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用牡丹新品种“祥丰“繁殖及栽培关键技术

2019-02-21罗建让张延龙

西北园艺(综合) 2019年6期
关键词:油用芍药牡丹

罗建让 张延龙

油用牡丹新品种“祥丰”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于2016年通过了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陕S-SP-PX-004-2015)。目前关于该油用牡丹新品种的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就该品种的繁殖及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繁殖技术

该品种可用实生繁殖和嫁接繁殖方式进行。嫁接繁殖主要用于“祥丰”母株(原种)的扩大生产,以便为生产提供大量的种源,而实生繁殖苗木主要用于大田种植生产。

1.1 实生繁殖

1.1.1 繁殖前准备

1)育苗地选择。油用牡丹“祥丰”育苗地宜设在交通便捷、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pH值6~8的沙壤地。忌选黏重、盐碱、低洼及重茬地块。

2)育苗地提前除草。提前除草是控制草害发生的关键环节。对杂草较多的地块,应在夏秋之交,草籽尚未成熟前予以根除。除草方法有3种。一是人工深翻,把草种子压在下层,使其不再发芽。二是浅锄浅耕,让地表草籽充分萌发,10~15天一次性把杂草消灭在萌芽中,大大减少杂草种子残留量。三是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或者三者结合使用。除草剂一般使用1次即可,局部杂草严重或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地块可酌情使用2次。

3)育苗地施基肥与深耕翻晒。育苗地应提前1个月深耕翻晒,深度30 cm左右。翻地前每亩施用1 000 kg生物有机肥、40~50 kg复合肥(15∶15∶15)作底肥,同时施入土壤杀虫、杀菌剂,以杀灭土壤中病菌和虫卵。

1.1.2 果荚采收及种子处理

1)果荚采收。待牡丹果荚变为蟹黄色或果柄基部变褐色时采收果荚,此时果荚里的种子部分变褐色。大面积种植时果实成熟有早有晚,要分批采收。

2)果荚采收后处理。果荚采收后堆放在阴凉通风处,堆放厚度以不超过30 cm为宜,堆放期间每天需要上下翻动1次,待果皮自然裂开时取出种子自然晾干,当种子含水量减少至40%为宜,也就是在种皮没有皱缩前播种,不能及时播种的种子进行沙藏或冷库贮藏 (5~10℃)。沙藏时,沙的含水量为 50%~60%,以“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标准,按照河沙 ∶种子=3∶1的质量比混合,于室内摊开,厚度不超过40 cm,每隔1 m开一个宽20 cm的散热沟。

3)种子精选与清毒。播种前要先用清水侵泡48小时,去除浮在水面上的不饱满的种子,然后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2小时,取出晾干播种。

1.1.3 播种

1)整地做畦。播种前再次整理土地,浅耕耙细整平,然后作成高畦。畦宽以120 cm为适宜,畦间步道(兼排水沟)深30 cm、宽50 cm。

2)适时播种。油用牡丹“祥丰”的播种期一般宜选在9—10月,9月最佳。地温≥15℃(于土表下15~30 cm处测量)。当播种期偏晚,地温低于10℃时,播种后必须覆盖地膜,以利生根。播种时土壤中要有适宜的墒情,墒情差时要先补水造墒方可播种。

3)播种方法。油用牡丹“祥丰”宜采用条播,在做好的畦上开沟播种。按20 cm的行距开沟。沟深约5 cm左右,株距5 cm左右,将种子均匀播种在沟内,然后覆土5 cm,稍加镇压。种子用量每亩100~120 kg,播种后育苗畦面灌水1次。

1.1.4 苗期管理 播种后20~30天,种子开始萌动生根,入冬前幼根可达10~20 cm。种子经过冬季低温解除上胚轴休眠后,于2月中下旬幼芽萌发陆续出土,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或雨后及时松土保墒,并在生长期喷施叶面肥3~4次。

1.2 嫁接繁殖

1.2.1 前期准备

1)嫁接时间。自8月下旬(处暑)至10月上旬(寒露)期间均可嫁接,但以白露(9月7—8日)至秋分(9月23—24日)为宜,在白露前后嫁接成活率最高。

2)砧木选择。可以选用芍药根,也可选牡丹根。芍药根木质部较柔软,嫁接易成活,成活后生长也快,但寿命短、分株少;而牡丹根木质部较坚硬,嫁接比较困难,生长初期比较缓慢,但成活后寿命长、分株也多。用“凤丹”根作砧木比用芍药根作砧木嫁接的牡丹抗性更强,生长更旺盛。选择根砧一般粗度在2 cm,长度15 cm以上者为宜。根砧粗而长,附有多数细根,对嫁接成活及以后生长开花更为有利。砧木挖出后晾晒1~2天,失水变软后可进行嫁接,这样不但切口不易劈裂,便于操作,而且短暂失水更有助于水分吸收。

3)接穗选择。最好采自母株基部的当年生萌蘖枝,其组织充实,生命力旺盛,基部容易发生新根及萌生新枝,嫁接后成活率高。接穗长度一般为5~10 cm,粗度0.5 cm以上,带有2~3个充实饱满的芽。接穗中部组织充实并呈现白色,嫁接后容易成活,中部组织疏松,呈现褐色、黑色的枝条不宜做接穗。接穗最好随采随接,久放影响成活率。

1.2.2 嫁接方法 采用根接法、枝接法进行嫁接。嫁接后可培土10~12 cm,为了使嫁接苗容易发芽出土,嫁接后第1年春季松去一部分覆土,但不可全部扒掉,在顶芽之上仍需保留3~5 cm厚的松土层,让幼芽自然长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嫁接苗生长很快,要及时去除从根砧上发出的萌蘖,否则将影响接穗的生长,甚至将萌发的接穗抽死,这是栽后管理的关键。在露地生长2~3年以后,可进行移栽。利用芍药根砧嫁接的,在移栽时,若嫁接苗上牡丹接穗已有自生根,便可将芍药根砧剪除后栽植,否则幼苗生长不旺。接穗上的芽若是花芽,嫁接成活后第1年可开花。但为了避免过多地消耗养分,促使新株正常生长,应该及时摘除花蕾避免其开花。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祥丰”的栽培地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地块,土质以沙质壤土为佳。质地黏重的地块和重茬的地块不宜栽植(经土壤处理后可栽植),pH值以6~8比较适宜。

2.2 栽植方法 栽植前清理杂草,就地铺平,进行焚烧,既消灭了越冬虫卵,又疏松了土地,便于挖地。在栽植前2个月,每月深翻1次地。第1次深翻55~70 cm,土块不宜敲碎,以便晒地,清除杂草。挖深30 cm的栽植穴,将苗木置入穴内,使根系舒展;穴内填土后将苗木轻轻上提,使根颈部低于地面2 cm左右,然后踏实封土。也可使用专用栽植器或锨插入地面,开宽8cm、深约30 cm的缝隙,然后放入“祥丰”牡丹的幼苗。苗木宜直栽,不宜斜栽。

2.3 栽植时间 “祥丰”入秋以后有1个根系生长高峰期,适时栽植可以使“祥丰”牡丹的根系在栽植当年得以生长并恢复,一般新根能长到20 cm左右,对第2年的生长十分有利。“祥丰”牡丹栽植时间以9月下旬至10中旬为宜。

2.4 栽植密度 以3年生苗为例,株行距可以选择50 cm×80 cm,或者采用宽窄行栽植,宽行100~120 cm,窄行 50 cm,株距 30~50 cm。 初植密度每亩1 000~1 600株。

2.5 后期管理 生长期要定期除草,每年2~5次,雨后及时锄地,垄种每次除草后中耕培土一次,直至封垄。牡丹喜肥,除施足底肥外,每年春秋各追肥1次,每次每亩可施复合肥100 kg左右。如天旱应及时浇水,浇水宜在晚间进行,雨季注意及时排除积水。每年春季现蕾,除留种子外,及时摘除花蕾,使养分供根系发育,可提高产量。摘花蕾宜在晴天上午进行,以利伤口愈合,防止患病。

猜你喜欢

油用芍药牡丹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陆抑非《芍药》
“三不够”牡丹节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油用牡丹在园林中的运用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
河北省张家口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