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科9号玉米品种在陕北生产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9-02-24裴文东

园艺与种苗 2019年8期
关键词:主栽陕北玉米

裴文东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陕北区域是渭河以北陕西北部地区,是全国春玉米优生区之一。陕北地区主要是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和西风带,季节交替明显,日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气温偏低,春季风沙多,夏季雨多,冬季干燥、寒冷、降水少,年降水量400~600 mm。近10年,陕北防沙造林工作成绩显著,降雨频次和降雨量明显增加,气候条件复杂。因此,对陕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玉米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玉米品种陕科9号在陕北地区推广,因丰产突出、稳产性好、抗病强、抗旱节水、粮饲兼用等优良特性,迅速成为陕北地区主栽品种,且种植面积逐年上升,为陕北地区种植户、养殖户的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1 品种特点及生产表现

陕科9号玉米品种是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x36为母本、自选系dx33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的春播玉米品种。2012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12020号。授权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2017年通过甘肃省备案登记:(甘)引种[2017]001号;2018年通过新疆备案登记:新引玉[2017]056、内蒙古备案登记:蒙引玉2018110号。陕科9号在田间表现出丰产、稳产、抗病、抗旱节水、粮饲兼用等优点,深受种植户的喜爱,特别是粮饲兼用的特点,在农牧混合区推广前景更加广阔。自2013年开始在陕北地区示范推广陕科9号,经历了干旱、多雨、前旱后涝、病害频发等各种灾害天气,品种抗逆性和丰产性非常突出,受到经销商、玉米种植户欢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陕北地区累计推广超过20万hm2,且推广面积还在逐年增长,成为陕北地区主栽品种,2016—2018年在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里,被陕西省农业厅列为陕北地区主推品种。

1.1 丰产性

玉米品种陕科9号2010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 743.5 kg/hm2,较对照豫玉22号增产6.6%;2011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945.5 kg/hm2,较对照豫玉22、秦龙14号平均值增产11.6%;2年区试平均产量11 344.5 kg/hm2。2011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468 kg/hm2,较对照平均值增产6.7%。

2014年榆林市靖边县农业局对陕科9号进行了测产,陕西靖边县农业局靖证农字[2014]88号文“关于陕科9号”玉米品种在靖边县大面积示范种植情况的报告:“陕科9号”8个样点平均产量为17 439.0 kg/hm2,最高产 18 867.0 kg/hm2,对照品种 1号2个样点平均产量为13 600.5 kg/hm2,对照品种2号平均产量为13 617.0 kg/hm2,全县陕科9号比对照品种1号平均增产3 838.5 kg/hm2,增产率28.2%,比对照品种2号平均增产3 822.0 kg/hm2,增产率28.1%。

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榆林市榆阳区玉米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中对20品种进行比较研究,玉米品种陕科9号产量15 157.5 kg/hm2居第1位。

1.2 稳产性

2015年陕北天气异常,前旱后涝,对很多品种造成减产,陕科9号表现稳定。自2013年陕科9号推广以来,经历了干旱、多雨、大风等各种不利天气,均未出现较大幅度减产现象。在陕北区域,陕科9号已迈入当地高产品种序列。

1.3 抗病性

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玉米品种陕科9号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抗穗粒腐病、大斑病、小斑病,中抗茎腐病。在多年大田种植表现中,陕科9号均表现后期叶部病斑少,活秆成熟,同当地主栽品种对比,可以直观看出陕科9号抗病性好的特点。

1.4 抗旱节水

陕北区域在玉米苗期多数为干旱天气,通过5年试验示范及大田种植观察发现,干旱气候条件下,玉米植株在中午高温时间段,大部分品种出现了叶片卷曲现象,而同样种植条件下的陕科9号叶片仍保持平展。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陕科9号根系发达,对照当地主栽品种,陕科9号主根系入地部分长5 cm左右,次生根多10%左右。

1.5 粮饲兼用

陕科9号从幼苗期就生长旺盛,叶色深绿。生长中后期株型紧凑,整株叶片数21~22片,叶色浓绿且宽大上冲。茎秆粗壮坚韧,株高270~280 cm,穗位高100~110 cm。轴心白色果穗筒型,结实性好,穗长21~26 cm,品质分析显示:容重732 g/L,粗蛋白9.19%,粗脂肪3.61%,粗淀粉76.35%。

2016年青贮玉米品质检验报告分析结果显示,陕科9号淀粉含量34.8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5.3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0.67%;蛋白质含量8.83%;品种分级一级。陕北区域是农牧混合区,玉米棒子收获后,秸秆打碎要作为饲料,采用没有病害的玉米品种陕科9号秸秆喂牛羊,比有病害枯死的秸秆喂,牛羊少生病、上膘快,因而深受种植户、养殖户喜爱。

2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种子选择

选用活力好的单粒播种子,纯度≥98.0%,发芽率≥92.0%,净度≥99.0%,水分≤13.0%,确保出苗率。

2.2 播期选择

按照气候情况适时播种,陕北地区播种期一般在4月25日左右,4月底前完成播种。

2.3 合理密度

根据品种特点,一般地块推荐密度52 500株/hm2,地力较好的高产田块推荐密度60 000株/hm2,根据当地播种习惯,设置好单粒播种机播种。玉米苗长到3~4片叶时根据播种密度适当进行间苗,玉米苗长到5~6叶时进行定苗,去小苗、病苗,留壮苗,确保设定密度。

2.4 科学施肥

根据研究,陕北高产玉米地块需肥:N肥施用量为 105~202 kg/hm2,P 肥施用量为 105~157 kg/hm2,K肥施用量为157~236 kg/hm2。有条件的地区施农家肥45 000~75 000 kg/hm2,玉米专用控释或者缓释复合肥600 kg/hm2、硫酸锌15 kg/hm2,可以种肥同播,种子和肥料要保持6~10 cm距离,以防发生烧苗。攻穗肥:玉米9~11叶期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11片叶展开前后雨天或结合灌溉施尿素300 kg/hm2、磷肥200 kg/hm2;攻粒肥:在玉米授粉结束后,施尿素150 kg/hm2。

2.5 草害防治

玉米播种后1~2 d,使用乙草胺(50%乳油)2 250~3 000 mL/hm2,加水 600~750 kg 喷雾,可有效预防田间杂草。如使用苗后除草剂,必须在玉米3~5叶期进行,5叶后使用容易产生除草剂药害。严格按照除草剂规定作物和剂量使用,一般一个生长季节只能使用一次,以免造成药害。

2.6 病虫害防治

在粗缩病发病较严重的地区,用内吸性杀虫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15 g拌种10 kg玉米种;玉米出苗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 g/hm2稀释1 000倍喷洒玉米苗,可有效防治粗缩病,同时还可以防治其他病虫害。防治玉米螟:玉米11片叶左右,用甲维盐+吡蚜酮稀释3 000倍喷雾,可有效防治玉米螟,还可兼治蚜虫、蓟马等。

2.7 适时收获

陕科9号活秆成熟,适时晚收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当籽粒乳线消失、苞叶变黄、干松时为适宜收获期。陕北区域10月中下旬收获最佳。

猜你喜欢

主栽陕北玉米
收玉米啦!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我的玉米送给你
梨树建园时为何要配置授粉树
党建地图·陕北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包头市主栽作物施肥水平的影响
上饶早梨主栽品种病毒种类分析及其茎尖脱毒技术效率比较
农作物主栽品种不明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毛泽东转战陕北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