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新”过年

2019-02-24

中华儿女 2019年2期
关键词:年俗春联智能

一年年春节,相同的是情感,不同的是发展。只要你用心观察仔细聆听,就一定能看见,我们的家园和生活,正在一天天发生具体而真实的改变:

父母都用上智能手机了,还想要跟你“合种一棵树”;

餐桌上除了有熟悉的家乡菜,还多了异域的新鲜货;

带家人走出国门,却发现到哪儿都能看见亲切的中国元素。

……在物质空前丰富的年代,全世界的精彩都走进了中国。

科技进步让新“年”成为可能

2018年2月8日,福建福州盒马鲜生开始营业。据《2018中国人新年俗报告》数据统计,春节期间,盒马全国门店的订单量比平时增加了近5成,全球美食摆上全中国城乡的餐桌,村里人和城里人一样看重健康生活方式。来自农村淘宝的数据显示:即使地处大西北的青海,蔬果消费额同比去年也增长了8倍多;而盛产牛羊的内蒙古,则在水产上的开销增长了近5倍。

2010年商务部数据曾显示,3G手机是那一年春节的销售热点。当下,人工智能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像水电煤一样,变成中国家庭生活升级的普遍方式。2018年,来自天猫的年货数据显示,烹饪机器人销量增长了145%,擦窗机器人增长 169%,洗碗机增长188%,蒸汽拖把增长320%。很多年轻人买个擦窗机器人,和爸妈一起搞定大扫除。中国妈妈们的手,正在被这个时代的高科技解放。

今天的中国人消费,早已不仅仅为了满足温饱,而是为了更精彩的生活。来自农村淘宝的数据显示,四五线城市和乡县对智能家居商品的热捧,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平衡车、智能家电等等销量大。在人们的购物车里,不仅有流行的智能音箱、无人机等等“新玩具”,还有个性化的刀削面机器人、智能床、智能马桶等偏门科技产品。

京东数据也显示,2018年1月20日至28日,智能马桶盖销量的环比增长率达185%,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设备(AR/ VR)和无人机销售额的环比增长率分别达215%和119%。

临近年关,百度联合央视网推出一款“智能春联”,将人工智能(AI)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点燃了大众创作春联的热情。用户只需输入2至4个关键词,一副对仗工整、喜气洋洋的春联即刻呈现,还能生成带有自己姓名的专属春联卡片,为亲友送上定制的新春祝福。

腾讯也同时推出了“智能春联”。用戶输入姓名,腾讯的互动页面就会为其“写”出一副“私人定制”的藏头春联。通过“学习”大量古诗词和对联,腾讯春联AI从最基本的规则开始,逐渐学会了对仗、平仄、韵律、起承转合等。科学家还从对联语料库里筛出一大批春联,让AI进行专门的“小样本”学习,了解在春节这种特定环境下,常用的字词、意象和表达。互联网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将一些美好的、优秀的传统年俗,以新的形式和载体继续发扬下去。

近年来,手机扫“福”成为年俗一景。阿里巴巴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除夕,全球有2.51亿用户集齐支付宝五福。扫“福”地点甚至走出国门,南至阿根廷,北抵挪威,共有2300余座城市参与。亿万个中国家庭正在进入一个10年前想也想不到的现在:世界走进来,科技让全球不再有距离;文化走出去,新年俗让全世界过上中国时间。

新观念带来新风尚

所有的旧年俗发生了变化,骨子的中国是每个人被渲染的味道,老的年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变化,新的年俗也在万象更新。

2018年大年初六,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韩屯村年味不减,寒冷的空气包裹着热气腾腾的村庄。街头巷尾,大红灯笼、红对联、红福字透着喜气,孩子们手持鲜花、玩具,欢声笑语不断。

“以前是‘猫冬,现在是‘忙年。”开着农家乐的村民关士军介绍说,“因为接待旅游,村里几乎没闲人。”韩屯村在松花江右岸,上世纪90年代起因雾凇声名鹊起,冬季游人逐年攀升。

关延利两口子春天种地,冬天在农家乐打工,“村里有86家农家乐,只要人勤快,一年能挣几万!”

“现在其实年味更浓了!”关士军的女儿、27岁的关雪举例说,除夕夜关家小院迎来30多位天南海北的客人,老人在乡下古朴的年俗中怀念过往,小孩子在炕上炕下体验农俗。“大家一起包饺子、看春晚、放鞭炮,客人中年长的87岁,最小的4岁。别提多欢乐!”

发展乡村旅游,韩屯村的年俗悄然改变。

英文歌曲串烧、非洲舞、舞蹈《中国红》……2018年2月11日晚,浙江省青田县山口镇的文化礼堂里人头攒动,来自希腊、美国、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位国际友人与当地村民一起搭台“唱戏”,上演了一场富有侨乡特色的乡村“村晚”。

“今年的晚会特别洋气。”山口镇文化礼堂的管理员韩志琴是“村晚”策划者,一个月来,为能把节目编排好,前前后后挑选了200多名演员,编排出诸多富有侨乡特色的节目。没有奢华的舞台,没有豪华的服装,有些节目甚至土得掉渣儿,却融入稻鱼共生、青田百鸟灯等本土元素,村民自己演、演自己,展示了最真实的点点滴滴。

“打牌、搞迷信的群众少了,热衷文艺活动的乡亲多了。”青田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几年,“村晚”的流行带来了不少新风尚、新变化。以前春节期间,不少群众沉迷于吃“流水席”、赌博、打游戏。“村晚”火了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艺表演,在潜移默化当中,远离了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活动,风气焕然一新。

2017年春节,蚂蚁金服推出新应用“蚂蚁森林”,能将使用者通过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行为换算成碳减排量,在该应用中表现为“蚂蚁森林”“浇水种树”。据该应用数据,春节期间每天至少有2亿人次为“蚂蚁森林”“浇水”,日均碳减排量相当于种树2.4万株。

与此同时,据北京市政府烟花办介绍,截至2017年初五晚,全市共销售12.2万箱烟花爆竹,同比下降30.3%。燃放总量与持续时间比往年减少。另据了解,合肥市2017年过年期间烟花爆竹销量也出现骤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子鞭炮代替传统烟花爆竹。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东瞿村,村民刘牛家门口的6棵桂花树,分别挂了6串电子鞭炮,老刘遥控器一按,鞭炮齐鸣,再一按,灯光闪闪,还放出了“烟花”特效:“钱省了,鞭炮还可以循环使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旭认为,更多人选择用更绿色环保的方式来度过春节,一方面说明社会公众的节庆理念趋向更加环保、文明,同时也说明我国现实环境质量压力已开始传导到每个社会大众。随着绿色理念植根全社会,我国环保法制效能将得到提升,节庆污染的缓解好转也将带动社会环保行动更上层楼。

中国刚刚经历了变化最快的40年,是生产力得到大力释放的40年,社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仅仅从时代变迁来看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年俗变化是不够的,超越物质层面,真正深层次的还是基于人们对春节文化、春节年俗本身认知的变革:从集体抵抗怪兽迎接新的生活到合家团聚的美好祝愿,从多元文化定下的规矩所形成的各种仪式感,现在变成了新时期的各种过年新习俗。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见证了每一个家庭的变化,也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当所有改变汇聚到一起,我们就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奋斗,和一个时代的磅礴。

猜你喜欢

年俗春联智能
贴春联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依托年俗学数学 构建德育一体化课程
智能烹饪机
富强、文明:年俗变迁的主旋律
新年快乐
包头传统年俗与现代年俗对比初探
超智能插秧机
年俗教育在言传身教中传承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