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艺术类高校辅导员提高素质的路径思考

2019-02-16徐姗姗

长沙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艺术类队伍辅导员

徐姗姗

(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一 加强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潜心问道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1]。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将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与潜心问道相统一。

(一)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长久以来,高校辅导员一直肩负着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艺术类高校中也是如此。教师,毋庸置疑是指传授大学生知识,引导大学生成才,是知识和学识的传授者;管理者,是指负责在大学生学习、思想、心理、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有效地干预和疏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与引导者。所以,德育工作是艺术类高校辅导员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切实有效地把知识文化传授和德育工作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相依托、完整融合,才能使艺术类大学生的知识与品质、能力与素质同步提高。比较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上更为简单,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在行为上更为散漫;在性格上个性色彩明显,较为随性。因此,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不能简单化。与之相应,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应有更高的要求,更应该具有大局意识,在思想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德育教育和业务教学的知识教育有效结合、高度融合。

(二)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者,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鉴于专业特点,艺术类学生步入大学后更注重专业学习与实践,不太关心时事政治与社会生活。经年累月,容易导致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匮乏、思想政治敏感度薄弱等不足。这种现象就要求辅导员具备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将言传身教高度结合。因此,辅导员在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要以身作则,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上通过多途径多方法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通过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智育德育结合来培养造就人格健康、见识广博、能力精湛的新时代大学生。

(三)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热点相结合

针对当今艺术类院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和德育工作繁重的现状, 如何找准职业定位、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从习总书记的这段话看来,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必须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热点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为大学生是时代的见证者,处于花季年龄的少男少女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性跟敏感度远超于常人。所以新时代下的艺术类辅导员更应走在社会的前沿,必须时刻关心当今时事及社会热点问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以身作则,潜心问道,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答疑解惑,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提高辅导员业务素质,提高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一)加强职业修养,严于律己

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艺术类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52条提出,加强教师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3]。律人者必先律己。高校辅导员在关爱大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做到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在工作中辅导员通过自我示范和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大学生信服、认同的个人学识、修养与人格魅力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理论运用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理论的水平是对理论学习的最好检验。艺术类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准确把握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方法。新形势下着眼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专业特色和思想状况,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进而对新时代的大学生进行言传身教[4]。这在客观上便要求艺术类辅导员要具备探索研究的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的实践能力,在传道授艺、解疑答惑中,引领大学生知识与能力、道德与修养全方位进步。

(三)育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

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在管理大学生日常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之上,还应具备一流的服务意识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造就时代新人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本,培养新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以人为本,育人为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服务意识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中。艺术类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仅要把大学生当成成熟的个体对待,更要把大学生当作兄弟姐妹对待。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因事而异,因势而新,激励和引领艺术类大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成长成才。

三 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培养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重视加强艺术类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建立分时间、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制定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培训计划,坚持日常培训和不定期专题培训相结合,做到先培训后上岗,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新时代,艺术类高校辅导员要在思想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立德树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好新时代下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引路人和筑梦者,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应积极配合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纪律与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不断强化自身的理论学习,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以一流的政治素质和精湛的业务素养来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带动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具备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真正成长为民族复兴伟业的有志青年和栋梁之才。

(二)树立艺术类高校辅导员终身学习的理念

新时代是科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大浪淘沙,不进则退。只有自觉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只有勤勉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所以,辅导员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拟定终身学习的计划,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首先,要定期参加对艺术类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学习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等知识。通过参加艺术类高校辅导员的定期培训,艺术类高校辅导员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并将所学灵活运用到管理大学生工作实际中去,给艺术类大学生正确的引导。

其次,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高校辅导员经验交流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验交流会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方式,通过座谈交流,辅导员可以深度了解具体个案,达到借鉴提高的效果。

(三)重视参与科学研究

新时代艺术类高校辅导员队伍也应重视参与科学理论研究。高素质的辅导员不仅是给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还应该及时地提升管理教学与科研的水平,通过分析归纳育人的经验与不足,真正实现管理育人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因此,应该重视和鼓励艺术类高校辅导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多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从实践中寻找方法、探索路径,提高育人的能力和本领。

猜你喜欢

艺术类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