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滋肾平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对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症病人PSQI评分、TE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2-28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多巴失眠症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高发于老年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其发生是遗传易感性、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该疾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以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与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运动障碍疾病[1]。而近年来,经调查研究证实,大多数帕金森病病人伴有睡眠障碍、便秘等非运动症状,且尤以失眠最为明显,其不仅可严重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会对运动障碍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2-3]。因此,应高度重视失眠症的治疗。临床上针对失眠的治疗常应用镇静催眠药物,但此类药物临床疗效不佳,且具有明显的副作用。中医认为,帕金森病伴失眠症属“颤振”“不寐”等范畴,而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弥补西医的不足,使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毒副作用较少。鉴于此,我院采用多巴丝肼片联合滋肾平颤汤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症病人,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制定的有关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4],且符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5]。

1.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中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诊断标准[6],主症:震颤、肢体挛缩、颈肩僵直、行动缓慢;次症: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少寐、口干咽燥、大便艰涩、两颧潮红;舌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具备3项主症、4项次症再结合舌脉象,即可确诊为本病。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有关帕金森病伴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且符合中医有关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修订后的Hoehn-Yahr分级Ⅰ~Ⅳ级;④近1个月未服用过镇静催眠药物;⑤且病人、家属均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②对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③有精神病史;④合并其他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⑥有酗酒、药物滥用史;⑦用药依从性差;⑧无法耐受不良反应。

1.4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9月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症病人,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61~79(70.49±6.37)岁;病程2~7(4.86±1.13)年;Hoehn-Yahr分级:Ⅰ级7例,Ⅱ级15例,Ⅲ级18例,Ⅳ级8例。对照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63~78(70.52±6.43)岁;病程2~8(5.03±1.19)年;Hoehn-Yahr分级:Ⅰ级9例,Ⅱ级16例,Ⅲ级17例,Ⅳ级6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及Hoehn-Yahr分级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方法

1.5.1 基础治疗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即入院后均继续服用原抗帕金森病药物进行治疗。

1.5.2 对照组 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用法:口服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198,规格:每片0.25 g),每次0.25 g,每日3次,连续治疗3个月。

1.5.3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滋肾平颤汤治疗,滋肾平颤汤组成:熟地黄30 g,枸杞子、知母各10 g,天麻、天南星、丹参各15 g,白芍、桑寄生20 g,全蝎、蜈蚣各3 g,当归12 g。用水煎煮,取汁200 mL,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连服3个月。

1.6 观察指标

1.6.1 睡眠质量 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睡眠质量[7]。PSQI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7个因子,每个因子评分范围均为0~3分。PSQI总分即各因子相加之和,且评分越低,病人睡眠状况越好。

在前一题的影响下,学生在做左图时会进行有序思考,在追问中教师整理△的个数如右图,学生体会到△既可以是标准量,也可以是比较量,再次内化“标准量”的聚焦地位,从这“一题”演绎成“一类”题,再次突破“倍”的本质。最后,通过分类“△少于○的,△与○相同的,△大于○的”,深刻体会“△与○相同”1倍关系的特殊性;从而渗透“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6的因数是有限的、6的倍数是无限的等相关知识,以探寻概念之间关联性的思维路径。

1.6.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 分别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二分量表(UPDRSⅡ)、第三分量表(UPDRSⅢ)对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进行评价[8]。UPDRSⅡ、UPDRSⅢ评分越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越强。

1.6.3 生活质量 使用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评价两组病人生活质量[9]。PDQ-39由39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得分为0~4分。PDQ-39评分越低,病人生活质量越高。

1.6.4 不良反应 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病人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10]。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评定两组病人临床疗效[11]。痊愈:PSQI总分较治疗前减少>95%;显效:PSQI总分较治疗前减少70%~95%;有效:PSQI总分较治疗前减少30%~69%;无效:PSQI总分较治疗前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两组总有效率较,χ2=5.790,P=0.016

组别例数 睡眠质量 治疗前治疗后 入睡时间 治疗前治疗后 睡眠时间 治疗前治疗后 睡眠效率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482.26±0.711.58±0.421)2.67±0.751.38±0.361)1.96±0.641.47±0.311)1.61±0.481.04±0.271)对照组482.18±0.691.84±0.511)2.64±0.731.74±0.491)1.92±0.671.65±0.431)1.57±0.461.26±0.391)t值0.560-2.7260.199-4.1020.299-2.3530.417-3.213P0.577 0.0080.843 0.0000.766 0.0210.678 0.002组别 睡眠障碍 治疗前治疗后 催眠药物 治疗前治疗后 日间功能 治疗前治疗后 总分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1.63±0.451.06±0.251)2.14±0.531.37±0.351)2.11±0.641.25±0.381)13.86±3.928.15±2.261)对照组1.61±0.431.39±0.331)2.18±0.561.69±0.411)2.07±0.611.58±0.471)12.73±3.4610.69±3.031)t值0.223-5.522-0.359-4.1130.313-3.7831.497-4.655P0.824 0.000 0.720 0.0000.755 0.0000.138 0.000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UPDRSⅡ与UPDRSⅢ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UPDRSⅡ与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PDRSⅡ与UPDRS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组别例数 UPDRSⅡ 治疗前治疗后 UPDRSⅢ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4815.84±4.137.85±2.281)26.49±8.1717.59±4.261)对照组4815.36±3.9611.41±3.521)26.74±8.3520.85±5.111)t值0.581-5.881-0.148-3.395P0.562 0.000 0.882 0.001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PDQ-39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DQ-3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DQ-39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2.5 两组TES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治疗组TESS评分(2.89±0.73)分,对照组TESS评分(5.35±1.52)分,治疗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0.108,P=0.000)。

3 讨 论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呈逐年增高态势。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的一种常见非运动症状,有关其发生机制现阶段尚不清楚。但有研究分析认为,睡眠障碍的发生可能与中脑黑质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致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12]。在睡眠障碍中,失眠是其最为常见的病症,具体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彻夜不寐等。而长期失眠症状得不到有效改善,可严重影响病人日间活动能力,并导致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且相关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人失眠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3]。即Hoehn-Yahr分级越高,对其神经系统的影响越严重,其发生失眠的概率越高。失眠发生后,又可致病情程度加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病人的失眠症状。目前,多巴丝肼片是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常用药物,此药物属于左旋多巴的复合制剂,口服给药后,其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经多巴脱羧酶作用转化为多巴胺,从而发挥抗帕金森病的作用[14]。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失眠症状,但单用此药物疗效不甚理想,且容易引起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

中医学中无帕金森病病名,但根据该疾病症状特点,通常将其归属于“颤证”范畴,是一种以头摇动、手足颤抖且无法自控为主要特征的病症。《赤水玄珠》记载:“乃木火上盛……实为痰火,虚则肾虚”。《医宗必读》论述:“肝气不可犯,肝血自养……壮水之源,木赖以荣”。指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现代中医研究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筋失濡养或阴虚动风而致肢体震颤或拘挛[15]。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以风寒、热邪、痰湿为标。失眠在中医中归属于“不寐”范畴,是一种以心神失养而无法保持正常睡眠状态为主要特征的病症。中医学从肝肾等脏腑论述不寐病机主要为肾精衰弱致肝经血虚,使神魂无主而发病,故治宜滋补肝肾、养血柔肝[16]。

滋肾平颤汤是经临床反复实践而总结出的经验方剂,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血、生精补髓,天麻平肝潜阳、祛风通络;天南星祛风解痉;燥湿化痰,白芍养血柔肝、敛阴止痛;丹参活血调经;枸杞子补肾益精、补血安神;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知母滋阴润燥;清热泻火;全蝎、蜈蚣等虫药搜风通络;当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诸药合用,可达滋肾养肝、调和气血阴阳之功效[1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8-20],熟地黄含有的地黄多糖能使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使睡眠时间有效延长,其水提液可显著提高脑内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并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天麻的有效成分天麻素对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从而可有效对抗由自由基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同时能有效保护多巴胺神经元,进而延缓帕金森病的进程;白芍含有的芍药苷可通过作用于M胆碱受体、钙离子通道,使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有效调节,还可有效增强病人免疫功能,并改善脑供血不足以及睡眠状况;枸杞子含有的枸杞多糖可降低肝组织脂褐素的沉积量,并能够抗脂质过氧化,从而有效保护肝脏。

本研究采用滋肾平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症病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SQI各因子评分明显较低。提示采取此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病人睡眠障碍;两组UPDRSⅡ与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较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中西医治疗方法还可显著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ESS评分明显较低。提示中西医联合用药可减少单用西药所致的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老年帕金森病伴失眠症应用滋肾平颤汤与多巴丝肼片联合治疗疗效较为理想,在改善病人睡眠状况的同时,还可使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明显增强,使其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且不良反应减少。

猜你喜欢

多巴失眠症帕金森病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失眠症的发病机制与中西医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评价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分析
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效果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古稀之年靠皮划艇横跨大西洋?
散落在星夜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