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靶控输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2019-02-15夏璇徐波王竹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喉罩七氟醚躁动

夏璇 徐波 王竹梅

小儿生理与成人差别很大, 麻醉并发症明显增多, 而且随着麻醉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因此在小儿手术麻醉时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麻醉时间。七氟醚效能强、起效快、苏醒快, 适用于小儿麻醉。瑞芬太尼为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药, 也具有苏醒迅速的特点。瑞芬太尼与七氟醚联合应用能够满足手术要求且苏醒迅速, 本研究旨在寻求其最佳组合浓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0月本院在全身麻醉下行泌尿外科短小手术的患儿60例, 年龄3~12岁, ASAⅠ~Ⅱ级。常规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儿分为RⅠ组、RⅡ组、RⅢ组, 每组20例。三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s, n)

表1 三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s, n)

注:三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体重(kg) 身高(c m) 性别(男/女) 手术时间(min) 麻醉时间(min)RⅠ组 20 5.7±2.8 19.5±7.3 110.1±14.3 12/8 32.1±12.9 54.3±5.6 RⅡ组 20 5.2±2.0 20.2±5.7 107.6±11.7 14/6 33.4±11.6 52.4±9.7 RⅢ组 20 5.9±2.7 21.6±9.0 110.7±13.5 10/10 35.6±12.9 51.6±8.7

1.2 方法 患儿术前禁食8 h, 禁饮4 h, 无术前用药。建立静脉通道, 输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静脉注射阿托品0.01 mg/kg、咪达唑仑0.1 mg/kg, 3 min后吸入8%七氟醚配合纯氧吸入(氧流量为6 L/min), 患儿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 μg/kg, 七氟烷调至2.5%, 3 min后由同一人置入喉罩, 接通Drager麻醉机压力模式控制呼吸。气道压力10~15 mmHg(1 mmHg=0.133 kPa), 呼吸频率(R R)20~25次/min, I∶E=1∶1.5,术中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 O2)在35~45 mmHg。术中监测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PETC O2、呼吸频率、七氟醚呼气末浓度, Nacotrend指数(Narcotrendindex, NI)。术中RⅠ组、RⅡ组、RⅢ组瑞芬太尼的靶控浓度分别为2.0、2.5、3.0 ng/ml复合2.5%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处理。手术结束前3 min停止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药。手术结束后氧流量调至4 L/min, 充分吸痰, 待患儿自主呼吸恢复, 潮气量>8 ml/kg, 呼吸频率>12次/min, PETC O2<45 mmHg, 吞咽反射恢复, 脱氧观察5 min后唤名睁眼即拔除喉罩。拔除喉罩后观察5 min送入恢复室。入麻醉恢复室后由恢复室护理人员给予术后躁动评分和分级, 若躁动评分≥3分, 即有术后躁动, 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麻醉恢复情况, 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情况拔喉、罩后5 min躁动评分、送恢复室后10 min躁动评分。比较不良反应(无喉痉挛、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低氧血症)发生情况。观察三组血流动力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及送恢复室后10 min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Ⅲ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75%, 高于RⅠ组的35%和RⅡ组的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Ⅲ组拔喉罩后5 min躁动评分高于RⅠ组和R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三组患儿术后均无喉痉挛、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三组患儿麻醉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 均未使用阿托品, 麻黄碱, RⅡ组围术期心率更平稳。

表2 三组患儿麻醉恢复情况比较[n(%), ±s]

表2 三组患儿麻醉恢复情况比较[n(%), ±s]

注:与RⅠ组和RⅡ组比较, aP<0.05

指标 RⅠ组 (n=20) RⅡ组 (n=20) RⅢ 组 (n=20)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 13.9±3.7 12.8±2.7 14.5±2.8拔除喉罩时间(min) 14.5±2.3 13.7±1.6 15.0±3.2苏醒时间(min) 18.6±4.9 17.9±5.4 18.9±6.3苏醒期躁动情况 7(35) 2(10) 15(75)a拔喉罩后5 min躁动评分(分) 2.0±0.9 2.0±0.6 2.9±0.7a送恢复室后10 min躁动评分(分) 1.4±0.5 1.5±0.5 1.3±0.5

3 讨论

小儿泌尿外科短小手术要求麻醉起效快、苏醒快, 因此新型气道装置喉罩和短效麻醉药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喉罩对气道损伤少、刺激比气管插管小, 术后较少发生咽喉痛、喉水肿等并发症[1]。七氟烷因诱导迅速、苏醒快而常用于小儿麻醉, 其还具有一定的肌松作用[2]。瑞芬太尼是超短效μ阿片受体激动剂, 被血液及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 连续输注无蓄积, 静脉即时输注半衰期为3~5 min, 长时间输注不会造成苏醒延迟和呼吸抑制[3]。对3~12岁患儿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分组研究显示, 该年龄患儿药物清除的半衰期相似, 安全、高效、苏醒迅速及后遗症少[4]。静脉靶控输注(TCI)给药方法与以往任何一种输注模式相比, 在维持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趋平缓。国内外已有瑞芬太尼TCI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报道[5,6]。研究表明, 采用内嵌Minto药代动力学参数的TCI系统瑞芬太尼3 ng/ml麻醉维持用于2~14岁的小儿, 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7]。

为了寻找最佳浓度组合,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比较了三种不同靶控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醚的效果。文献报道, 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小儿切皮反应的躯体反应CP50及95%的可信区间为2.28 ng/ml(1.91, 2.58)ng/ml[8];据此本研究设定了三个不同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三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及送恢复室后10 min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Ⅲ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拔喉罩后5 min躁动评分高于RⅠ组和R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瑞芬太尼的痛觉过敏有关[9]。拔出喉罩后RⅡ组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 可能是该浓度的瑞芬太尼代谢过程与七氟醚排出互相配合, 达到了最佳时效关系。

综上所述, 瑞芬太尼2.5 ng/ml靶控浓度输注复合吸入2.5%七氟醚是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维持较为理想的组合。

猜你喜欢

喉罩七氟醚躁动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及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按压舌状软骨与增加喉罩型号用于喉罩漏气患者的效果研究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两种supreme喉罩的型号选择方式比较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道路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