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分析

2019-02-20江少波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自学创设物理

江少波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甫里中学 213200)

初中阶段是学生储备学科知识的黄金时期,物理学科作为初中生的新学科,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给予高度重视,需要确保教学策略具有高效性和完善性,在物理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既要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成绩,提升学生物理水平,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存问题

1.学生对物理缺乏正确认知

物理学科和语文、数学等学科存在不同,初中生接受物理学科需要一定时间,对物理学科兴趣的培养也需要一定时间,很多学生习惯了学习中只有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科,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学生普遍处于初级认知阶段.这使得一些学生不重视物理学习,不能掌握自学物理的相关方法.

2.物理学科实验偏少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具有十足的魅力,但这种魅力需要亲身实践才能感受到.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物理学习评价的主要标准为物理成绩,很多教师不重视学生实验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依照书本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物理实验会使得实验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作用.

3.教学情境创设能力较弱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较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选取素材能力弱.情境素材可以起到烘托情感、营造氛围的作用,现阶段,情境创设素材主要源于教学参考书与教科书,很少有教师会自主提取和学生生活高度贴合的情境素材.(2)创设情境达成目标不够全面.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的创设情境没有对教学目标提供良好的服务效果,忽视教学目标的达成、片面重视知识目标的情况普遍存在.(3)教师统筹情境效果不佳.一些教师的创设情境局限在“新课导入”中,且情境的配置不够理想,一些情境过于故事化、生活化,而对物理本质有所忽视.学生不能从情境中提炼出物理知识,不能起到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作用,进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影响.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1.利用书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初中教学中,学生普遍需要面临多个学科的高强度学习任务,很多学生对物理符号、物理定理的学习都感到吃力.对此,教师需要积极利用书本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主动预习.以电路知识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设置一定预习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记忆方法和应用性,让学生思考电压和电流之间的正反比例关系,让学生对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量变进行探究,利用这种带有明确目的的自主预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陌生的物理知识,可以发现自身当前存在的物理学习问题,进而在课堂上解决问题.

2.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实验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物理自学能力.具体实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现场实验,结合课本知识,准备相关物理实验材料,在课堂上让同学上前进行操作,以观察实验规律,或是在专门实验教室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实验,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以“电路”实验为例,在此实验中,初中物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在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将实验基本原则告知全班同学,确保实验具有高度安全性,且学生可以严格依照相关步骤进行实验,实验设备不会被随意摆放和把玩,然后,教师可以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现象.学生利用独自实验可以让自身动脑、动手能力得到提升,让其在实验中体会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

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材料,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的自学理解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种方法不需要准备过多物理实验材料,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如在讲解“惯性知识”时,一些学生在理解惯性知识时相对困难,知识本身具有一定抽象性,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和惯性理论的相关模拟实验和生活中的惯性事例,如在刹车之后车依然会前行一段距离,利用这种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为了解抽象概念.同时,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互联网技术,也可以让自学效率得到提升.

3.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转变物理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性得到激发,教师可以将传统物理课堂转变为互动讨论的物理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少量时间对本节课内容主旨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将其余时间交给学生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列出不懂的问题,之后利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解决问题.将自学和互动学习进行良好结合,让学生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激发,让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同时锻炼学生物理自学能力.

以“《声音的特性》”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定相关问题,即“音调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同学通过自学可以得出答案,并对此进行总结,“可能是因为振动幅度或振动快慢.”然后教师可以引入实验,“同学们,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验证得出结论,利用相同的力气,我们将纸片划过疏密不同的梳子,可以对哪种因素进行判断?”学生可以说出答案,即振动的快慢.“那么用不同力气将纸片划过疏密相同的数字,可以对哪个因素进行判断?”学生可以回答振动幅度.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引入探究讨论环节,即针对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自学之后进行讨论,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得出的相关结论进行补充说明,让结论全面性和确切性得到提升,同时,为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灵活度得到提升,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定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习题练习,以此来判断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补充练习.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物理缺乏正确认知、物理学科实验偏少和教学情境创设能力较弱的问题,通过利用书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对当前问题进行解决,可以让学生物理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自学创设物理
只因是物理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