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心和孩子一起经历童年

2019-02-20吴海丽

师道(人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灰兔小兔老师

吴海丽

“我们一起在学校里饲养小兔怎么样?”

“什么?”孩子们睁大眼睛瞪着我,一副副形象各异的惊喜的表情,绽放在他们脸上。

“怎么?不想养吗?”我的反问,其实是一种肯定。这种肯定引得欢呼声像鞭炮爆炸了一样,四散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欢呼的,敲桌子的,激动得前仰后合的……孩子们用最夸张的肢体语言释放着自己对这一提议的欢迎。

这是时隔五年我第二次带学生在学校里一起养小兔,只不过第一次无疾而终,结局有些潦草。但我始终相信,同样的活动主题,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定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应。只要是从儿童立场出发,针对眼前这群孩子的特点,重新构想并组织 “养小兔”这一活动,一定能引领孩子经历一次别样的情感旅程。

白天在学校共同饲养,晚上按学号将小兔带回家照顾,活动课带小兔去校园散步,周末带小兔去旅行……这一班本活动体验课程的设想在班级群里广而告之后,家长们立刻用行动表示了欢迎和支持:手巧的,兴致勃勃地用木板制作了兔子造型的提示牌;心细的,为兔子们准备了宽敞的笼子和专用尿垫;在农村生活过的,为如何指导孩子给小兔喂食出谋划策……兴奋的孩子们,则每日都在盼着成为照顾小兔的主人。兔笼边,切成碎块的新鲜胡萝卜,嫩绿得能滴出汁水的青草,无不在诉说孩子们对小兔的喜爱。不仅如此,孩子们还自发给4只小兔全部取名为 “兔小宝”,并在班级花名册后依次添上52号、53号、54号、55号——小兔,成为班级新成员啦。

从此,养小兔成为孩子们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自觉地照顾它们,保护它们,并为此投入无限的爱与热情。

课间,他们乐此不疲地给小兔喂食,和小兔聊天,给它们清理大小便;上课了,他们兴致勃勃地读书给它们听,只要看到小兔的耳朵动一动,他们就兴高采烈地说那是小兔在侧耳倾听……他们把小兔当朋友,甚至当作自己的孩子:小兔一动不动,那是 “坐如钟”;小兔在草地上奔走,那是 “走如风”。把小兔带回家后,他们总是竭尽所能而又兴致勃勃地为它们弹琴、跳舞……从3月27日到4月17日,整整二十天我们都沉浸在饲养小兔的欢乐中,我们带小兔去学校的荒草地溜达,带小兔一早起床看日出,带小兔去所在城市最大的绿博园春游——我们头戴小兔头饰,高举着 “小兔旅行团”的旗帜,拎着兔笼骄傲地行走在春风里。我的胸前挂着孩子们为我亲手绘制的 “小兔旅行团团长”的标牌,我为拥有这样的 “头衔”而感到骄傲。真的,我无比惊异地发现,孩子们已在不知不觉中赋予了小兔另一种“生命”,这种 “生命”是他们创想出来的,焕发着 “人性的光彩”。人与动物的亲密相处,现实与想象的美妙叠合,使他们的思维之泉如火山一样喷发。思考、观察、感知、创想,使他们来到了 “思考和言语的源头”,在系列随笔中,他们用生动的文字描摹着,创造出各种心仪的小兔形象——《小兔,你好!》,表达着对小兔们初来乍到的欢迎;《我的兔子朋友》,描述的是和小兔们朝夕相处产生深厚感情后留下的甜美记忆;《我们班的 “兔小宝”》,彰显的是把小兔当作同伴的自豪和欢喜;《我带小兔去旅行》,细腻勾勒了带小兔坐公交车、爬山坡走草地的欢乐;《小兔,我好想你》,尽情流淌着对小兔离开后的无限思念……孩子们争相用浓烈、真挚、深情的语言表达着对小兔的喜爱,彻底地 “物我交融”。在他们的心灵世界里,小兔会说话、有思想、有灵魂。乔灵姝小朋友在给小兔写的信中这样说:

可爱的小兔,你离开我已经两天了,我是多么地想念你呀!想想你可爱的模样,我就特别舍不得你离开,我还没能够仔细地打量你呢!

我永远记得带着你走进校园时,从我身边经过的同学脸上流露出的惊讶表情。有些高年级同学还对你指指点点的呢!你难道没有观察到吗?我可是看到你的小红眼一直在东瞧瞧西看看呢!

有一次上课,我看到你一直望着吴老师,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你是不是学会了什么?我来考考你:长城像什么?运河像什么?想想看吧,上堂课,我们可是背给你听过的哟!

昨天是我的生日,真可惜你没来参加。如果你来了,我一定让你尽情品尝美味的青菜和胡萝卜!

可爱的小兔,如果你能读懂这封信,哪怕是一个字,你就点头回应一下,摇一下尾巴也可以呀!

看,你是不是已经分不清他们描写的是童话故事还是现实的日常生活了?在这里,分辨现实与幻想并不重要,因为 “儿童是用形象进行思维的”。饲养小兔使他们感受到世界的多彩,生活的美好,学习的快乐,也塑造着那个真、善、美的自己。

更为重要的是,师生关系也因此更亲近了。以前,我带他们在雨里散步、踩水的时候,他们只说我“是一个好玩的人”;我带他们观察校园花草的四季变化时,他们只说“吴老师总是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美”。可是,一起养小兔后,他们认定我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同伴,他们毫不吝啬地夸我 “是一个富有童心的人”,是一个 “有意思的人”。这一评价着实让我高兴。比起做一个让他们敬畏的老师,我更愿意成为他们的朋友,更愿意成为懂得他们心思的人。毫无疑问,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情感通道被 “饲养小兔”轻松地打通了。从此以后,我和这群孩子是拥有共同故事的人。我们拥有了共同语言,进入了彼此的精神世界。孩子们用热烈的方式分享着、回应着我的 “孩子气”,邀请我和他们在童年的路上继续携手——

“吴老师,我可以把我家的小刺猬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呆几天吗?”提出这个请求的是小男孩董梓艺,他曾把小兔在他家和小狗追逐的场景拍成了微视频。

“吴老师,我家新买的小仓鼠可神气了!……”跑进我的办公室滔滔不绝、迫不及待与我分享的是张钰晨,她特别喜欢53号小灰兔,一直坚持叫它 “小灰兔彼得”,饲养的时候曾和小兔偷偷地亲过嘴。

就连家长也参与进来了。 “吴老师好,我们幼儿园开展活动,带回来一些刚孵出来的小鸭,要不要带到班上玩几天?”提这个建议的是严凡瑞的妈妈,他是幼儿园的老师。

…………

苏霍姆林斯基说: “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童年时代由谁携手领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今天的儿童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如何度过童年。”全身心和孩子一起经历童年,处处为孩子着想,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面对儿童,师者需要温润童心,还需要仁爱与智慧。

“吴老师,不好了,小灰兔快不行了!”一天早晨,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有孩子扑过来拉着我跑到兔笼边。

那只最可爱的小灰兔果真一动不动地斜仰在笼子里,肚皮微弱地起伏着,眼珠一动不动,碰它一下,也只稍稍颤了颤,奄奄一息。

“这是怎么回事?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了?还是受凉了?”小灰兔的四肢湿漉漉的,我连忙把前一天认领这只灰兔的小主人小薰喊过来,想问个究竟。

没想到,原本就内向的小薰,看到小兔生命垂危的模样,一下子支吾着说不出话来了。什么原因都问不出来,我只好联系她的妈妈。

小薰妈妈匆匆赶到学校把小兔送进附近的宠物医院。这一去就是半天,这半天牵动着全班孩子的心。所有的课间,他们都在询问小灰兔什么时候回来;所有的课,他们几乎都在偷偷地看窗外。担心,牵挂,不安,忧伤……各种情绪使我们的心焦灼,整个上午,教室里的气氛都紧张不已:

“医生会救治小灰兔吗?会给它打针喂药吗?我好担心,恨不得把小兔的病转移到我身上来。”

实施I/M制度可带动整个在用车维修市场服务能力的提升和维修行业的转型升级,拉动包括建立健全政策标准体系、规范尾气排放检测、加强尾气排放维护、建立数据信息监管系统、营造良好发展市场环境、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等上下游方方面面产业经济的发展,有力支撑行业转型升级,将成为维修行业新的驱动引擎。

“小灰兔什么时候回来?那可是我最喜欢的小兔!”

“我满脑子都是它的身影,都没心思上课了!”

甚至有人小声议论: “小兔是不是已经死了?”

我很希望小灰兔能健康归来。我想过各种可能,就是没有想到“小兔死了怎么办”。真的,我没有考虑到这样的情节,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孩子们也没有。整个上午,我都忧心忡忡:假如小兔真的死了,我如何向孩子们解释?他们的心灵会不会因此受到伤害?

当小薰的妈妈在微信里告知宠物医生没能救活小灰兔这一消息时,我的眼前一片乌黑:残酷的、可怕的死亡还是来了!我该如何和孩子们一起面对 “死亡”这一残酷的话题。

人有生老病死,动物也不例外。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有关 “生命与死亡”的教育契机,我可以趁机教育孩子们如何科学地养育小兔,如何科学地对待生命,甚至可以就此举办一次相关的科学讲座,引导孩子从 “小兔之死”的悲伤中挣脱出来,从而更加理性地看待“生命的消亡”……但是,总觉得似乎缺少了些什么。就在我沉浸于思考如何破解 “小兔之死”的教育难题时,小薰的妈妈在微信里问我:

这一问,一下子把我问住了,但也打开了我心底里一直寻找的那扇窗。

比起如何引导孩子们直面死亡,首先化解昨日小兔领养人小薰即将面临的心理危机、纾解孩子们的紧张与焦灼也许是更重要的事情。作为前一天领养这只小兔的主人,她一定最难过。她该怎么办?她会不会受到同学的指责和埋怨?负疚感会不会从此成为她甩不掉的思想包袱?

关键是孩子们是那么热切地盼望着小灰兔健康归来!为了小薰,为了孩子们,就让善意的谎言走在“小兔已死”的真相之前吧!有关死亡的话题,完全可以选一个更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和这群三年级的孩子来谈。

于是,当小薰的妈妈带着新的小灰兔出现在教室门口时,我惊喜地跟孩子们说: “你们看,小灰兔从宠物医院回来了!”

孩子们欣喜地围着小灰兔看呀看呀,兴奋地汇报着:

“它的毛发被剪短了?变得更精神了!”

“它的眼珠变得更加黑亮有神了!”

“吴老师,小灰兔怎么好像比原来整整小了一圈?”眼尖的孩子追过来问。

“傻瓜!小灰兔的毛发全部被剪短了,身子看起来自然就小了!你忘了你理发后的样子啦!”我还没回答呢,早就有人抢着说了。

小薰呢?我从人群里寻找着她,内向的她正抿着嘴乐呢!

是的, “小灰兔之死”是饲养小兔过程中的一个意外,如何处理这个意外,是一个一下子说不尽的话题。不同的教育者,或许有不同的选择。我之所以跟孩子们隐瞒这样一个事实,用另一只小兔来代替,不是对生命的漠视,不是对死亡的轻视,而是对眼前这群三年级孩子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善意与呵护。多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每一个教育瞬间,都可能使生命绽放出无限光彩!我们的教育,首先是人学,最终也是人学。

猜你喜欢

小灰兔小兔老师
小灰兔造笑料
戴草帽的小灰兔
小白兔和小灰兔
帮小兔逃跑
骄傲的小兔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可爱的小灰兔
小兔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