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岱岳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及成效

2019-02-15周慧芝

山东水利 2019年4期
关键词:岱岳区大汶口文明城市

周慧芝,孙 萍

(泰安市岱岳区水务局,山东 泰安 271000)

2014年5月,泰安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从而为提升全市水生态文明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岱岳区作为泰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了“山-城-河-湖-田-文”建设模式。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构建起以河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韵的水利风景网络,打造了泰安天颐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泰安市大汶口大汶河省级水利风景区。试点期间涉及工程项目22项,总投资12亿元,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泰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亮丽风景线。

1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

1.1 实施水保建设,推进“山青溪长”

多年来岱岳区坚持开展治山治水、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自2012年岱岳区就实施了黄前石屋志生态清洁型、经济型小流域建设,先后培植了马蹄峪、大陡山等不同特色的“四型”小流域亮点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 km2,整修石坎梯田71.83 hm2,营造经济林306.35 hm2,水保林180.46 hm2,生态修复351.84 hm2。如黄前水库上游河沟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投资1057万元,建设内容为山洪沟清障整治3 km,险工护砌2.016 km,改建(新建)防冲消能坎9座,新建生产桥1座,改建生产桥8座,维修加固生产桥4座。该工程的实施,带来了显著的防洪效益,同时可灌溉农田面积200 hm2,既缓解了当前用水紧缺状况,又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供水区国民降级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实施引水进城,推进“城润业兴”

水供之于城镇,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为解决泰城取水问题,投资4200余万元实施了泰城引水进城项目,通过胜利渠提水至城区奈河、梳洗河,每天引水8万m3,形成了动态水系网络,提高了水体纳污能力,改善了河湖水质,提升了河道生态功能。

1.3 实施汶河开发,推进“河畅水净”

水游之于河渠,既有行洪排涝、维持生态的功能,也有提升景观,增趣亲民的功能。岱岳区实施了大汶河综合开发工程,建成了唐庄、颜张、泉林、颜谢、汶口1号、汶口二号等6座橡胶(拦河)坝,形成了长50 km、静态蓄水8000万m3、面积25 km2的大水面,打造出泰城东南部“水生态长廊”;带来了山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大美汶河,实现了泰城由“依山而建”向“依山傍水”发展的战略跨越。

1.4 实施湖库建设,推进“湖清物丰”

健康的湖库水体不仅可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民众水福利水平,而且可以维护良好的生境,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2015—2018年共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79座,总库容8939万m3,兴利库容5410万m3,不但增强了蓄水供水能力,还丰富了乡村旅游景观;投资60.1万元的角峪水库黄颡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对缓解渔业资源衰退和水域生态恶化具有重要作用;上泉湿地总投资4430万元,项目建成后减少COD总量219 t/年和NH3-N总量27.4 t/年;总投资5488万元大汶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有效削减大汶河汶口坝段的污染物质COD总量1 134.2 t/年和NH3-N总量226.84 t/年,大汶河大汶口镇段的水质达到Ⅳ控制目标,恢复受损河道的生态环境。

1.5 实施民生水利,推进“田沃村秀”

水作为农业灌溉的命脉,也是农村生活的物质基础,岱岳区以农田水利项目县和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自2010年起,岱岳区通过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农田水利项目县、灌区配套改造等多个项目,年度投资达到2700万元,年均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 666.67 hm2。以移民避险解困工程为重点,新建移民社区2个,用足用好移民和水利扶贫项目资金,大力发展美丽移民村项目,极大改善了移民居住环境。

1.6 强化严格管理,推进“文弘制严”

当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联系,就有了水管理和水文化等方面的实践和升华,以大汶口文化为抓手,宣传展示大汶河文明在整个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古石桥、古建筑、古遗址和古代水利工程的保护,实施了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古镇开发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为30亿元,规划面积390 hm2,涵盖大汶口遗址、大汶口古镇、大汶口明代古石桥等历史文化遗迹,建设周期为3年。现已投资5.6亿元,铺开建设“一馆、三区、一带”。目前,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古镇开发项目的建设雏形已初步形成,下一步,将全面铺开遗址公园核心区和古镇开发区建设。项目完成后,将成为传播、传承中华源文化的教育基地,是岱岳区典型的水生态建设文化项目。

同时,岱岳区出台了多部政策性文件,涉及用水总量控制、取水许可、监督考核等方面,基本建立起了一套有目标、有任务、有考核、有奖惩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全面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管理,将水资源管理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着重从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计划管理三个环节,严把取水许可源头关、审批关、计量关。

2 可推广的经验

2.1 精心谋划

项目实施过程中,试点创建责任单位主动作为,无论从项目资金筹措上,还是以“山-城-河-湖-田-文”为基本逻辑的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框架设计上,都超前谋划,立足于早,着眼于高,创造性地超前思考,争取工作的主动权。

2.2 狠抓落实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逐项任务分解落实,细化分解到具体单位、科室,从具体项目着手,一步步夯实试点创建基础。定期组织召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调度会议,建立周调度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政策,强化组织协调、责任考核,务求实效力保圆满完成试点工作任务。

2.3 加强督导

每个季度各责任单位按时上报工作进度,年中督导、年底考评,对各项目进行督导考核,推动试点创建的提升。无法按期验收的,需要进一步强化督导,分析原因,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

2.4 打造示范

选取黄前水库上游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大汶河湿地工程、泮河、开元河生态提升工程、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古镇开发项目6个项目作为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使得用水紧缺得到进一步缓解,保障了城镇农业用水需求,河道生态功能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2.5 加大宣传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微信、手机短信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水生态理念、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取得的成效,让水生态文明进学校、进社区、进千家万户,营造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岱岳区大汶口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
刘思涛作品
基于大汶口文化元素的泰安太阳部落景区发展研究
泰安市岱岳区黄精产业发展现状
公元前第三千纪中国东部的太阳神——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图形符号新考
泰安市岱岳区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研究
岱岳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文明城市创建有哪些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