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苓散治疗水肿验案二则

2019-02-26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冬瓜皮水湿五苓散

(1.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学院,山东 济南250001;2.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250355)

水肿是内科常见病,是指体内水液滞留,泛溢肌肤,表现出以眼脸、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严重者可伴有胸水、腹水等[1]。古代医家对水肿的认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对水肿的症状描述为:“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足胫肿,腹乃大……以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素问·水热穴论》亦云:“跗肿者,水而生病也。”[2]

1 水肿的病因病机

水肿的病因不外乎内、外两方面;责之于外,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等;责之于内,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久病劳倦等;内外因相互交错,影响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功能,从而发为水肿。

《素问·经脉别论》认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拱度以为常也。”[3]《景岳全书·肿胀》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客,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4]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风邪犯肺,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博,发为水肿;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外感水湿,困阻脾阳,或饮食伤脾,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成肿;肾主水,为水之下源,禀赋不足或久病劳倦损及肾脏,肾阳失于蒸化,水液泛溢肌肤则为水肿;三焦为水液通调之水道,三焦气化不利,则水湿不化,水液内停,不得下输膀胱则小便不利[5]。

2 水肿的治则

在治法治则上,《内经》首先提出了攻逐、发汗、利小便三大法则。《素问·汤醪醴论篇》云 :“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腑。”此后的医家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并丰富了健脾补肾、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等治疗大法[6]。近现代,张琪教授认为水的运化与许多脏腑相关,其结果总是通过阻滞三焦、壅塞经络而形成水肿,故其认为治疗水肿要以“通”为用,须首先调畅肺、脾、肾、三焦的气化功能[7]。

3 五苓散治疗水肿溯源

五苓散最早记载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伤寒论》第71条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8]在这里,笔者认为“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8]这句条文本质上是告诉我们要“抓主证”,这不仅仅适用于柴胡证的辨证,在我们的临床中面对每一个来诊病人时都必须要“抓主证”。那么五苓散的“主证”又是什么?那就是“小便不利”,何为小便不利?小便量多、遗尿、小便量少甚至无尿,均是“不利”的表现。笔者在此与大家分享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水肿的验案二则。

4 验案举隅

4.1 案例1

患儿男,6岁,2016年12月21日初诊。主诉:近1月反复感冒4次,全身浮肿。来诊时证见:咳嗽,喉中哮鸣,无发热,轻微流涕,憋喘。全身水肿严重,皮薄光亮,面部尤甚,眼睑难以开合。腹部胀痛,纳差,小便少,色黄浑浊,无肉眼血尿,大便不成形,日1~2次,质黏。既往史: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单纯型);②支气管炎;③心肌损害(儿童医院2014年10月24日诊断)。辅助检查:尿常规 RBC5.94↑,尿蛋白(+++)(平阴人民医院诊断);舌红苔薄黄。处方:桂枝6g、泽泻12g、猪苓10g、云苓、皮各15g、冬瓜皮15g、生黄芪15g、浮萍15g、石苇12g、炒杏仁6g、炙麻黄6g、射干6g、防风6g、冬瓜皮15g、炙甘草6g、薄荷6g、蝉蜕10g、银花15g、连翘10g。7剂,水煎服,1剂/d。

方中麻黄、桂枝温阳利水,泽泻、茯苓、猪苓、云苓、云苓皮、冬瓜皮、浮萍等利水祛湿,云苓皮、冬瓜皮、浮萍等轻清走表利于祛肌表之水湿,射干、防风、薄荷、蝉蜕、银花、连翘等疏风解表化痰,针对一系列感冒症状。

二诊时患儿面部浮肿消。证见:咽痛,流涕,色黄质稠,有痰难咯,色黄质稠,全身疼痛,矢气多,肠鸣音亢进。食欲改善,小便少,大便色黑质稀,日行5~6次。患儿精神可,已可下地行走。原方去连翘、薄荷、蝉蜕、杏仁,加橘红10g、清半夏6g、海浮石30g、桔梗10g,清热化痰。三诊时患儿全身浮肿减轻,腹部及双下肢仍浮肿。就诊时见呼吸音粗,睡醒则咽中有痰咯不出,咳嗽,手脚冰凉,躯干部热,偶有腹痛,肛门瘙痒,肛门擦拭带血,无便血。纳眠可,小便色黄浑浊,排尿时尿道疼痛,大便基本成形,日2~3次,质可。原方去橘红、桔梗、海浮石,加瞿麦20g、竹叶10g,清热利尿。治疗后患儿水肿基本消失,二便正常,但因素体虚弱,故以膏方善后调理体质,增强免疫。

按:患儿有先天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支气管炎病史,先天禀赋薄弱,肺气、肾气亏虚,肾与肺分别为水之上下源,肾虚不纳,气机开阖不利,与肺主一身气机的生理功能失调互为因果,从而发为水肿。肺主皮毛,肺气卫外固表,患儿先天不足,更易受外感六淫侵袭,因此导致其平素免疫不足,易反复感冒。脾虚则纳食不佳,脾土不能制水而反克,从而加重水肿的程度。在本案中,患儿的“小便不利”表现为“小便少”,施以五苓散加减以温阳化饮、利水平喘。水饮得以蒸化利用,则水肿自然消退,脾阳不被水湿所困而后天之本得以运作,使水湿更进一步得到运化,并因后天营养的补充增强了祛除病邪的能力。

4.2 案例2

患者女,65岁,初诊2016年12月14日。主诉:脚肿1年余。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脚肿痛,服中药治疗未愈。就诊时证见:双小腿肿胀,时脚挛急,口干苦,咽干,巅顶头痛。平素肠胃不适,食多胸闷,进食凉硬食物时易腹泻。心电图示:心肌缺血。眠差,入睡难,易醒,多梦,便秘,夜尿频。舌淡红苔薄白,脉尺沉弱。处方:泽泻15g、桂枝15g、云苓20g、川牛膝15g、炒白芍30g、木瓜30g、炮附子9g、防己15g、吴茱萸6g 桔梗12g、天花粉30g、麻子仁30g、冬瓜皮30g、炙甘草3g。14剂,水煎服,1剂/d。

方中桂枝温通阳气、助阳化气;炮附子、吴茱萸辛热而助桂枝化气之功,并能散寒湿而治脚挛急;泽泻、云苓、防己、冬瓜皮等利水渗湿;白芍、木瓜柔肝舒筋而解脚挛急;桔梗、牛膝,一升一降,开宣肺气与补肝肾引诸药下行。白芍、木瓜味酸,天花粉、甘草味甘,酸甘化阴而解口咽干。患者平素便秘,故用麻子仁润下通便。

二诊时脚肿明显减轻,守方继服。三诊时因情绪刺激而致眠差,常嗳气,二便可。舌红苔黄,脉缓。原方去防己、桔梗、吴茱萸,加酸枣仁30g、生龙牡各30g、柏子仁12g、合欢花30g、夜交藤30g等,疏肝安神。后续治疗侧重于睡眠治疗。

按:患者老年女性,年过50则肾气自半,肾之阴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阳不足而温阳化气之能失职,故见下肢肿。肾阴不足久则引起肝阴虚,肝主筋,肝血不足则筋脉无所养而致肌肉挛急。患者平素情绪控制不佳,肝阳无所制,故有口干苦,巅顶痛。木胜而乘土,故患者平素胃肠功能欠佳。本案中,“小便不利”表现在“尿频”,肾虚无以蒸化水气,水液从膀胱而走,故尿频。施以五苓散加减以温阳化气,使津液得以蒸化为精而被利用,从而减少小便次数。

5 结语

温病学家叶天士《温热论》提到“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小便通利则可达到通阳化气的效果,由以上二则病例可看出反之亦然,治以通阳化气能解决小便不利。病案1患儿周身浮肿、小便量少,病案2患者下肢浮肿、小便频。同样用五苓散加减,不仅解决了水肿,更改善了小便情况,从“小便不利”到“小便利”,则外在症状明显好转甚至消失。故在五苓散的临床运用中,要以主证为核心,抓住主证,随证加减,就有意想不到的疗效。此治则同样适用于其他经方的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冬瓜皮水湿五苓散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吃冬瓜 勿去皮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好事近·中秋感怀
冬瓜皮实用方
五苓散治盗汗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