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唐士人籍贯及所涉州县之考辨
——以周彬、颜诩为例

2019-02-20安北江

史志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永新县庐陵泰和县

安北江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

唐末五代以来,中原干戈相寻,礼仪文教衰废,风俗隳坏,贤人能士嫉世远去。如欧阳修所言,“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1](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P369)。较之中原,十国多居长江及以南,较为稳定,而南唐尤盛。南唐承袭杨吴,地跨江淮,物产丰盛,文教兴盛一时,“鸠集典坟,特置学官,滨秦淮,开国之监,复有庐山国学,其徒各不下数百,所统州县,往往有学”[2](宋)马令撰,李建国校.南唐书.傅璇琮,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P5406)。自中原兵乱以来,中原士人逃往川蜀者甚多,迨至后唐灭蜀,入南唐者继其前行。考南唐士人周彬及颜诩籍贯,诸典籍记述存有不一,就其所涉州县建置及沿革加以考辨,以期校改部分文献记载之不准。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教。

一、不同史料中的周彬、颜诩籍贯考辨

(一)周彬

周彬,仕于南唐烈祖李昪,著有《郊望论》,署诸卫巡官。后授大理司直,出宰禾川县,因为政清廉,连任七考,官居尚书郎。关于周彬的记载,在《南唐书》[3](宋)马令撰,李建国校.南唐书;陆游撰,李建国校.南唐书.傅璇琮,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江南野史》[4](宋)龙袤撰.张剑光校.江南野史.傅璇琮,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十国春秋》[5](清)吴任臣撰.徐敏霞校.十国春秋.中华书局,2017.等皆有传记。其中《五代史记注》[6](宋)欧阳修撰.(清)彭元瑞注.五代史记注.文渊阁四库本.中的注释是引用马氏和陆氏之作。

马令《南唐书·周彬传》记载,“周彬,和川人也。杜门读书,不治产业。……闻烈祖(李昪)镇金陵,招辟儒生,彬因献所习,烈祖善之。”[2](P5357)其中“和川”,四库本马令《南唐书》作“禾川”。

《江南野史》载,“周彬,世为庐陵禾川人。自少不治产业,伏膺儒学,刻苦修进,俾昼作夜……及闻先主(李昪)镇金陵,囊文而往。”[1](宋)龙袤撰.张剑光校.江南野史.傅璇琮,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P5204)

《十国春秋》亦有记载,“周彬,禾川人。杜门读书,不事家人生产……烈祖金陵,招辟儒生,彬往依之。”[2](清)吴任臣撰.徐敏霞校.十国春秋.中华书局,2017.(P446)

(万历)《吉安府志》卷十八载,“周彬,永新人。自少刻厉诵读,不治产业……时南唐烈祖镇金陵,招致文士,彬献所为文,烈祖善之。”[3](明)余之祯.(万历)吉安府志(卷十八).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P239)

《续唐书》[4](清)陈鳣.续唐书.中华书局,1985.(P484)记为“永川”。(雍正)《江西通志》作“和川”。《全唐文纪事》卷十三关于周彬的记载,是参承马令《南唐书》,作“禾川”。

(同治)《泰和县志》本传称周彬为“泰和”人,盖唐时省永新人泰和。

对此,(雍正)《江西通志》卷七十五《人物十·周彬》引注曰:

按白志(即康熙五十九年巡抚白潢修,查慎行等纂,名曰《西江志》)引《寰宇记》谓:“唐显庆四年(659),永新民以泰和道远,请别置县于和山,和川之名当在此时。南唐仍而不改,故彬为和川人,即今泰和县也。”考《(新)唐书·地理志》,武德五年(622)置南平州,并(置)永新、广兴、东昌三县。八年州废,省永新等县入太和。显庆二年(657),复析太和,置永新。永新别为县不应仍属太和,至四年又以道远请别置县也。且唐志并无和川县名,俟再考。又安志云:“彬宰本邑时,有争讼者以理和解,嗣主锡以银章茜绶宠异之,官至尚书郎。”[5](清)谢旻等修.陶成,恽鹤生等纂.(雍正)江西通志.文渊阁四库本.(卷七十五)

其实,现今版马令《南唐书》《续唐书》与(雍正)《江西通志》载述有误,“永、和”皆为“禾”之形、音转换之误,实为“禾川”,即宋人龙袤、明余之祯所言庐陵永新。而(同治)《泰和县志》所述,是对彼时禾川之辖属沿革未加考辨,给予混淆处理,兹证于后文。

(二)颜诩

颜诩,本为唐颜真卿之后裔。有关颜真卿的记载,两《唐书》皆有传记曰,“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五代祖之推,北齐黄门侍郎”[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P3589)“秘书监师古五世从孙。少孤,母殷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杨)国忠终欲去之,乃出为平原太守。”[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P4854-4855)

唐人殷亮所撰《颜鲁公集行状》中曰,“公姓颜,名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长安人也……五代祖北齐黄门侍郎讳之推,自丹阳居京兆长安。”[8](唐)颜真卿.颜鲁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P122)[9](P6014-6015)可知,颜真卿祖籍为琅琊临沂,在其五世祖颜之推时,颜氏家族已徙居京兆长安。颜真卿出生时当然并非祖籍地琅琊,实为长安。天宝十二年(753),因杨国忠排挤,出任平原太守。

然而,《旧唐书》和令狐峘撰《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墓志铭》[9]周绍良等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P4515-4518)记述,其籍贯皆为琅邪临沂。事实上,这是在追溯前贤抬升自身的文化脉络。《墓志铭》曰,“公讳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人。盖孔宣父之门人曰回,好学知机,道亚圣人,公其后也”。众所周知,西晋时山东琅琊已成当时名望之族,颜氏后人无论迁居何处,都以此来作为郡望载述,一度成为“琅琊颜氏”。

与之类似地,颜真卿之后颜诩籍贯记载也是如此,兹列于下:

《宋史·颜诩传》记载,“颜诩,唐太师真卿之后。真卿尝谪庐陵,故诩为吉州永新人。诩少孤,兄弟数人,事继母以孝闻。一门千指,家法严肃,男女异序,少长辑睦,匜架无主,厨馔不异。义居数十年,终日怡愉,家人不见其喜愠。年七十余卒。”[1](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P13413-13414)

马氏《南唐书》载,“颜诩,鲁郡公真卿之后。唐末,徙居木川。诩少孤,兄弟数人,事继母以孝闻。”[2](宋)马令撰.李建国校.南唐书.傅璇琮,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P5363)

《十国春秋》载,“颜诩,禾川人,故唐鲁公真卿之后也”[3](清)吴任臣撰.徐敏霞校.十国春秋.中华书局,2017.(P423),作“禾川”。

《五代史记注》注引为马氏《南唐书》,为“徙居木川”[4]((宋)欧阳修撰.(清)彭元瑞注.五代史记注.文渊阁四库本.卷三十四)。

(万历)《吉安府志》卷二十六《孝友传·颜诩》所载,实为参承《宋史·颜诩传》,其亦作“故诩为吉州永新人”。

清人嵇璜《续通志·孝友传·颜诩》所载是抄录《宋史》。

清人陈鳣《续唐书》载,“颜诩,平原人,鲁郡公真卿之后。唐末,徙居永川。”[5](清)陈鳣.续唐书.中华书局,1985.(P491)

(雍正)《江西通志》作“和川”,又据其墓在永新双乳峰山麓处。“双乳峰在永新县西,皂旗山之右,其麓有颜诩墓。”[6](清)谢旻等修.陶成,恽鹤生等纂.(雍正)江西通志.文渊阁四库本.(卷九、一百十)

综上可知,颜诩之籍贯与出生地,记载各有不同。《宋史》所语“真卿尝谪庐陵,故诩为吉州永新人”,似乎有些模糊。而马氏《南唐书》与《五代史记注》作“徙居木川”,《续唐书》作“永川”,实质上是“禾”字的误写,考之“木川”无此地,皆因“禾川”之误。(雍正)《江西通志》的“和川”,又是“禾”的同音误写。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马氏《南唐书》《五代史记注》《续唐书》都记载,“唐末,徙居禾川”。按《旧唐书·颜真卿传》载,“以(颜)真卿曾孙弘式为同州参军”[7](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P3597)。颜诩为颜弘式子,即颜真卿四代孙,与颜翊、颜翔互为兄弟。彼时同州,即今陕西渭南大荔。由此可推,颜诩应为唐末期徙居禾川。而清人吴任臣,则直接将其写为“禾川”人,实为以仕任为准而已。另外,在《续通典》《同姓名录》《续文献通考》等文献载述中,皆与(万历)《吉安府志》相同,即诩为吉州永新人。《续唐书》言之为平原人,抑或追其先祖颜真卿任平原太守之地而论断,实为谬误。

此外,彼时于禾川者,还有吴臣张翊、南唐士人郭昭庆等,从相关文献载述中,亦能窥觇出周彬、颜诩所记载版本之误写。张翊,先世本为京兆长安人,随父奔于江南。《十国春秋》有其传记曰,“张翊,其先世为京兆人。唐末,翊父授任番禺,属刘隐将据广南,弃官北还,至潭、衡间,马氏已有潭、澧,挈家来奔江南,过庐陵禾川,僦屋居焉……翊文辞婉丽,禾山大舜二妃庙碑、庐陵紫阳观碑、新兴佛阁碑文,皆翊所撰。”[3](P154-155)对此,(雍正)《江西通志》[6](卷九十五)基本是抄录《十国春秋》之《张翊传》,记禾川无误。

南唐士人郭昭庆,马令《南唐书》卷十四《郭昭庆传》云,“郭昭庆,其先为庐陵禾川人。父鹏,保大初进士,官至大理司直……因得召对,补杨子尉,不受,复归禾川”[2](P5355),与《十国春秋》类同。(雍正)《江西通志》则抄录陆游《南唐书》[8](宋)陆游撰.李建国校.南唐书.傅璇琮,徐海荣,徐吉军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P5581),并对其稍作辩证,“按马令书(《南唐书》),以(郭)昭庆为禾川人,《豫章书》(明郭子章撰)以为永新人,今从陆书。”[6](卷七十五)

就其属地而言,反而在记述周、颜二人归属地时,出误,鲜加以辨析。那么,“禾川”之历史沿革如何,“和川”又居何处呢?这里面也会涉及到有关此地县治沿革的年代记载不统一问题,如唐高宗时永新县的置析,“太和”与“泰和”县名更换时间,其名来源等,考辨如下。

二、唐宋永新、永丰建置时间考辨

(一)唐代永新县的建置

在此,首先对吉州永新相关历史沿革作一简单梳理。按乐史《太平寰宇记》载:

永新县,汉庐陵县地,(三国)吴宝鼎中立永新县,属安城县郡。隋废郡,而县并入太和。唐武德五年(622)析太和之地置南平州,复立永新县以隶焉;八年(625)州废,县入太和。显庆四年(659),永新之民以太和道阻远,请别置县于禾山东南六十七里,即今理也[1](宋)乐史撰.王文楚等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P2216)。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七“永新县”条则曰:

汉安平县地。三国吴宝鼎三年,析置永新县,属安成郡。晋、宋以后因之。隋平陈,郡废,县省入泰和。唐武德五年,复置县,属南平州。八年,州废,县复并入太和。显庆二年(657),复分置县,属吉州。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永新州。明初,复为县。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百八十四里[2](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P4026)。

可见,永新县的废置与太(泰)和县的析合也有一定的关系。永新县到底何时分离太和,而归辖于吉州,文献记载似乎有出入。检两《唐书》“地理志”,其中《旧唐书》“江南西道之永新”条曰,“废县。显庆二年,分太和置。”[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P1608)《新唐书》“吉州庐陵郡”条下记载,“武德五年置南平州,并置永新、广兴、东昌三县。八年州废,省永新、广兴、东昌入太和,来属。永新。上。显庆二年析太和置。”[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P1070)两志记述皆为唐显庆二年(657)。“显庆”为唐高宗李治第二个年号,为避讳唐中宗李显之名,后人亦书其为“明庆”或“光庆”,部分典籍中写法不一,无可非议。而《元和郡县图志》《唐会要》、(雍正)《江西通志》所载与《太平寰宇记》一致,即永新县为显庆四年置[5](唐)李吉甫撰.贺次君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P674)[6](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P1275)。(道光)《泰和县志》亦载曰,“贞观五年,徙县安丰旧治。显庆四年,复置永新县。乾元三年,始移县于白下驿西[7]《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根据《大清一统志》“吉安府”条与《明统志》所载,推断白下驿西,即今江西吉安泰和县城澄江镇。见周振鹤主编.郭声波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上编第九章“江南西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P533),即今治”[8](清)杨讱主修.萧锦纂.(道光)泰和县志.文渊阁四库本.此处原沿革表(唐:太和县)中,“显庆”与“乾元”次序颠倒,予以改正.(卷一)。另外,在《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卷五《吉州·永新县》载:

隋废安成郡,以县并入太和。唐武德五年,复置永新县,属南平州。八年州废,省入太和。显庆三年,复置永新县,治于禾山东南六十里。宋元祐七年,割太和高行乡三保地来属,隶吉州。元元贞元年,升县为永浙(新)州。本朝以州为县,属吉安府[9](明)刘基.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文渊阁四库本.(卷五)。

然而,在(乾隆)《永新县志》卷一《舆地·沿革》中,言其所引《太平寰宇记》之文曰,“显庆三年,永新民以太和道路阻远,请列置县于禾水东南,即今理也。”[1](清)王瀚修.陈善言等纂.(乾隆)永新县志(十卷).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卷一)但乐史所书无论于原始刻本,还是今点校本,皆为“显庆四年,永新之民以太和道阻远,请别置县于禾山东南六十里,即今理也”,参前文所引。而根本非显庆三年,实属引错。

就典籍载述先后和考证详实而言,《元和郡县图志》胜于《旧唐书》。前者作为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方总志,成书于唐元和八年(813),本就为唐代地理志。虽然其《图》的部分,北宋时就已亡佚,但从保留至今的文本中,可以看出其考证十分详实。至清代,周梦棠、缪荃孙等人对州县目录进行过补辑,又张驹贤等进行过考证。其体例与内容,为之后的《太平寰宇记》等开创了先例。《旧唐书》虽在唐历朝实录、国史之上纂成,但贾纬、张昭远等人皆处于五代,社会动荡,且撰修历时仅4年之余,考证欠缺。宋祁、欧阳修、范镇等修《新唐书》,成于宋嘉祐五年(1060),离唐亡已有150余年。其书虽在编修风格与主体思想上与前者略显不同,但对地志所载沿革仍缺乏详细的考证。另,王溥《唐会要》保留了两《唐书》未有的史实,同时又分门别类地对唐代典制以及其他相关制度沿革作了考辨,可信度颇高。因此,永新县民因去太和道阻路远,请别置县于禾山东南,此事当以唐显庆四年(659)为准。

事实上,唐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十道,其后吉、洪等州属江南道。贞观十三年,吉、袁、洪、江、鄂、抚、虔、饶等州仍督于洪州都督府。至显庆四年,割饶、江、鄂州直属于江南道,进一步整治江南道,彼时重新省置州县,当为更加合理。

综论之,永新县的建置当为唐显庆四年(659),而非二年或三年。

(二)宋代永新、永丰二县的建置

北宋初年,太和之地尚属南唐所辖。太平兴国元年(976),即南唐被灭后次年,宋太宗分江南路为东、西两路。至端拱二年(989),合其为一路[2](清)杨讱主修.萧锦纂.(道光)泰和县志.文渊阁四库本.(卷一)。合路之前的情况,李昌宪先生通过《宋史》之《和岘传》《张齐贤传》,以及张齐贤撰《洛阳缙绅旧闻记·虔州记异》《舆地纪胜·隆兴府》等载述已做过分析[3]周振鹤主编.李昌宪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P72),此处无需赘言。事实上,于端拱年间始合为一。至宋天禧四年(1020),又分其为两路。进入南宋后,宋建炎四年(1130),吉州统辖于湖北鄂州,合为一。绍兴初,复为江南西路。在宋平南唐时,太和、永新实为二县,都统辖于吉州。

马端临《文献通考》载曰:

吉州,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二汉属豫章郡。孙策分置庐陵郡。晋、宋、齐、梁、陈皆因之。隋平陈,置吉州。炀帝初州废,置庐陵郡。唐为吉州,或为庐陵郡。属江南道。领县五(庐陵、新淦、太和、安福、永新)。南唐置龙泉县。宋雍熙元年,析庐陵置吉水县。淳化三年,以新淦属临江军。至和元年(1054),析吉水县地置永丰县。熙宁四年,以龙泉县万安镇为县。属江西路。贡纻布、葛。领县八,治庐陵。庐陵(隋县。有玉笥山、赣山)、吉水(宋县。有仁山、吉水)、安福(隋县。有鐏山、大泉)、大和(隋县。有遂兴水)、龙泉(南唐县。有龙泉江)、永新(唐县。有胜业水)、永丰(宋县。有报恩江)、万安(宋县。有云洲)[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考二五○一下)。

又,(万历)《永新县志》曰,“会宋师下江南,诸郡县不兵而附,宋遂仍唐故,而以县复隶吉州。元祐七年,泰和令汪问请于朝,举其邑之高行乡雕陂(即今醮陂)、官北、浆坑三保(堡)来属,在今县南义山后。”[1](明)龚锡爵修.尹台纂.(万历)永新县志.文渊阁四库本.(卷一)(道光)《泰和县志》曰,“元祐七年(1092),割三堡隶永新县,属吉州军。”[2](清)杨讱主修.萧锦纂.(道光)泰和县志.文渊阁四库本.(卷一)

再者,按前文所揭,永新县的建置入北宋后,仍因于唐,直至宋元祐七年(1092)才发生变化。可见,永新县在宋至和之前就已经设立。同时,至少在宋元祐之前永新与太和二县互不辖属。由此,可以断言《宋史·地理四》对永新县建置记载之错误,“至和元年,徙吉水县地置永新县”[3](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P2190)。

事实上,“永新县”与“永丰县”的建置时间是不一样的。考之永丰县的建置,按欧阳忞《舆地广记》记载:

永丰县,唐乾元元年(758)析上饶置,属信州,元和七年(812)省入为镇。皇朝熙宁七年(1074)复升为县。有永丰山、永丰溪[4](宋)欧阳忞撰.李勇先,王小红校.舆地广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P700)。

永丰县,本吉水县地。皇朝至和元年(1054)以报恩镇置永丰县。有云盖山、报恩江[4](P723)。

与之类同的还有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入宋之后的建置情况,在《舆地广记》卷二十五、宋李攸《宋朝事实》卷十八《升降州县一》、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八《舆地考四》、明余之祯(万历)《吉安府志》、清王建中修、刘绎纂(同治)《永丰县志》、清嵇璜《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二《舆地考》等中,皆记为宋至和元年(1054)析吉水县地,以报恩镇置永丰县。明人刘基所撰《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卷六《广信府·永丰县》,却避谈宋至和年间的建置情况,而是直接言其宋熙宁七年(1074)升上饶之永丰镇为永丰县仍属信州。

宋人周必大《文忠集》载宋庆元五年(1199)撰《参议董君昌裔墓志铭》中曰,“云盖,初属吉水县,至和元年析隶永丰。”[5](宋)周必大.文忠集.文渊阁四库本.(卷七十二)也就是说,至和元年(1054)时永丰县已经置立,因此才有析吉水之云盖隶属于永丰。这又印证了宋志对至和元年徙吉水县而置永新县记载之误处。

惟一不同的是《石本欧阳氏谱图序》,其载曰,“而修之皇祖始居沙溪,至和二年(1055),分吉水置永丰县,而沙溪分属永丰,今谱虽著庐陵,而实为吉州永丰人也。”[6](宋)欧阳修著.李逸安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P1081)。

而唐代与其同名之县,除上述江南西道信州之永丰外,还有唐前期所置辖于关内道丰州之永丰,位于河套地区。《旧唐书·地理一》载,“永丰,隋县。武德六年(623)省,永徽元年(650)复置。”[7](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P1418)又,《舆地广记》卷十七曰,“永丰县,唐永徽元年置,麟德元年(664)别置丰安县,天宝末省。东受降城,唐景云二年(711),朔方军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4](P495)信州之永丰,《旧唐书·地理三》载曰:

乾元元年,割衢州之常山、饶州之弋阳、建州之三乡、抚州之一乡,置信州,又置上饶、永丰二县。领县四,户四万。在京师东南五千八百里,至东都二千九百五十里。

上饶,乾元元年置,州所理也。元和七年,省永丰县入[7](P1594)。

可见,唐代永丰县南北的建置是在唐天宝末年(756)至唐至德末年(758)为分界线,这也充分表明在同一时期避免出现同名之县的嫌疑。

综上而论,入宋之后,永丰县是于宋至和元年(1054)以报恩镇所建置,宋熙宁七年(1074)复升为县,而非至和二年始建置。与此同时,宋志所载永新建置有误,“永新”当为“永丰”。永丰县的建置应是在宋至和元年析吉水县而立,而非此时建置永新县。

三、“太和”与“泰和”更名问题

按《隋书·地理下》记载,“庐陵郡,平陈,置吉州……庐陵,旧置庐陵郡。平陈废,大业初复置。泰和,平陈置,曰西昌。十一年省东昌入,更名焉。”[1](唐)魏徵.令狐德棻等.隋书.中华书局,1982.(P880)《元和郡县图志》“太和县”条曰,“隋开皇九年平陈,分庐陵县置西昌县,十八年(598)改为太和。”[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P674)《舆地广记》卷二十五则曰,“太和县,吴置西昌、东昌二县。晋、宋皆属庐陵郡。后西昌省东昌入焉,改为太和县,属吉州。唐因之。有赣石山、遂兴水。”[3](宋)欧阳忞撰.李勇先,王小红校.舆地广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P723)

可知,“太和县”即“泰和县”,实属不同时期改换名称而已,而在改名时间上,各家载述又不一致,《元和郡县图志》清武英殿本作“十年”,今校本作“十八年”疑误。

在(道光)《泰和县志》中载,“开皇十年,废西昌并东昌[4]《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根据东昌城,即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认为《太平寰宇记》“吉州太和县”条与《大明一统志》“吉安府”条所载东昌城与太和县方位之差异,认为前者记述有误,参其著第533页.等地,置安丰县。十一年,改为太和。大业八年,徙县于西昌故城。”[4](卷一)接着其沿革表后详文中又曰,“隋开皇十年,废西昌,置安丰县。寻复旧改曰太和,仍属庐陵郡”。即置安丰县后不久,又回复到原来的旧名“太和”上。易言之,无论其经隋开皇十年(580)之后的时限有多久,但究其县志原文之意,时限并未入唐。原来之名与现在之名皆为“太和”。

另,杨讱又引《宏(弘)治志》曰,“(隋)文帝开皇九年平陈,次年废西昌并东昌,遂兴、广兴、永新、新淦等地而置安丰县。十一年,改安丰为太和。大业八年,以县治非津要,乃徙于西昌故城。”[5](清)杨讱主修.萧锦纂.(道光)泰和县志.文渊阁四库本.(卷一)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七“泰和县”条又载,

隋属吉州,开皇十一年(591)改曰泰和县。唐武徳五年置南平州治焉,八年废,仍属吉州,曰太和县。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太和州,明初复曰泰和县。编户二百六十四里[6](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P4011)。

明刘基《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卷五《吉安府·泰和县》载:

汉本庐陵县地,东汉置庐陵郡,改县为西昌。晋太康二年,郡徙治石阳,而西昌如故。隋改为安丰县,开皇十一年,又改为太和县,属吉州。大业八年,徙治于西昌之故城。唐武德五年,即县洽置南平州。八年,州废仍为太和县。贞观五年,复徙归故治。显庆三年,复分置永新县。贞元三年,徙治于白下驿。五代,吴割县之龙泉等四乡置龙泉场。宋熙宁四年,割县之诚信乡益置万安县。元祐七年,又割高行乡入永新县,并属吉州。元元贞元年,升县为太和州。本朝以州为县,改“太”为“泰”,属吉安府[7](明)刘基.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文渊阁四库本.(卷五)。

事实上,西昌县废于南陈末年,开皇九年(589)初平陈后,又复置,十年始改其为“安丰县”,十一年又改名“太和”。直至唐武德八年(625),又改为旧名“太和”。隋平陈纳其县,亦未见有西昌县名。可见,《元和郡县图志》所载有误,当为开皇十一年。明人刘基所述,隋改为安丰县,即为开皇十年。《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根据《太平寰宇记》“吉州太和县”条和《读史方舆纪要》“吉安府泰和县”条记载,推论西昌故城,即今江西泰和县城澄江镇西三里。但在“庐陵郡太和县(618—907)”条目下,“将显庆四年对应公元年份误写为656,应为公元659年。”[8]周振鹤主编.郭声波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P533)

关于“太和”之名,(雍正)《江西通志》引用明人萧执《洪武志·序》之言,曰“(太和)县自汉时得名庐陵,继升庐陵为郡,而改县为太和,以其地产嘉禾故也”[1](清)谢旻等修.陶成,恽鹤生等纂.(雍正)江西通志.文渊阁四库本.(卷二)。此处语意,并非指“太和”之名始现于汉代,而是指汉代之后的演化,因其地产嘉禾而寓名,至隋代方才更名。如若太和县在汉代早有建置,那么,汉代典籍中又为何没有此地名?检《汉书》《后汉书》等相关史籍,皆无。惟其嘉禾与祥瑞有关。(万历)《泰和县志》则曰:“太和之名始此(隋代),以地产嘉禾,乃和气所生,故名。见邑人徐锴白鹤观碑”[2]唐伯元于万历七年所修(万历)《泰和县志》,今已阙,此处是按(道光)《泰和县志》卷一《舆地志》所参引。此志共十卷,虽疏漏颇多,但清人继之而修者,亦多据其。清人杨讱修《泰和志》时,既得唐氏志残划本,而存今之刻本,仅有五卷(6-10),藏于北京图书馆.。同时,郭子章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纂(万历)《白下大记》序中所云:

予邑东汉以前统于庐陵县,孙伯符据江东始立为西昌县。至隋,以嘉禾生,改名太和,唐改南平州,寻为太和县。元元贞升为州,我明仍为县,改“太”为“泰”。此建州县之大略也。至于五行水旱之灾……万历己卯志作事纪仅得其概,遗者十八,误者十一,为增之正之,作《大记》[3]因《白下大记》(三十卷)佚失,其卷目见(道光)《泰和县志》卷四十八《书目》.其志序详见(同治)《泰和志》卷二十二《艺文录·书目》中.。

可见,明人萧执所言并非特指其名始于汉代。

进入元明之际,其具体沿革时间,在元史、明史地志里都有相关记述。《元史·地理志》载曰:永新县于元贞元年升为州。至顺间,分永新州,立永宁县[4](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P1509)。《明史·地理志》又曰,“元太和州。洪武二年正月改为泰和县……元永新州。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东南有义山。西有秋山,一名禾山,禾水出焉,一名永新江,下流至泰和县入於赣江。”[5](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P1062-1063)

也就是说,元元贞元年(1295),太和、永新各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又降二者为县,且改“太和”为“泰和”。由此,亦可以窥觇出“太和”之名并未中途更改,直至明初。如若元前朝为“泰和”之名,则元贞元年升州时不会不提及州县名称的更改问题。这也充分说明隋志及清人顾祖禹载述之误。

四、“禾山”“禾川”与“和川”

(一)禾山

按《舆地纪胜》卷三十一“禾山”条载,“在永新县西北六十里,其趾五百里。昔有嘉禾生其上,故曰禾山。有甘露禅院。其巅平袤,奇峰累累,有覆釜之状者七十一。旧传唐宰相姚崇未遇时卜居于侧。本朝元绛有诗题亭上。”[6](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华书局影印本,2003.(P1371)同时,(万历)《吉安府志·山川志》“禾山”条曰:

距县六十里,为通邑镇。山昔有嘉禾生其上,故名。以在邑境西,故又名秋山,中起七十一峰,周回五百余里。县令侯彭老诗云:颇爱似南岳,但恨一峰亏。最高为赤面峰,下有甘露寺,唐宋僧徒最盛,今千僧釜尚存,前出龙门溪,悬流长数十丈,奔瀬飞瀑湧为溪潭,景绝奇世。传唐相崇(姚崇)尝读书山寺,颜鲁公(颜真卿)大书“龙溪”二字刻岩上,旧字高二丈许,摹者必附梯缘之。今字渐移著地,而岩壁无少损事,甚怪谶谓文运转,禾山龙溪使手攀云,至今无少剥损[7](明)余之祯.(万历)吉安府志(卷十八).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卷十二)。

类同之记述在《明一统志》、清修所有《永新县志》以及谢旻修(雍正)《江西通志》中皆有,甚至有些是直接抄录(万历)《吉安府志》,譬如(乾隆)《永新县志》等。其中(同治)《永新县志》,则是对《明一统志》《名山志》《读史方舆纪要》、(万历)《永新县志》等作了统一引述。

禾山,不仅有嘉禾生其上故名之意,其山下亦有禾水之东入赣江。明李贤《明一统志》曰,“禾水,在泰和县西五十里,一名早禾江。萦流合永新江,又合安福江,至庐陵神冈山下入赣江。”[1](明)李贤.明一统志.文渊阁四库本.(卷五十六)(乾隆)《永新县志》卷一《舆地·山川》曰,“禾水,即县大溪、合琴亭、胜业诸水绕城西南回折而东经蓉江茭川汇,下走三百里出郡。大江胜业水源出拔铁山,自西而下南,流数百十里至芰田,合禾水甘沃溉田胜于馀方故名。”[2](清)王瀚修.陈善言等纂.(乾隆)永新县志(十卷).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卷一)同治县志则是抄录《读史方舆纪要》,有类似记载。由此可知,其名与隋时太和县名寓意类似,而禾水之流经永新县域,按其地形先东南流入,后东北而上,再东去汇诸水入赣江。其所经拐弯之处,便是河流平缓成川之地,即永新县治所在之地。禾川之名,抑或由此形势而得。亦如王瀚在乾隆丙寅年《重修县志序》中所言,“志教民储良材以备论秀焉,从此禾川义岭间当有嗜学好古之士,过忠义潭,问孝子里,寻烈妇八砖古迹。”[3](清)萧玉春,陈恩浩修.李炜,段梦龙纂.(同治)永新县志.同治十三年刻本.(序一)禾川义岭,正是对此地形貌的描写。时唐代颜真卿大书“龙溪”二字刻其岩上,故其后裔南唐颜诩才有睹景思祖之载述。

(二)禾川

禾川之名,在五代史料中已有出现。其时属南唐之地,辖于吉州,然永新与禾川等同之语,文献载述鲜见。考《永新县志》历代之编纂,最早见于宋人乐史所引《(永新)县图》,疑为唐人所撰,宋淳熙年间柴必胜撰有《图经》,嘉泰年间有赵善修等纂《永新县志》,元修本无考,多亡佚。直到明代,于宣德、成化、万历年间皆修其志。进入清代,于康熙、乾隆、道光等年,皆修[4]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P507-508)。县志以“禾川”为名,始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即程尚赟所纂《禾川新志正讹录》。接着邑人谭尚书于乾隆四十年纂成《禾川书》(20卷),其旨在摘发程氏新志庇谬,正讹补阙,重新考证。《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对谭氏《禾川书》录入两次,考谭尚书其人,本字述唐,号壁堂,因此原为一人所纂。清同治十一(1872)年为其刻本,宣统三年(1911)实为复刻本[5]易平主编.赣文化通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P488)。其后,同治年间尹继隆又纂《禾川书旧志纠谬》(三卷),今存光绪五年(1879)刻本。同治十三年所刊《永新县志》载萧玉春撰《新修邑志序》曰:

邑之有志,尚已。永新之志,剏辑于前明,至国朝乾隆丙寅尝重修之。而以在事者,多私见,致贻秽史讥。此署令程君所以有邑志正讹之编,而邑人谭璧堂所以有《禾川书》之作也。今上御宇以来,东南底定,西北肃清,日月重光,山川再秀,我刘大中丞以中兴勋臣来抚江右,武功既蒇,文教聿兴,乃于同治九年询谋寮绅,倡修省志,复檄诸郡县各修其一方之志,以备采辑。于时篆永新者为楚北谌君筱门,甫邀邑绅会议,旋值瓜代,署任陈君养斋继之开局采访,未及脱稿,又以期满缷篆去,壬申二月春,(予)奉檄来莅斯土,下车即进局绅,敦以志事,诸君子欣然,每脱一稿,时袖以相商,春不敏,亦间以管见所及,互相参订,至夏五而裒然成帙,既分缮送省郡二局,又集费鸠工以付剞劂氏,越二年甲戌刊梓告竣。春亦有调篆,上甲之役,自顾三载,禾川愧无善政、善教以贻士民,其何以序此志哉!惟是邑志之作将以纪一邑之土地、人物、政事、风俗,以附輶轩而达天府也。诸君子以硕望宿儒珥茟从事数经泸箑爰成是编,其义例则恪遵省局之所颁定以为圭臬,其纪载则考据史传及本邑先正名集以为抵本,而又于近代军兴以来忠义节孝之辉煌宇宙者,莫不详搜传访,以垂不朽。而表幽潜于戏邑乘法之修,可以信之而传后矣。春愧无善政善教以贻士民而移风易俗,其何以序此志哉!虽然尝于志书告成之余复得一事焉,以补志之所未及而为新邑他日兆者。邑内署有安石榴一株,未知植自何年。癸酉夏,榴实累累有一蒂而实三者,二余则两实一蒂盈树皆是,今夏复如之昔。邵武郡庭以榴实验登科,至今传为盛事,而永新于上年秋闱登贤书而赐正副榜者多人,今年捷春官者,又得两人焉,登科之验良不诬矣。禾川之人文其所为追踪三元步武四相之盛者,方兴而未艾,岂直嫓美邵武已哉,请以是为邑志庆谨序。峕同治十三年岁在甲戌秋初谷旦赐同进士出身同知衔特授吉安府永新县知县加三级蓝山萧玉春璧卿氏撰[1](清)萧玉春,陈恩浩修.李炜,段梦龙纂.(同治)永新县志.同治十三年刻本.(《新修邑志序》)。

从萧氏序中可知,清同治九年(1870),其知县楚北之谌筱门修邑志,任陈恩浩开局采访,未及脱稿,又以期满缷篆。十一年二月,萧玉春来知县事,继续编撰,五月成帙,分缮送省郡二局,集费付梓。以此志政教禾川之民众,其体例依照省居之颁定,且对忠义节孝者,详搜传访。又赞禾川人文兴盛,人才辈出等。

综上不难看出,清代以降,禾川即为永新之代称。除(乾隆)《禾川新志正讹录》纂者程尚赟为永新知县外,(乾隆)《禾川书》纂者谭尚书、(同治)《禾川书旧志纠谬》纂者尹继隆皆为本邑贡生,从明万历志始,至同治尹氏、萧氏志止,共5种,实质上都为永新县志。这也看出,南唐士人为禾川人即为永新人。“木川”“永川”皆为字误。

(三)和川

和川,本为晋地,属安泽县,和川之名始于隋开皇十八年(598),之后更属不一,其历史沿革,按《重修安泽县志》卷二《舆地·沿革》载:

春秋属晋,晋侯千亩之战即此。汉隶上党郡,为谷远县地,莽改谷近。今之冀氏则汉之猗氏也,与谷远同隶上党。云晋省猗氏入襄陵,后魏建义元年置安泽县,以界安吉泽泉间故也。是时和川为义宁县,别有义宁郡安泽义宁咸隶焉,改猗氏为冀氏郡合阳隶焉。隋开皇十八年,改义宁为和川,割属沁州。大业初,省入沁源,寻复置,并省合阳入冀氏,改安泽为岳阳,皆隶临汾郡。唐岳阳冀氏属晋州,和川属沁州。武德二年,移置东池堡。贞观六年,复移今治。宋太平兴国五年,割和川属晋州。熙宁五年,省和川入冀氏。元祐元年,复置和川,惟岳阳与冀氏隶平阳郡,金三县俱属平阳。元至正二年,省冀氏和川入岳阳,四年复以岳阳、和川并入冀氏,邑民董清等以属冀氏不便等情具告,十三年复并入岳阳,至是则合三县为一县矣。明、清俱属平阳府。民国三年,部议改安泽县属河东道[2]杨世瑛,史标青修.王锡祯,王之哲纂.重修安泽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志县志辑(影印版).凤凰出版社,2005.(P33)。

这也是安泽县沿革史较为全面的记载,其名和川之后的史籍记载,于《隋书》卷三十《地理中》《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二》《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三》《太平寰宇记》《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六、《舆地考二》、明胡谧(成化)《山西通志》等中皆有,不再一一列出。同时也有对和川城的记载,譬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等。

又按《元和郡县志》“和川县”条记载,“隋开皇三年(583)罢郡(义陵郡),改属晋州。十六年(596)置沁州,县属焉。十八年改为和川县。大业三年(607)省,武徳元年(618)重置。”[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P381)《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二》“沁州”条曰,“沁州,隋上党郡之沁源县。义宁元年(617),置义宁郡,领沁源、铜鞮、绵上,仍分沁源置和川,凡四县。武德元年,改为沁州。二年,分沁源置招远县。三年,省招远县。六年,以铜鞮属韩州。天宝元年,改沁州为阳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沁州。”这也补充了《隋书·地理志》于义宁元年(617)义宁郡之史料。同时,顾祖禹亦曰,“义宁初复分沁源县置(和川),属沁州。唐因之。”[1](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P1881)

可见,隋义宁元年(617)就已置义宁郡,沁源县隶辖于郡下,又分置和川,共四县。次年,即唐武德元年(618),罢郡置州,遂改义宁郡为沁源州,和川县仍隶属之。而后期之变更,只因州郡名更换,而隶属关系基本没有变动。

综上,和川之名始于隋开皇十八年(598),由义宁县改之,属于晋州。大业三年(607)并入沁源县。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属沁州。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沁州废,改属晋州。熙宁五年(1072)并入冀氏县,元祐元年(1086)复置。仍隶属于晋州(宋政和六年(1116)升为平阳府)。元至元四年(1267)并入岳阳县,故治在今山西安泽县北和川镇。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南唐士人周彬,实为禾川人,即宋人龙袤、明余之祯所言庐陵永新人。马氏《南唐书》《续唐书》与(雍正)《江西通志》所载“永川、和川”皆为“禾川”之形音之误。有前贤认其为和川(山西安泽县东)者,继而认为周氏亦为南下中原士人,实属误解。颜诩为颜弘式子,即颜真卿四代孙。按弘式于彼时治同州(今陕西渭南大荔),可知颜诩应为唐末期徙居禾川,即为中原入南唐士人。而清人吴任臣,则直接将其写为“禾川”人,实为以仕任为准而已。另外,在《续通典》《同姓名录》《续文献通考》等文献载述中,皆与(万历)《吉安府志》相同,即诩为吉州永新人。《续唐书》言之为平原人,抑或追其先祖颜真卿任平原太守之地而论断,实为谬误。

唐代永新县的建置时间当为唐显庆四年(659),非二年或三年。入宋之后,永新县仍因于唐,直至宋元祐七年才发生变化。而《宋史·地理志》对永新县建置记载错误,宋至和元年(1054)当为永丰县建置时间。太和县之名以“地产嘉禾”而命之,始于隋开皇年间。太和、永新二县,元元贞元年(1295)各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又降为县,且改“太和”为“泰和”。禾山位于在永新县西北60里,山下有禾水之东入赣江,其名抑或由其形势而得。而和川,本晋地隶属于安泽县,其名始于隋开皇十八年(598),由义宁县改之。清乾隆以来,以《禾川书》为县志名,实为其先永新县志,禾川即为永新。

猜你喜欢

永新县庐陵泰和县
美丽庐陵
庐陵某者
“堆花杯”庐陵诗词学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赞庐陵
脱贫攻坚图片展·泰和县
永新县初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泰和县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措施与成效
永新县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泰和县活立木拍卖销售关于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方法的探讨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