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2-20姚海波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创造性想象力题目

姚海波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226400)

初中数学知识更为具体,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高中数学知识更为抽象,学生如果缺乏想象力以及创造性,其就很难完全理解这些知识,更谈不上应用这些知识.教师应该运用创新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够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解决数学难题.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学生能够完成学科任务,是因为其具备学科思想,思想能够指导其学习行为.学生要想破解数学难题,积累数学知识,就需要运用数学思想去思考数学问题.数学思想不是先天获得的,也不是想当然产生的,其是通过后天培养而形成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学生也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教师应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其能够拥有足够的热情来投入数学学习.对于数学难题教师应该让学生尝试解答,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和适当点拨,学生自己完成数学难题能够产生成就感.通过这种训练既可以跳出题海战术的枯燥,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教师在讲解“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候,对于空间想象力比较匮乏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难,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将这部分内容简单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运用图像演示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数学思想去理解抽象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候最主要是让其能够运用想象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去分析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可以有多种解题思路,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教师所讲的方法,还应该尝试运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有些尝试可能不一定会成功,但是学生的这种尝试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这种尝试行为加以鼓励.学生不应该只关注解题结果,还应该关注分析过程,因为分析过程本身也是学生思维得到锻炼的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能够知其所以然.有些学生感觉数学是一种套路学习,数学解题也是一种套路,这种想法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高中数学中的几何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学生在解答几何问题时会作相应的辅助线,一个几何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学生所作的辅助线可能也是不相同的.高中的几何基本没有一眼可以看出答案的题目,都需要学生进行一些分析,作一些辅助线等.

三、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数学各个单元知识之间并非孤立的,其具有连贯性,有些知识的演绎过程具有其相似地方.学生可以由此及彼的思维被称为联想思维.联想思维能够让看似不相关的知识产生关联性,进而出现一个全新的结果,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能够预防学生进入死胡同.对学生的联想思维进行培养,可以让学生去寻找题目中已知条件的关联,学生可以建立起这些条件之间的联系,进而去解答问题.比如,高中学生会学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有些题目可能需要综合运用这两种数列进行解决.学生在分析有关数列的问题时候,要充分运用联想思维寻找题目的规律,进而运用恰当知识解答题目.

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基于其良好的观察能力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让其能够找出知识点的关联和异同,能够发现事物的规律,能够做出自己的总结,最终提升其创造性思维.高中数学知识都是有内在联系的,学生学习主要是分析、探究这些规律,能够运用这些规律思想去解决数学问题,这也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找规律题目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的有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抽象,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比较困难,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增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力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另外要突破传统教学限制,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思想、发散性思维以及联想思维进行锻炼、提升,可以让学生找寻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对所学知识实现灵活迁移运用.创造性思维可以驱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索、知识学习,能够自己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创造性想象力题目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看见你的想象力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追根求源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