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方党报对凤阳小岗村的形象建构

2019-02-26李凤菊齐茗馨王传琪

新闻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包干小岗村滁州

李凤菊 齐茗馨 王传琪

凤阳小岗村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典型,40年来频繁出现在各种新闻报道当中,在所在省市级媒体中更是获得了重要地位。新闻媒体对小岗村进行了深度的形象构建,同时体现出了一定的政治话语需求。

本研究选取省市两级党报,透过它们对凤阳小岗村的报道,近观媒体是如何塑造小岗村这一典型形象的。选取了凤阳县小岗村所在地安徽省的两份报纸:《安徽日报》和《滁洲日报》。《安徽日报》是安徽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52年6月1日,是安徽省内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对开日报。凤阳县隶属滁州市,本研究选取的市级党报是滁州市委机关报《滁洲日报》,创刊于1964年7月1日,其对小岗村进行了大量报道,见证了小岗村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历程。

一、省市级党报对小岗村的形象建构

截至2018年12月6日,从“中国报纸资源全文数据库”搜索关键词“小岗村”,检索范围为标题、内容、作者、出处、版名,检索结果共19,467条。其中来源为《滁州日报》的共有2049条,来源的《安徽日报》的共有1133条。根据实际报道情况,《安徽日报》有效报道776篇(重复、转版、名单广告等无效材料357篇),《滁洲日报》有效报道1949篇(公示、广告、征文、文件等无效材料100篇)。

经统计分析,媒体对小岗村的形象建构主要有三个层面,如下表所示:

(一)歷史性:“大包干发源地”形象

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首创“大包干”,推动了中国农村乃至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此小岗村与“大包干”事件产生了重要关联,基本并行出现在日后的省市级媒体新闻报道中。根据统计数据发现,大量小岗村相关报道都会提及“大包干”或“大包干精神”,还有不少提及“沈浩精神”。其中《安徽日报》有89篇,《滁州日报》有280篇,这体现了历史性印象对其形象塑造的重要影响。

部分报道与改革开放中的“大包干”事件本身相关,多以改革开放历史回顾、“小岗精神”介绍、农村新发展等为主旨。如发表于《安徽日报》2003年12月29日的《小岗村:昨天、今天和明天》,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介绍“小岗村是大包干的发源地,中国农村改革从这里开始。”

部分报道与改革开放中的“大包干”事件本身无关,多以小岗村在发展农业以外的新举措、新发展、建设成果为主旨。如《滁州日报》2008年3月24日第二版的《小岗村大学生成立民兵班》,内容为6名大学生放弃了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来到了小岗村创业,与“大包干”并无直接关联,但仍用一定篇幅介绍了小岗村18户农民按手印揭开“大包干”序幕的背景,从篇幅上看,占全篇报道的24.5%。

有部分报道即使未直接介绍小岗村的“大包干”历史,也会涉及其他与“大包干”相关的内容,提醒读者其与“大包干”的关联,强化了“大包干发源地”的地方形象。如《滁州日报》2008年5月1日《小岗村传递火炬迎奥运》一文,因是图片新闻,篇幅较短,但仍强调主角为“大包干带头人”。

还有部分文章虽然出现了“小岗村”,但只是将其当作地名看待。如《滁州日报》2013年5月17日《西涧春潮涌 南湖景增秀》一文中“年已50岁的张秀华,曾是小岗村的法律顾问”就只是履历陈述而没有其它潜台词。

另外,数据显示,虽然《滁州日报》比《安徽日报》在反映小岗村历史性特征方面的报道数量多一些,但总占比小。《滁州日报》中有不少文章虽然提及小岗村,但仅仅将其作为地名、考察路线,或者只是商家名称中包含“小岗村”,而不具备历史性特征。可见对于市级党报来讲,因地域原因导致的让“小岗村”这种典型像当地其它地方一样作为当地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大包干典型”的形象出现在报道中。

(二)标签性:“改革先锋”形象

“大包干”开了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唤起并激发了农民的创造精神的结果。小岗村作为“改革先锋”的形象不仅在当时的报道中十分鲜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它一直作为重要的显性标签体现在小岗村的各个方面,两家媒体的报道中反复出现类似标签性的表达,如“中国改革第一村”等。

“改革先锋”形象体现在媒体报道的内容中。《滁州日报》2016年8月25日《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小岗村重要讲话 坚持改革创新确保实现“三年大提升”目标》中强调“继续争当农村改革先锋,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直接表明了小岗村是农村改革先锋,是产生典型经验的重要代表。

“改革先锋”形象体现在媒体报道的认同中。《滁州日报》2008年7月7日《小岗村开通“先锋在线”网站》一文中,小岗村开通的网站以“先锋”命名,媒体将其放在标题中,也体现了对其“先锋”形象的认同。 “改革先锋”使小岗村形象多了符号化的价值,除了地名之外进一步代表了发展和进步的时代意义。

(三)社会性:“持续进步发展”形象

“持续进步发展”的社会形象常常与“改革先锋”的形象并行。数据统计显示,《安徽日报》中标签性与历史性并行的报道有186篇,《滁州日报》有385篇。媒体报道中,“改革先锋”形象是外在表现,“持续进步发展”是作为“改革先锋”的潜台词,两个形象一表一里,有改革就有发展,“改革先锋”的背后就是“持续进步发展”的状态。

有些报道直接将小岗村持续进步发展的形象与“大包干发源地”形象进行对比。《安徽日报》2013年2月23日《小岗村:35年后,土地重新集中流转》一文报道了小岗村把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向外流转的新闻。文章既介绍了“大包干”给小岗村带来的发展变化,也报道了小岗村根据时代发展改变发展路子并发展产业,不止于“大包干”,更没有“吃老本”,其它领域也一直走在进步之路上。

与“改革先锋”的显性标签性形象明显不同的是,“持续进步发展”更像隐性标签,形象塑造往往并不通过直接的语言评价,而是把其意义蕴藏在与“大包干”看似无关的各行各业发展之中,比起其历史性,这种“进步发展”包含了更多的社会性。比如在电商领域,《安徽日报》2016年12月16日《打响小岗村红色旅游品牌》一文,报道了小岗村建设“电商安徽”,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在通信领域,《滁州日报》2010年3月17日《小岗村开通3G视频电话》一文,报道了小岗村开通安徽省第一个村通TD-SCDMA3G手机视频电话。

二、典型地区形象建构的政治需求表现

(一)改革开放逢十周年纪念为报道高峰

对收集的报道样本做数量统计可以发现,每个改革开放逢十周年纪念时,都是显著的报道高峰。

以2018年为例,《安徽日报》2018年对小岗村的报道为208篇,占到了样本总量的26.63%;《滁州日报》2018年的报道为323篇,占到了样本总量的16.57%。改革开放逢十周年纪念报道数量激增,可见小岗村作为“大包干发源地”因历史特殊性,相关新闻报道服务于宣传改革开放的功能。

报道中有直接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内容,往往是一些事件服务于改革开放十周年纪念的需要,新闻报道直接呈现事件。以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报道为例,《滁州日报》在2008年11月19日《小岗村档案馆正式对外开放》一文中,提到“在迎來大包干30周年之际……广泛收集保存大量记录小岗村大包干30年来的文学作品、音像资料和实物资料的小岗村档案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一定程度上,关于小岗村改革开放逢十周年纪念报道集中的现象,体现了为改革开放宣传的需要。其中有很多文章是直接以改革开放为主题并为改革开放宣传活动服务,如《滁州日报》2018年2月7日《奋力推进小岗村走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前列》一文,报道了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的凤阳县小岗村改革发展调研座谈会,强调“走在乡村振兴前列”,“并不仅仅是新时代小岗村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对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报道将小岗村置于改革开放典型地区的政治语境中,同时蕴含了“改革先锋”的形象标签。

(二)包含大量领导活动与讲话内容

根据对选取的样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大量报道涉及领导活动与讲话内容,2013年以后尤其明显。

《安徽日报》2016年8月1日刊登的《小岗村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一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时的讲话,强调要落实总书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指示,描述小岗村在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变化。

《滁州日报》2016年8月25日《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小岗村重要讲话 坚持改革创新确保实现“三年大提升”目标》一文中,共出现11次“总书记”一词,强调“总书记视察”“总书记讲话”。2017年11月23日发表了《小岗村“三年大提升”扎实推进》,11月26日又转载了《人民日报》要闻版发表的《小岗村 瞄准三年大提升》一文,“三年大提升”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提出的要求,可见媒体对此主题的高度重视。

由此可见,小岗村作为“大包干发源地”与“改革先锋”,承载着重要的宣传意义。作为典型,小岗村一直以来承担着宣传推动改革的先锋者的责任,报道中包含着大量领导活动和讲话内容,实际上是代表着政策与方针实施的宣传方向,作为改革开放典型已经与改革政策不可分割。

(三)强调政策的导向

对小岗村的报道非常重视强调政策导向,数据统计显示,《安徽日报》有相关报道106篇,《滁州日报》有228篇。

如《滁州日报》2013年5月9日《从温饱走向富裕的不懈探索——探析小岗村土地之变》一文,先强调“大包干”带给小岗村的发展,后强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带给小岗村的新贡献。《安徽日报》2007年5月3日《小岗村的新农民》一文,强调鼓励创业的政策,如提供无息贷款和大棚补贴,让3名大学生得以创业成功,小岗村也从中受益。也有强调当地政策给小岗村的助力,如《滁州日报》2012年5月17日《凤阳供电助推小岗村建设》一文。

这类内容中,小岗村的形象被导向了“政策促进民生发展”的所指。其内容不仅是对小岗村发展情况的描述,更是对国家主流政策的正向引导,此类报道中“小岗村”形象背后政治宣传的功能进一步增强。

需要指出的是,从政策中受益不仅体现在其取得了什么样的发展成绩,也体现在其积极的改进反思上。《安徽日报》2013年10月21日头版《小岗大变样》一文中,就提到了“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虽然有历史功绩但也经历了难以再进一步发展的尴尬处境,而帮助他们实现两年大变样的,其实是“大胆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如果媒体报道仅呈现表面的物质进步,则是把小岗村的形象与价值肤浅化,省市级报纸把反思的落脚点放在了思想解放上,实际上蕴藏了改革创新价值观,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总之,“小岗村”的媒体形象已经不仅是一个发展中的自然村镇,依靠着历史性的“大包干发源地”形象、标签性的“改革先锋”形象、社会性的“持续发展进步”形象,凝聚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政策的宣传需求、体现发展的政治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韧.政治符号、宣传与隐晦的政治表达:中国邮票图像中的政治蕴涵演进[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04):90-106.

[2]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M].董学文,王葵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吴丹.兰州城市形象变迁的媒介呈现研究[D].兰州大学,2018.

[4]许朝霞.《人民日报》报道中的安徽形象传播研究[D].安徽大学,2011.

[5]马驰骋,文红玉.作为政治符号的国家纪念日解读——以近年来中国新增的四个纪念日为对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04-109.

(作者:李凤菊,安徽戏曲广播总监;齐茗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研究生;王传琪,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6级戏剧影视文学系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大包干小岗村滁州
小岗村“再出发”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互联网+大包干促进农民增收探讨
陆黛灵书法作品
小岗村:农村改革再争先
人民群众是开启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第二十一站:滁州]
上塘公社推行“大包干”的前前后后
滁州西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