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农村家庭养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2019-02-15陈雅静单候乾潘蓓韩雪左丽清何文博江丽丽韩雪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子女养老

陈雅静 单候乾 潘蓓 韩雪 左丽清 何文博 江丽丽 韩雪梅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从实质上来说是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1〕。社会养老是一种通过建立社会养老基金,对老年人合理赡养的一种方式。主要途径就是建立社会养老基金保障老人晚年基本的经济生活。本文所研究的农村家庭养老主要指:①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②子女养老与在家养老相结合,③子女养老是内容,居家养老是形式〔2〕。《杭州市2016年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按户籍人口统计,2016年底,全市总人口数738.29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4.79万人,占总人口的14.19%;80岁以上高龄老人27.1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7.08%〔3,4〕。显然杭州市已经步入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呈现增速快,特别是高龄和失能老年人比例增速快及空巢和独居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的特征。而作为我国农村的主要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在工业化与城镇化不断推进、核心家庭日益普遍化、家庭养老资源需求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杭州市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严重弱化,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5~9〕。同时,基于我国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与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速度快于城市的现况,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也指出,逐步建立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机制,确保老年人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在农村,要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和以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为内容的“五保”供养制度,倡导村民互助〔10〕。本文拟了解杭州市农村家庭养老现状,发掘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健康存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4~5月随机整群抽取杭州市6个社区(街道)和6个行政村常住老人 344人,女183人,男161人;年龄60~91岁;其中家庭养老组203人,男91人,女112人;社会养老组141人,男70人,女71人;60~69岁75人,70~80岁83人,81~91岁46人。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晰、有语言表达能力且能够与调查员无障碍沟通;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非本地常住;②老年痴呆、认知障碍、精神障碍;③患有严重的急慢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通过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健康问卷调查获取相关研究的信息和第一手数据资料。问卷由三大部分组成:①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济居住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生活方式包括社会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吸烟、饮酒及子女关系等;②患病情况:包括老年人近1年看病次数、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医疗费用支付能力等内容;③家庭养老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其中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分析老年人健康状况,将测量指标分为5个等级,1~ 5分别表示很不好、不好、一般、好、极好,分值越高意味着健康状况越好。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 两组医疗费用支付能力、慢性病种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见表1。

2.2两组生存质量的比较 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生存质量的总分差异显著(均P<0.05)。见表2。

2.3影响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老年人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以老年人健康状况总分为因变量Y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总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养老模式、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婚姻状况、体育锻炼、与子女关系。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居住地和养老模式呈显著正相关,而和子女关系呈负相关。居住地为城镇比农村健康状况总分显著高(P<0.001);家庭养老组比社会养老组健康状况总分显著高(P<0.001);体育锻炼为经常显著高于无或很少(P=0.047);医疗费用承担方式为医保比自费健康状况总分显著高(P<0.001);婚姻状况有配偶显著高于无配偶(P=0.012);家庭月收入为>2 000元比<1 000 元健康状况总分显著高(P<0.001);与子女关系一般比融洽的健康状况总分显著低(P=0.018)。见表3。

表1 两组患病一般情况〔n(%)〕

表2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4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家庭养老组比社会养老组生理健康分更低(P=0.012);家庭月收入>2 000元老年人比家庭月收入<1 000元的老年人生理健康分高(P<0.001);医疗费用承担方式为医保比自费生理健康分更高(P<0.001);婚姻状况有配偶显著高于无配偶(P=0.025);与子女关系融洽比一般的生理健康分高(P=0.010);近1年看病次数越多的老年人其生理健康状况越差;体育锻炼为经常显著高于无或很少(P<0.001)。见表4。

2.5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家庭养老组比社会养老组心理健康分更高(P<0.001);居住在城镇老年人比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分更高(P<0.001);家庭月收入>2 000元老年人比<1 000元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分高(P=0.041);婚姻状况有配偶显著高于无配偶(P<0.001);与子女关系融洽比一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P=0.005);近1年看病次数越多的老年人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P<0.001)。见表5。

表4 生理健康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5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与伍国铭〔11〕、吕林等〔12〕、易松国等〔13〕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家庭在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养老机构专业化的生活照顾服务与健康护理及丰富的文化生活、社会活动较家庭养老模式而言更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本文中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这与林闽钢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客观上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医疗服务设施条件不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程度不同,居住地在城镇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利用医疗服务资源的机会、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水平较居住地在农村的老年人而言更具优势。

本调查与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15,16〕,配偶是老年人最为信任与亲密的人,一般来说他们是老年人倾诉自己真实想法的忠诚听众与引导者,这不仅能使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得以满足,而且较易觉察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做到早期预防、治疗疾病。调查研究显示〔17〕:经济收入制约着老年人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物质消费等,一般来说家庭月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有病及时诊治且更注重自身的饮食习惯,家庭月收入较低的老年人为减轻子女及家庭经济负担在生病时往往选择自服药物缓解病情或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去寻医诊治,家庭月收入较低的老年人有病及时求医救治的意识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18〕,收入来源于国家补助、养老保险、社会救济等的老年人基本医疗费用及生活花销能够得到保障,表现出更好的健康状况。经济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应关注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养老模式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优化养老资源配置,降低养老成本。首先,政府应该转变观念,把握互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积极促进养老资源、医疗资源、财政、金融等有机结合,不断优化网络系统,有效实现养老资源配置,转变管理模式,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大养老机构与医疗护理机构的整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再次,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养老资金支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医疗保障资金,确保居民医疗报销费用及对医院的资金补贴,设立专门针对老年人医疗救助的专项基金。最后,提高自我养老意识,老年人应注重饮食结构、定期体检、及时预防、规律锻炼,以平常心态在精神上战胜疾病,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了解自我养老方面的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子女养老
养老生活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