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南京社区老年人群高甘油三酯-腰围表型相关影响因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关系分析

2019-02-26

实用老年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腰围表型空腹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占城市居民的41.8%[1]。近年来,多个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均指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整体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尽早发现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个体并全面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国外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hypertriglyceridemic-waist phenotype,HTWP),即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1.7 mmol/L且腰围超标可能是一种廉价的发现心血管疾病高危病人的方法,有助于早期评价大血管病变的患病风险[2-3]。

国内有关该表型的流行现况和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HTWP表型与2 型糖尿病方面[4],而针对社区老年居民这一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中的流行病学数据较少。为了解该表型在城市老年人群中的流行现况,探求其危险因素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本研究在南京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横断面调查。

1 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12月在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783例,其中男344例,女439例,年龄60~99岁,平均(66.94±5.99)岁。根据HTWP判定标准[5],将TG<1.70 mmol/L且腰围<90 cm(男性)或者<80 cm(女性)为正常组(A组);TG≥1.70 mmol/L且腰围<90 cm(男性)或者<80 cm(女性)为单纯高TG组(B组); TG<1.70 mmol/L且腰围≥90 cm(男性)或者≥80 cm(女性)为单纯中心性肥胖组(C组); TG≥1.70 mmol/L且腰围≥90 cm(男性)或者≥80 cm(女性)为HTWP组(D组)。纳入标准:常住社区5 年以上的居民。排除标准:(1)严重感染应激、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或肝肾功能不全;(2)调查前1 个月内有降脂药物服用史;(3)患1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病人;(4)长期服用激素治疗者。所有受试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调查内容 所有受访者均由经培训的专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疾病史、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质量、腰围均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2(m2)。血压取连续测量3 次的平均值,每次测量间隔2 min。

隔夜空腹抽取静脉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等。并由配套的校准品和质控品进行质保。标本均于采血后2 h 内进行实验室检测。临床生化指标测定及质量控制均在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生化实验室完成。

1.3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修订版》等[6-8],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定义如下:(1)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已经确诊为高血压。(2)糖代谢异常:空腹血糖(FPG)≥6.1 mmol/L或者已经确诊为糖尿病。(3)血脂代谢紊乱:空腹血TC>5.18 mmol/L;和(或)空腹血HDL-C≤1.04 mmol/L;和(或)空腹血LDL-C≥3.37 mmol/L。(4)BMI>28为肥胖。(5)吸烟:过去1个月内存在吸烟行为。(6)空腹血糖受损(IFG):6.1 mmol/L≤FPG<7.0 mmol/L 为IFG;FPG≥7.0 mmol/L为空腹血糖异常。(7)饮酒:过去1个月内存在饮酒行为。具有2个或者2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则为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

2 结果

2.1 HTWP表型检出率 783例人群中,HTWP总检出率为34.7%(272例)。其中男性为22.1%(76/344),女性为44.6%(196/439),两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P<0.001)。

D组病人BMI高于A、B、C组;HDL-C低于其他3组。D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高于A、B组;D组TC、TG高于A、C组;D组FPG、LDL-C高于A组(P<0.05)。

表1 不同表型老年人人体测量与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s)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5

2.2 HTWP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 将A、B、C 3组合并为非HTWP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吸烟、BMI值偏高、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高、IFG、高HDL-C血症者合并HTWP的比例更高(P<0.05)。

进一步将前述多个因素按前进法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HTW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男性、吸烟、BMI值偏高、舒张压偏高以及高HDL-C血症者患HTWP的风险显著增高,见表2。

2.3 各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比较 A、B、C、D组老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分别为32.7%、46.5%、54.3%、68.8%, 4组间Cochran-Armitage 趋势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P=0.034)。单因素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B、C、D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分别为A组的1.79、2.45、4.5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校正性别、年龄后,B、C、D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风险分别为A组的1.76、3.22、5.8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年龄、BMI、吸烟、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家族史后,C、D组老年人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风险分别为A组老年人的1.89、3.08倍,见表3。

表2 HTWP危险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各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比较

注:模型1: 单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和年龄; 模型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BMI、吸烟、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家族史。

3 讨论

研究发现,超过1/4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3个可纠正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异常[9]。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HTWP 表型在中心型肥胖的基础上引入高TG 血症,可作为一个简易、有效而廉价的方法用来筛查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评价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风险的效力[2-3,10]。本研究以血TG≥2.0 mmol/L,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为HTWP 表型切点,从78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共检出符合HTWP 表型272例(34.7%)。其中男性占22.1%(76/344),女性占44.6%(196/439),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P<0.001)。高于袁宁等[11]在成都中老年人群中HTWP 表型的检出率13.15%;以及刘宇等[12]在江苏省句容市农村地区65岁以上居民的HTWP 表型的检出率13.17%;远高于马春明等[3]研究中青少年HTWP检出率3.3%。

本研究对象为南京市建邺区南苑社区人群,该社区为南京市经济水平较高社区,社区诊断结果显示该区域老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9.8%和12.9%,高于江苏省同期平均水平[13]。提示在老年人群,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老年居民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缺乏,造成能量的过度积累而出现超重、肥胖和HTWP流行的现状[14]。

研究显示,D组平均FPG高于A组,而与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由于TG血症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及腹型脂肪沉积过剩的代谢改变标志,所以D组在血糖方面分别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吸烟、BMI、舒张压以及高HDL-C血症均为HTWP的独立危险因素。多项研究均表明,血压、血脂异常与HTWP均存在关联性[15-16]。而吸烟会影响脂蛋白代谢以及内皮功能,有证据表明吸烟者较不吸烟者更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17]。

本研究发现,老年HTWP人群中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率为68.8%,提示老年合并腹型肥胖及高TG血症的人群是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高发人群。校正年龄、性别、BMI、吸烟、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家族史后,D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风险是A组的3.08倍,与其他研究结果类似[11],而B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风险为A组的1.57 倍,C组为A组的1.89 倍,提示在老年人群中,高TG血症联合腹型肥胖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风险增加。

综上所述,中老年人群中HTWP 表型作为一种简单、廉价、有效的方法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密切相关。故而针对老年HTWP 人群,应尽快完成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评估,积极有效地早期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或延缓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猜你喜欢

腰围表型空腹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
空腹喝水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与血清学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