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T磁共振成像的特点和技术对策

2019-02-26田洪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1期
关键词:伪影磁共振优势

田洪斌

(吉林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吉林 吉林 132000)

3.0T MRI技术具有高磁场强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相比于以前的检查方式,其图像信噪比几乎呈现着线性增加的趋势,在骨关节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能提高疾病诊断正确率,有效的提高解剖的细节,对于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3.0T磁共振成像的特点

1.1 无损伤性检查

磁共振成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为检查者提供安全无损伤性的检查,影像学检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CT检查、X线检查、核医学等检查方式,都是临床病症检查的重要方式,在患者的病症诊断与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但是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些检查方式在提供了较高的早期诊断与分析外,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的危害,而MRI则不同,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MRI是一项无损伤性的检查方式,在提供更加清晰、高分辨率的优势时对患者的身体无明确的伤害,预后性较好。

1.2 提供多种图像类型

X线、CT等检查方式在对患者检查时只能提供一种图像类型,观察的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MRI则能提供多种类型的图像,近于10种,能为医师提供不同类型的图像,便于医师将不同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能更准确的发现病变所在的位置,进而更加准确的确定病变的性质。

1.3 图像对比度较高

图像对比度较高也是MRI比较明显的优势,这主要与其信号来源有一定的关系,MRI的信号来源主要是氢原子核,这刚好与人体各部位的构成成分相似,这就决定了MRI具有较高的对比度。

1.4 任意方位断层

MRI的数据获取方式是逐点逐行的进行,这种数据获取方式决定了MRI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能在任意设定的成像断面上获取图像数据,也就能更加清晰、准确的获得患者的基本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1.5 在心血管成像时无需使用造影剂增强

其TOF方法和PC技术使得MRI在对患者的大血管或者循环较为迅速的结构进行检查时,即使不再对患者进行造影剂注射也能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具体情况,安全有效。

2 3.0T磁共振成像的缺点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MRI技术具有其他技术所没有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MRI技术目前还存在许多缺点,如价格相比于其他检查技术较为昂贵,成像也较为复杂,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首选,尤其是在遇到急症或者病危患者时,因这些患者通常都配有心电监护等相关的急救措施,而这些措施都不能被带进MRI室[2]。此外,若是患者的病灶发生钙化或者骨皮质较差都不适合进行MRI检查。再次,MRI检查方式不能采用定量分析,质子密度、T1、T2的测量与运算也较为复杂,相比于其他的检查方式,可比性较差,因此应用范围较为有限。最后,Larmor频率、组织弛豫时间改变、化学位移效应等问题也是3.0T MRI目前存在的问题。

3 3.0T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对策

3.1 解决弛豫时间改变的技术对策

3.0T和1.5T相比不可忽视的是T2弛豫时间缩短,T1弛豫时间延长,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明确的是,3.0T和1.5T采用相同的成像参数明显不符合实际的逻辑也不符合技术要求,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成像参数,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建议将增加T1W1的TR时间,同时要降低T2W1的TE时间和TR时间。

3.2 解决化学位移伪影的对策

3.0T的灵敏度较1.5T明显增高,这得力于MRI的化学位移得到了明显的增强,3.0T的化学位移是1.5T的2倍,能获得更多的代谢物产物,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化学位移的增强,由于化学位移而带来的伪影也成倍的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加接收带宽(BW)的方式缓解,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简单的交换频率编码的方向重复脉冲的序列[3]。

3.3 解决磁敏感伪影的技术对策

局部的磁场的变化会相应的让质子共振的频率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出现质子位置错误等情况,将导致视野内的图像扭曲,对压脂成像的图像质量也会造成影响,尤其是和脂肪、水、组织紧挨着的界面[4]。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较小的体素,或者采用最高的能接收宽带、最短的TE时间。

4 总结

综上所述,3.0T MRI检查技术具有其他的检查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又较1.5T检查技术更加清晰灵敏,但是不可忽视的是,3.0T检查技术在带来更加灵敏、清晰的成像时也带来了磁敏感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弛豫时间改变等问题,为了获得更加清晰准确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与及时的治疗,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猜你喜欢

伪影磁共振优势
矮的优势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画与话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