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配置中心软件系统的应用

2019-02-23常晓云苏玉成李想冯娟蒋昆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2期
关键词:审方病区医嘱

常晓云,苏玉成,李想,冯娟,蒋昆

西京医院 数字化中心,陕西 西安 710032

引言

静脉输液是中国住院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手段[1],如何更好地为临床科室以及住院患者调剂药品和提供药学服务成了当前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2-5]。由于静脉药物配置环节多、程序复杂、审核工作量大、对环境要求严格[6],其配置和流转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差错,而在传统的静脉药物配置工作环节中,瓶签的形成较为单一,药物调配需要药师全程人工监管,极易导致药物配置差错的发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7]。

为减少静脉药物配置环节中的差错,将二维码扫描技术应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系统中[8-11],用于药品进出舱核对、排药核对、配置核对、打包核对以及病区签收核对,全程条码跟踪以确认药品配置细节,即通过二维码扫描记录每袋液体在PIVAS工作中的配置状态,对每袋液体的配置状态进行追踪查询,并增加了扫码计费功能以及未配置药品的调控功能[12-13]。PIVAS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静脉输液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在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差错[14]。

1 设计思路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系统在保持医院原有住院医嘱流程不变的前提下,接收病区医嘱以及摆药记录,完成配药后,打包送往病区,即调取医生在电子病历系统所开的医嘱与摆药系统的摆药记录,对比分析(差异点在标签上显示),经过审方、分批次、打印瓶签、排药、配药以及打包,送往病区,移动医护系统完成液体的扫码签收与核对。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2 系统实现

静脉配置中心软件系统主要用于本院军卫网,并未与外网打通,该系统针对药品进出舱核对、排药核对、配置核对、打包核对以及病区签收核对,全程条码跟踪,以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确认药品配置细节。包含三个客户端程序。

图1 业务流程图

(1)PIVAS主程序:接收护士转抄之后的医嘱,通过药品注射配置标准数据库自动审方,并支持人工审方;然后,接收摆药系统摆药完成的摆药记录,并对比医嘱,在瓶签上展示同一病人的医嘱与摆药记录的差异点;按照用法、瓶签号、医嘱组号等排批次打印标签;配置核对在配置前对药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数据实时同步,对于不配或者停止的药品在扫描时候亮红灯以示提醒;打包核对确保药品分科室的正确性和便利性。

(2)病区护士站程序:查看药品配置情况,接收PIVAS主程序自动审方结果,并支持人工审方,提示PIVAS主程序医生人工审方结果,舱内屏配液扫描前实现药品的退药、打包,以舱内屏亮红灯警示静配中心工作人员。

(3)舱内显示屏程序:扫描、展示以及提醒每个病人药品配置情况,对治疗类药品进行扫描计费。

2.1 PIVAS主程序

在医院医生站合理用药提示的基础上,PIVAS主程序增加了药师审方功能,该系统接收到新医嘱先对医嘱进行审方,审方采用自动审方加药师人工审方,把不合格处方找出来,通过护士工作站告知病区,如果医生需强制执行,输入工号、密码即可,如果医生过期不做处理,则药师可以在PIVAS主程序通过处方并配置,也可以对这类处方不配置,直接打包送科室;对静脉药物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相互作用、溶媒限制、禁忌证及特殊用药浓度监测,并且可对其严重程度用星级表示。例如:严重不合理用药为5星、一般性用量超标为3星;可审溶媒适宜性,评估特殊人群(肝、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酸碱失衡等)的用药,进行动态审方。系统审方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审方界面图

清晰的界面信息显示,以不同的颜色区分停止医嘱、不合理医嘱、合理医嘱,药师可在此人工审方或退单。自动排批次及手工调整,大大节省了药师工作量。特别设计了批次规则器,可以按照一般规则、药品优先规则、容积规则、时间规则。多种规则可以同时选择,并可以根据不同科室的习惯个性化设置。

一般规则:可根据药品的用法用量,如:bid、qd,对药品进行排批次;药品优先规则:可针对不同病区的用药习惯,对于某些药品需要优先使用而自行设置;容积规则:根据输液量进行上下限设定,例如设定好第一批下限为500 mL,可将大容量优先使用,从而合理安排某一时段配置量;时间规则:根据用药时间分批次。

批次规则器综合考虑用法用量、药品特性、单位时间内总输液量等因素,支持系统自动排批次+手动干预,大大减少了药师的工作量,并对之前所设定好的批次进行记录,对前一天排好批次并没有发生变化的医嘱,可以不用再排。批次规则设置如图3所示,批次界面如图4所示。

图3 批次规则设置图

图4 批次界面图

配置扫描分舱内和舱外模式,舱内扫描即配置核对,可以对药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方便及时找出未配置的药进行退药,有利于减少医院损失,大大减少退药找药的工作量。数据实时同步,对于不配或者停止的药品在扫描时候亮红灯以示提醒,亮绿灯则为正常配置的药品。除了拦截药品功能另一方也可以统计配置人员的工作量,有助于科室统计。也可根据药物的配置难度和风险性对其工作系数设定,从而达到公平的效果;舱外扫描包括排药核对和打包核对,排药核对是对药品入仓前对药品进行核对,打包核对是对配置完后的药品进行条形码扫描,一来可确定药品已经配置完毕,并且离开静配中心,如有药品丢失等原因也可做责任追溯的凭证。二来可以方便药品分科室,操作人员也可从界面上了解到各个科室的配置情况(已配置、未配置、总配置量),从而也优化了送药流程,节省了时间。

护士签收扫描后,配置中心可以从系统上了解到签收情况,如果有差错,可以第一时间知道问题在哪里并及时处理。对配置好的药品进行签收,确保每袋液体的正确性,也方便找出送错科室的药品。

2.2 病区护士站

病区护士,可以在登录系统后,人工处理审方结果,也可以查看当天或者过去某天静配中心药师审方结果,并体现在PIVAS主程序上。

单项退药是针对病人只退一袋药的需求所设计的,有些病人由于自己的特殊原因不能输一次的液体,以后还要继续用。此时,需要护士在与静配协调好的时间内进行此项操作。护士需要准确找出需要停的一批液体,在可以进行勾选时进行此项操作。

提前打包是将原本配置的液体变成打包液体送到病区,此功能主要用于一些早晨需要很多检查的病人,这些病人不能准时输液体,为了不影响药性,病区需要将液体保留,直至病人回到病区,护士将液体配置后给病人使用。提前打包界面如图5所示。

图5 提前打包界面图

2.3 舱内显示屏程序

舱内配置人员人手一把扫描枪连接舱内七寸显示屏,在配置前对药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对于病区护士站操作的“单项退药”或“提前打包”的药品在扫描的时候亮红灯以示提醒,实现了数据实时同步,保证了药品在未配置之前的及时调控,有效地减少了药品的浪费。

3 PIVAS系统实施中遇到挑战和解决方案

PIVAS系统主要用于静脉配置中心和病区,以二维码扫描的方式精准控制药品的配置和流转。虽然在前期对该系统所涉及的硬件、软件以及网络进行了测试,并在测试库试运行两周,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沟通协调和软硬件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由于该软件面向静配中心药剂师、病区各医护人员以及卫勤中心工作人员,用户基数大,病区各科室对该系统的需求存在差异,无法达成统一意见。为解决此问题,由护理部协调、指定医嘱相对较多的科室(如妇科和肝胆一病区)为试点,配合静脉配置中心试运行此系统,并代表病区参与需求修改和确认。

由于医院军卫网对安全保密性能要求高,所以在实施之前对该系统需新接入的设备进行了测试。对串口服务器进行打环测试结果显示对军卫网交换机无影响;对串口服务器私接笔记本结果表明无法私接终端设备;对舱内屏安装安全证书后仍可联入军卫网正常工作。

由于静配中心打包送病区药品多,病区收药需要扫描每袋液体,核对时间过长,卫勤中心工作人员和病区护士双方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完成收药。经开会商议决定,药品打包送病区打印汇总单和医嘱明细,并标明药品出静配中心的具体时间;病区接收扫描汇总单,核对药品总个数,并记录药品入病区的详细时间以完成药品接收,大大减少药品接收时间。而药品的明细核对则以入病区时间后延半个小时为止,划分药品泄露、丢失等问题的责任归静配中心还是病区。

4 讨论与总结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系统与HIS系统和移动医护系统之间以接口视图的方式对接,在保持医院原有住院医嘱流程不变的前提下,以二维码扫描的方式,全程跟踪控制,完成了静配药品的配置和计费,实现了病区对静配药品的实时调控和跟踪。该系统不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合理化建议,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保障了患者输液配药的安全性[15]。该平台易于部署,可扩展性强,值得推广应用[16]。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系统在保持医院原有住院医嘱流程不变的前提下,以二维码扫描的方式核对、控制药品进出舱、排药、配置、打包、病区签收以及病区提前退药和提前打包等操作。该系统全程条码跟踪控制,有效提高了静脉配药的安全性和精准度,实现了药物配置过程中患者、药物对应的正确性,计量和配置方法时间的精确性,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节约了人力,为医院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达到安全合理用药,提升静脉用药治疗水平。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系统对药品配置智能化方向的研究不够深入,药品配置的自动机械化操作将成为此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审方病区医嘱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审方系统+临床药师”的全医嘱前置审核模式的探索实践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分析与改进策略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我院审方系统的建立及应用效果分析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