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西藏林芝市巴宜区青稞产量的调研与思考

2019-02-20

西藏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林芝单产青稞

果 珍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农技推广服务站,西藏林芝 860000)

青稞是西藏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占全区粮食总播种面积的70%,生产地位突出,在整个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历来受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冬春播青稞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种植历史悠久,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增加,农牧民的种植积极性降低,使得青稞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为稳定巴宜区青稞生产,提高其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笔者对巴宜区青稞生产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就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1 巴宜区青稞生产现状

1.1 巴宜区青稞生产发展稳定

2010年前巴宜区种植青稞品种单一,耕作粗放,管理水平低。主要冬播品种为地方品种“果洛”,春播品种为地方品种“珠巴聂”,经过几十年的种植,品种已退化严重[1]。为提高青稞产量,在相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的支持和带动下,巴宜区于2013年开始了“冬青17号”、“冬青18号”、“藏青2000”、“藏青320”、“喜拉22 号”等几个青稞新品种的示范试验及推广,依靠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青稞平均单产水平比地方品种提高了8%左右[2]。目前,“冬青18号”、“喜拉22号”已成为巴宜区大面积推广的冬播和春播品种。“冬青18号”产量较当地品种高119 kg左右,“喜拉22号”产量较当地品种高97 kg左右。2017年巴宜区总耕地面积2733 hm2,其中青稞面积为533 hm2(冬青稞333hm2、春青稞200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9.5%。近年来推广的青稞优良品种在产量、抗病性、抗倒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2 冬青稞有望成为林芝新的农业增长点

林芝市巴宜区1月最冷气温-13.3℃,播种冬青稞不仅能够正常越冬,7月初收获冬青稞后可以复种饲草,可以使我区耕作制度实现一年两收。近两年来,由于全市粮、经、饲种植比例的调整和耕作制度的逐渐改进,群众对冬青稞有了新的认识,良种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根据自治区农科院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试验研究结果,在我区气候温暖的河谷农区,冬青稞收获后及时整地,7月底至8月上旬复种箭舌豌豆、雪莎、芫根、油菜等绿肥和饲料作物,至10月中旬即可收获,产草量相当于自然草场一年产草量的5~8倍,按照这种耕作方式,农民不仅收获粮食还可以收获饲草或经济作物,增加收入,能够有效解决农区饲草紧缺问题。另外,复种绿肥能够起到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田环境[3]。因此,以此作为切入点,在林芝巴宜区扩大冬青稞新品种种植面积,把冬青稞收获后复种饲草豆科作物作为农业增产、增效的科技亮点,力争把巴宜区打造成为林芝市青稞高产、高效示范基地。

2 提高青稞单产的主要措施

2.1 良种推广对提高青稞单产的作用

由于青稞生产受到历史、地理、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青稞生产区条件相对落后,生产水平低,青稞总产量少,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牧民生活的需求。因此,西藏自治区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实现青稞生产百万吨的目标。但是我区青稞生产存在青稞种植面积缩小、加工原料需求猛增、单产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分析研究青稞单产潜力、政策优势、加工产业发展前景等现状后,自治区提出了在粮食主产县选用高产品种并切实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因此,在增加青稞产量方面,推广应用高产青稞新品种是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提高青稞单产的主要措施。自2010以来,巴宜区农作物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程度得到了很大改善,良种化程度逐年扩大,农牧民科技种田意识逐年增加,各项青稞生产实用技术措施入村入户,应用范围逐年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稞单产水平。

2.2 农业科技支撑对提高青稞单产的作用

在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以及自治区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曾先后选育出高产、优质、具有广适应性的优良青稞新品种40余份,在提高青稞生产科技含量上国家投资建设了“青稞原原种繁育基地”、“青稞良种繁育基地”等;在青稞综合研究上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现代农业 “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经费的支持。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先后选育出的高产、优质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藏青13”、“喜玛拉 22”、“冬青 18 号”等在我区主要河谷农业区适应性、丰产性、抗倒性、抗病性等表现良好,增产潜力大,粮草兼顾,深受广大农民喜爱[4]。广大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生产试验示范,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收集了大量准确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新品种栽培技术措施,为以后的大面积生产示范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生产保证。通过青稞新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全区青稞单产水平显著提高,西藏粮食安全得以保障。

2.3 推进农业机械化对提高青稞单产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必然选择。近两年来,巴宜区农业机械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断提高,机械作业不断扩大,从而加快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完全改变了“二牛抬扛”耕作方式和人工、牲畜踩场等生产方式,使广大农户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减少农业投入,为推动全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017年,巴宜区开展良种大面积连片机耕机播适应性推广工作,冬播作物机耕率达100%,机播率63.4%,青稞良种机播率69.5%,机播田的前期长势优势明显,种植构布局合理,为实现高产奠定了基础[5]。

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青稞单产的作用

大幅度提高青稞单产水平,确保青稞总产安全要以调整优化冬、春播作物种植结构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引水灌溉、土地平整、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土质等。积极引进现代农业设施,因地制宜实现节水灌溉[6]。冬青稞收获后复种豆科作物,提高土壤肥力。同时,结合测土配方,科学施肥,保障良种良田良法技术配套,实现全面机耕机播、精耕细作,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从而大力推进巴宜区青稞单产水平提高工作的进度。

3 当前提高青稞产量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3.1 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巴宜区海拔相对较低、雨水多、气候湿润,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频繁。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所使用的农药不能及时更新,病虫产生抗性,即使加大农药使用量,防治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防治病虫草害要做到早、准、精,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病虫草害早发现、早防治面临很大困难和挑战,也是目前实现青稞高产的技术攻关难点,希望上级部门继续加强重视,并建议开展小面积新型农药试验示范,做好高效、低毒型农药筛选鉴定和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3.2 实现全面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必然途径。提高青稞单产,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做到机耕、机播、机收。为了提高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中央、自治区、市、县(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能否再加大力度适当提高资金支持。目前,群众有意愿购买新农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农业工作效率,实现农业机械化,但是由于当地群众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自筹资金额度较大,有些群众没有能力购买新农机。

3.3 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

目前,巴宜区农田水利90%以上都已建完水渠,但有的依然存在“靠天吃饭”现象,部分地块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造成不能正常灌溉,致使良田荒芜,土壤肥力逐年下降,无法种植,另外,近两年有些地方遭受洪水灾害,导致新建的水渠被损坏,不能正常使用,暴露出我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诸多问题和困难。面对突出问题,形成几点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3.3.1 搭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平台 基础设施薄弱、老化、落后,要建立多方面鼓励建设机制,走多元化道路,主要解决好资金投入问题。

3.3.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实现责任制 建立以农民为主线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与管理机制,建立农民意愿表达机制,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汇总后提出具体提案,反馈到上级部门。

3.3.3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科学统筹、严格建设程序,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定期召开农业开发工作会议,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安排和部署。按照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围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目标任务,分地分区编制规划,做到重点突出,突出实效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农业的命运,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区青稞单产的提高。

3.4 缺乏青稞深加工企业

今年巴宜区青稞种植面积为533 hm2,青稞总产量能够满足我区农牧群众的基本口粮,目前青稞生产存在的最大困难为,自治区、市农牧局青稞种植指标逐年加大,虽然青稞良种有相关的补贴政策,但销售问题难度大,群众种植青稞的积极性不高。一是群众对农业生产不重视,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对农田投入少,群众形成“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粮食”的观念。二是青稞价格低,没有大型青稞生产加工企业收购青稞,农牧民生产的青稞未能带来经济收入的提高,导致农民种植青稞的积极性不高。三是由于交通便利,市场上物资丰富,当地群众的膳食结构有所变化,食用糌粑和酿青稞酒的消费群体明显下降,群众一日三餐以小麦和大米等为主要口粮,这种有青稞产量,无市场销路的尴尬局面,无法调动农民群众种植青稞的积极性。

4 对提高青稞单产的建议

4.1 抓好技术服务,提高青稞综合生产水平

我区紧密围绕青稞单产潜力挖掘,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全面开展青稞生产技术服务。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良种良法全程配套,按照一个点安排一个技术人员的要求,实现专人负责从青稞种植到收获,实行全程化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技术服务到位,良种生产到位,推广措施到位,粮食增产到位,农民增收到位。

4.2 政府积极引导,开拓青稞销路市场

目前,林芝市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青稞加工龙头企业,只有小规模青稞粗加工作坊,小规模合作社的青稞加工厂每年收购青稞量少,价格偏低,导致群众青稞销路难等问题。为了增加青稞种植面积,提高青稞单产水平,改变我市青稞销售难的局面,建议由政府积极引导,建立科研单位经营企业、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合作经济组织,依托区内青稞现有产品的技术,投入资金,引进技术、人才,创办龙头企业,加大青稞系列产品的开发力度。

4.3 加强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科技服务平台

由于林芝市独特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首先,海拔跨度大,四面环山,周期性灾害时有发生,夏季进入雨季,高温多湿,导致多种青稞病虫害发生,不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造成青稞产量的严重损失,阻碍青稞生产稳定发展,所以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同时,一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人才队伍亟待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个农田病害防控和气象监测为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或青稞全程化生产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林芝单产青稞
青稞地里的母亲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林芝桃花香
春鹦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