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塘石村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应用研究

2019-02-17黄良军

四川水泥 2019年4期
关键词:石村下垫面海绵

黄良军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言

水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部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1]。面对目前乡村水生态环境的变化,江西省水利厅提出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塘石村积极响应,提出塘石村水生态文明建设。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具有像海绵一样的吸水、滤水功能,在应对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这种理念已经广泛运用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速,这种理念也被引入乡村规划建设,并运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中[3]。

水资源污染、乡村内涝、地下水位下降等一系列的乡村水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水生态文明村建设首要是解决乡村水生态环境问题[4],海绵城市理念就是针对水环境问题提出的先进理念,将这种理念融入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中可以帮助解决乡村水生态环境问题,本文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对赣州市兴国县塘石村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进行探讨。

1 塘石村水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现场调研和走访发现塘石村水生态环境问题集中主要包括村内洪涝和水质恶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旦碰到稍大强度的雨水,村内基本处于“看海模式”,而稍加干旱时,村内用于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得不到保障;(2)村内用于生活的自打井水质正逐步恶化,水塘、沟渠等重要水生态要素正逐步被破坏,水质严重污染。

2 塘石村水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分析

2.1 用地结构现状

塘石村现状建成区面积约为93.77 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71.59 公顷,占建成区面积的76.35%,非建设用地22.18 公顷。建设用地中以村民住宅用地为主,村民住宅用地中夹杂着一部分生猪养殖的生产用地,村民住宅的过度集中导致生活污水、生活废弃物的过度集中排放,从侧面增重了水生态循环的压力,另外由于生产用地的混乱布局,进一步加重了局部水生态环境的恶化。

2.2 地形地貌

纵观塘石村地形,地势呈现北高南低,中部平坦态势,但总体较平坦,一旦遇到较强降雨的天气,村内积水无法顺利靠自重排出,导致村内洪涝的出现;另外,由于地势的过于平坦,村内的灌溉生产用水无法顺利进行自重引水灌溉。

2.3 下垫面结构的改变

由于乡村的大力发展,乡村的下垫面结构也与城市一样,大量的天然透水的下垫面变成了不透水下垫面,村内过于集中的建设、沟渠底面的硬化、水塘底面的硬化等不透水下垫面的急剧增加,直接隔断了地上与地下水之间的平衡。

2.4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人类给自然带来的破坏也越来越多。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的使用,直接打破了原有的水生态平衡。

3 塘石村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策略

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是通过吸水、滤水的方式改善水质和调节水生态平衡,针对塘石村水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引入海绵城市理念,从控制水生态环境污染源头、改变村庄下垫面、激活村内水生态要素三个方面提出塘石村水生态文明规划策略。

3.1 从源头改善村内水生态环境

3.1.1 改变传统的污水排放方式

村内传统的排水是雨污共管排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内污水的排放量大大地增加,已打破原有排水生态平衡。规划将污水分片进行处理,各片区建设生态塘。每家每户厨房建设小型隔油池,厨房的污水先进隔油池与卫生间的污水统一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之后再进入污水管,污水管统一排放到各片区的生态塘进行最终生态净化处理,这样能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污染的扩散。

3.1.2 改善村内环卫设施水平

目前村内存在较多没有防护的垃圾堆积点甚至没有任何设施,住宅附近的住户直接将垃圾倒入附近的水塘、沟渠内,对塘石村水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规划建立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的环卫工程体系,对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利用和处理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在村内布置生态型垃圾收集点和垃圾桶,切实将固体污染源降到最低点,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村。

3.1.3 优化用地结构

将原有紧凑型发展转变为生态适宜型发展,合理规划村民住宅用地,合理安排村内生产用地,从源头隔断污染源,同时规划增加村内绿化用地规模,结合绿化用地增加水生态环境要素,提高水生态平衡能力。

3.2 优化村内下垫面结构

下垫面指的是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大气圈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它包括土壤和植被等,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5]甡。根据朱元 ,金光炎[6]等人的研究,原有生态型的草、林、农田等透水下垫面对雨水具有良好的蓄留、入渗、净化等作用,而现代化的屋顶、路面、广场等不透水下垫面不具备这种生态功能。

随着村庄建设的现代化,村内下垫面结构大部分已经由原来的生态型转变成非生态型,村内水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因此,本次规划提出从硬化建设转变为生态建设,激活自然生态要素,让村庄重新自由呼吸。

3.3 合理利用村内重要的水生态要素

塘石村的重要水生态要素包括农田、坑塘、沟渠等与水直接相关的设施,这些要素在村内所占的比例较大,但都没能发挥其应有的生态作用。应充分发挥农田的蓄水作用,有效缓解暴雨季节的洪涝灾害的发生;疏通各类沟渠并将其连接成网,采用生态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排水压力,对水域也能起到生态净化的作用;清理坑塘周边以及坑塘内的垃圾、淤泥等杂物,对部分坑塘周边进行生态型加固,并将其与周边沟渠串联,形成一个“连通器”,有效提高塘石村的水生态环境承载力。

4 结语

面对塘石村快速发展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形势,本文引入海绵城市发展理念,探索一条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和利用塘石村现有自然生态要素,从根源上改变水生态环境问题,将塘石村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石村下垫面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城市下垫面渗蓄性能量化模拟试验研究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复杂辐射场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
葫芦石村(新韵)
柿熟时节过錾字石村
海绵是植物吗?
当下
农户对新品种与新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