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区保护策略探究

2019-02-17

山西建筑 2019年15期
关键词:街巷老字号业态

魏 燕 荣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0 引言

“前所未有的重视,前所未有的破坏”。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一句话概括历史街区目前的现状[1]。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市场的兴起,对历史街区的开发掀起新一轮高潮。房地产一味的追求利益和过度开发,对历史街区“大拆大建”,导致城市历史街区社会问题日趋明显,而地域特色的缺失表现尤为突出。延续历史街区本土地域特色,使历史街区恢复昔日活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济南老商埠区的地域特色分析,对如何正确把握历史特色街区的保护,如何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保护地域特色之间达到平衡提出对应策略,以期对老商埠区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1 历史街区评析——济南老商埠区

1.1 老商埠区的现状

济南老商埠区曾作为济南的城市中心,商埠区繁华时,街边都是银行、洋行、老字号及商场式市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商埠区地位逐渐下降,接而出现功能不齐全、特色不突出、设施落后、活力下降等问题,其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商埠区商业建筑逐步被住宅和单位用房取而代之,公共空间和街头绿地少之又少;街巷布局缺乏秩序,内部道路缺乏合理规划,乱搭乱建造成一些“死胡同”;遗留的历史建筑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街道界面破烂不堪。

老商埠区如今就面临类似局面。但较于其他城区来说,老商埠区具有它独特的地域性。济南老商埠区是国内第一个自开商埠,是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媒介。济南老商埠区自开始建设,就形成属于自己的地域特色。在规划上形成先进的西方小路网街巷格局;在建筑风格上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功能业态也独具特色,纷纷形成品牌文化。老字号的商业业态、小路网的街巷格局和多元化的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济南特色的老商埠历史街区。由此可见老商埠区具有良好的历史文脉,它的独特是地域性带来的优势。我们要做到将老商埠区的地域特色得以延续,并引入现代的保护策略,融合多种设计手法,重新激发出老商埠的活力。

1.2 老商埠区地域特色分析

1.2.1 功能业态特色

1904年,济南开辟商埠,吸引大量外国商人投资,商埠区工商业飞速发展,洋行、商铺、老字号等纷纷设立。济南老商埠区呈现出一片繁荣,商埠的开通带动济南商业经济的发展。1945年,济南商埠进一步扩展,组成市区繁华商业区。此后,由于政治原因,老商埠逐渐衰落。20世纪80年代,商埠区重新走向改革开放,老商埠区一度呈现繁荣景象,建立工业品批发市场、大观园等综合性商场。济南五大连环商业圈使济南重心发生偏移,商埠区商业日渐减弱,逐渐失去活力。百年商埠经历风风雨雨,但是,商埠区的一些老字号店铺依旧尚存,如瑞蚨祥、宏济堂、亨得利钟表、北洋大戏院、隆祥布店等仍旧是济南特色的老字号招牌,大观园及万紫巷等综合商场,在济南至今也有一定的地位。这些老字号和商场是其他商业无可替代的存在。老商埠区属于自己的业态特色,形成老街区的特色品牌文化,更是老商埠的一种历史文脉。

1.2.2 街巷肌理特色

老商埠区采用南北向和东西向垂直的棋盘式路网格局,道路按东西和南北方向以经纬命名,创造了“经X路”“纬X路”的规划布局方式,道路间距在100 m~200 m之间,形成具有特色的先进小路网街巷格局,是老商埠区经典的地域特色街巷。院落是组成街巷空间的重点,济南开埠后外来人口的激增促使济南产生了一种新的院落空间,叫做里弄,老济南人更习惯叫它们“里分”[2]。

里分就像是毛细血管,遍布在老商埠区的大街小巷。里分一般是官商大户出资建造的具有商品房性质的民居,推开里分的大门,是一条甬道,甬道两侧是统一的独立院落。20世纪20年代,老商埠区每个由经纬路构成的方块中都分布着若干里分,济南地图上标注着数以百计的“里”。随着城市更新建设,许多里分形式的院落已被拆除,还有一些里分的巷址尚在,然而变成了楼房建筑的过道,从外貌也看不出是过去的建筑了。里分是济南老商埠区独特的记忆,随着商埠区经济的衰退,里分也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时过境迁,老商埠依旧留存下个别保存较为完好的里分,如连得里、建德里。

1.2.3 建筑风格特色

济南老商埠区的繁荣时期,出现多元化的建筑风格及多样的建筑形式,造就了中西建筑融合的老商埠建筑风貌。随着商埠的开通,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来此经商。为了方便办公,他们纷纷在此建立领事馆,许多欧式建筑涌现在老商埠区。沿街建筑多为两层的联排式商住,社区内部有一些德式小别墅。当时也有一些比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出现,如老商埠区的济南老火车站,它曾经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在1992年被拆除,这成了济南甚至世界建筑史永远的遗憾[3]。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些优秀建筑至今尚存,如德华银行、宏济堂、基督教堂等。这些西式建筑和本土建筑融合在一起,丝毫没有不协调的感觉。

2 基于地域特色的老商埠区保护策略

济南老商埠区是城市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也是济南留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拥有较为完整和极具特色的历史街区之一。而如今却面临种种困境,必须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依靠其自身地域特色优势,使其恢复昔日的活力和繁荣。

2.1 功能业态的再完善与更新

老商埠现阶段功能主要以商业、居住为主,还出现一些商业建筑被单位住房替代的问题。在保护老商埠现有功能业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完善强化原有的老字号商业业态,增添旅游新功能,制定文化性和商业性的旅游规划。并采取适当宣传措施,如建立商埠文化广场、开展商埠文化活动等。旅游开发与商业是不可分割的,老商埠旅游商业创新要结合老商埠的品牌特色,融入老商埠商埠文化和济南特色,对于老商埠手工艺店铺及济南特色小吃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依托街区内历史建筑、老字号品牌,带动文化、旅游和商业紧密结合,形成富有文化内涵、功能配套齐全、业态层次多样的文化、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商埠发展模式。

2.2 街巷格局的延续与再营造

吴良镛先生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中提出,“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4]。”延续老商埠区现有街巷布置的传统格局,以及重要的院落空间——里分。新规划应尊重原有的街巷肌理,保持原有的经纬路和小网格路网,对现状中破坏肌理秩序的一些乱搭乱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予以拆除,重塑老街区的街巷空间氛围。并在保护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在街巷转角或空地设置街角绿化或小广场,形成公共空间节点。空间的节奏对街巷格局也至关重要,注重形成“启、承、转、合”的空间节奏,营造更具特色的街巷空间格局。院落是街巷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保护和修缮属于济南老商埠特色的里分院落空间。可将一些较为集中的里分串联,形成里分式体验街区,以展现济南老商埠区当地特色,也给老济南人营造具有归属感的街巷空间。

2.3 建筑形式的再挖掘与重塑

老商埠区建筑形式多元,西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融合,形成老商埠区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老商埠区存在许多历史建筑,然而并不是所有老建筑都要保护起来,老建筑的保护要活化,需要在现有建筑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和重塑。在城市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传统老建筑的空间功能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是老商埠区建筑面临的最大问题。通过建筑功能的置换、建筑结构的完善等手段,合理的改造利用也是保护老建筑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宏济堂西号经过合理改造而有如今的宏济堂博物馆。老商埠区破损的传统建筑不仅要恢复其原来形态,更要融入现代化功能元素。新旧建筑共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体验地域特色建筑文化魅力的同时,又能达到现代化生活水准。对于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要区别对待,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建筑,要修旧如故,保持其原有的外观。

3 结语

在城市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域特色是弥足珍贵的,它是现代人理解城市和寻找“归属感”的源泉。历史街区的改造核心在于全面发掘和强化城市各个街区独有的地域特色,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的开发提供指引。在对老商埠区的保护过程中,应注重原有的功能业态的更新,保持经纬道路路网和街巷肌理格局,对传统建筑合理利用,保护有代表性的建筑,整治街区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激发老商埠区的活力,促进极具地域特色的老商埠区复兴。

猜你喜欢

街巷老字号业态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王纬华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边走边唱
TEST OF TIME
TEST OF TIME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