,加快污染水体流动和水体的自净功能,提高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此方法目前已在国内外水污染控制中得到广泛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6]。

人工曝气技术其宗旨是为水体供氧,使水底层溶解氧得以恢复,溶解铁、锰、硫化氢、二氧化碳、氨氮以及其他还原组分浓度大为降低,还有效限制底层水体中磷的活化和向上扩散,限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强化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3.3.2化学方法

黑臭水体的治理中最常用的化学方法即化学絮凝处理技术。该方法能去除水层污染、改善水质。虽然在大量水体被污染的严峻形势下,化学絮凝技术的快速和高效显示出其优越性,但此方法费用较高,并且添加的化学药物可能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对生态系统造成二次污染[5]。

3.4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目前构建水面水生植物净化系统、投放水生生物是最常用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构建水面水生植物净化系统的实质,便是利用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水生植物净化是利用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效应,经过水生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转化、物理吸附和沉降等作用除去水体中的氮、磷和悬浮颗粒物,并分解吸收有机物,同时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富集[7]。

4.黑臭水体治理研究展望

目前,我国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在各地政府的指导下大力开展,黑臭水体的研究和治理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对于黑臭水体的评价方法有待健全

国内评价黑臭水体方法主要是化学指标法,这种评价方法简单快速但较为单一,与国外流行的非线性回归模型评价方法结合不够,因为黑臭的形成原因复杂,评价指标的科学性、综合性与代表性有待形成统一认识。

同时,“黑”和“臭”是两个不同概念,其产生的机理不同,不宜混为一谈。

2、对水体黑臭产生的机理研究有待深入

水体黑臭产生的机理具有个性也具有共性,河道所处的位置、环境等因素不同,黑臭产生原因也可能不同,个性的原因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具体研究,不能一概而论。

3、治理技术不完善,治理方法不系统

当前,国内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技术研究还有待提升,原型观测与模型等基础研究需进一步开展。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部分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寄希望于污水截流、清淤、筑坝、护岸等措施,治理手段比较单一,消除黑臭是城市水体治理的最初目标,恢复水生态平衡和水体自净能力是水体治理的最终目标。

5.总结

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个复杂而且系统的工程,必须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每个黑臭水体需要制定单独的治理对策,因地制宜。深入对黑臭治理研究的同时,也要对管理、协调和保 障机制进行改善,如此才能保证黑臭水体的彻底改善乃至消失,还城市一个干净的水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学萌.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综合治理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6(8):85—86.

[2]李迎. 全国逾七成城市排查出黑臭水体60%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N]. 《中国建设报》. 2016-02-19

[3]李相力,张鹏程,于洪存. 沈阳市卫工河黑臭现象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03(5):27—28.

[4]Pafinet J,Rodriguez MJ,Serodes J.Influence of water quality on the presence of off-flavour compounds (Geosmin and 2-Methylisoborneol) [J].Water Research,2010(44):5847—5856.

[5] 程庆霖. 河岩. 黄民生等.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上海化工[J]. 2011,36(2):25

[6] 田伟君. 翟金波. 生物膜技术在污染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J]. 2003

[7] 魏薇. 曹文平. 生物膜技术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水体中的研究. 节水灌溉[J],2013,11:39.

猜你喜欢

黑臭水体污水治理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的探讨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其发展探究
闽南地区某城市黑臭水体监测调查与防治对策
强化混凝应用于黑臭水体预处理的研究
佛山市顺德区桂畔海河水系综合整治措施
探讨环境工程中的污水治理
PPP模式下城市污水治理的现状分析
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治理的问题与建议
世界银行天台农村及小城镇污水治理项目研究
环境工程建设中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