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养生之道

2019-02-24张洪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仁者中庸方法论

张洪

孔子提出的“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的中庸养生之道,是儒家“静以修身养性”的总纲和方法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由;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盖言君子动以中和为节,至于饮食起居,咸得其宜。则阴阳不能病,天地不能夭,虽不导引服饵,不失其寿也。”(《中庸》)“心和平而不失中正”,正是儒家所提倡仁者在精神修养方面所遵循的中庸养生之道。

“致中和”是说人的情志活动,喜怒哀樂之情绪应保持安和,情感的发泄要有节、有度。达到“中和”便是君子精神修养的最高境界。

中医认为,情绪不调,百病丛生,调和性情,则可康泰延年。自古就有“养生莫若养性”之说。即,不论面对任何客观环境,都能通过自身心理调节,保持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的处惊不乱的精神和人格完善的境界。

这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圣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能够洞悉天地自然之道,能明了为人处事之理,因而能够调节好自己的欲望;又由于有仁爱之心,而不会生怨恨;生活于世俗之中而无忧无虑,安适而愉快——“恬淡虚无”的从容的心态。

善于中庸养生之道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冷静地面对纷繁多变的各种事物,保持正常的喜怒哀乐之情绪,随时随地都能心态平衡与安宁。这就是养生家常说的,养生贵在“和”“恬淡虚无”的从容的心态。能中和者——“精神内守”,必长寿。

总而言之,内心清净以养生,心神庄重以怡情,心态从容以明志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中庸养生之道的总纲和方法论。

猜你喜欢

仁者中庸方法论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仁者甘死如饴
推己及人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