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育人成效的调查与分析

2019-02-13史凤娟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温州育人大学生

史凤娟,丁 强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是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地方实践,是温州结合本区域办学特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形式的有效创新,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最新文件要求的重要体现。对温州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另选取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3所高校参加过“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21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准确把握“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力求找到提升该活动有效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对象与方法

1.样本特征

从样本特征来看,本次调查男女比例、生源地比例适当,受教育程度层次分明,政治面貌、专业类型丰富。其中,男生占40.75%,女生占59.25%;专 科生占53.27%,本科生占45.8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0.92%;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6.43%, 共青团员占88.82%,群众占4.75%;理工科占32.71%, 文科占29.38%,医科占11.72%,农科占3.1%,其他专业学科占23.09%;城镇户籍占32.25%,农村户籍占67.75%。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为全面了解温州“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开展状况,通过查阅相关文件、新闻报道以及期刊论文等,总结、整理出大量与本研究相关或有助于本研究的材料,为调研打下更好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对温州部分高校(包括独立院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参加过“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电子问卷3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 2 61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调查问卷整体有效。

(3)个别访谈法。课题组选取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3所高校参加过“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21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问题主要涉及对“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认识、该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个人在活动中的收获、对活动的建议等。

(4)统计法。整理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对样本信息进行有效性筛选后,采用最新版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育人成效突出

(1)多数学生对该活动的认可度较高。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对“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本身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知水平较高。对“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80.31%的受访学生表示了解(其中,“非常了解”占23.78%,“了解一些”占56.53%),仅有3.87%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见表1);87.47%的学生表示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对自身成长重要(其中,“非常重要”占41.56%,“比较重要”占45.92%),仅有2.79%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或者“不重要”(见表2)。这说明“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形式,已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能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自身需求出发,理性看待该活动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表1 大学生对“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了解程度

表2 大学生对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2)该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突出。“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提升和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1]。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在促进个人成长的意义方面持肯定态度。对于“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有助于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52.39%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30.64%的同学表示“比较赞同”(见表3)。对于“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60.17%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26.01%的学生表示“比较赞同”(见表4)。对于“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有利于开阔视野,丰富人生阅历”,62.20%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24.44%的学生表示“比较赞同”(见表5)。对于“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培养吃苦耐劳精神”,60.46%和25.41%的学生分别表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见表6)。这说明“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作为连接农村发展和高校建设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国计民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另一方面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有助于大学生以更大热情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浪潮,实现个人价值。

表3 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有助于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

表4 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表5 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有利于开阔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表6 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3)该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参与农村建设热情。当前,“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正在温州全市如火如荼开展,既为农村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新平台,取得较为明显的育人效果。72.5%的参加过“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表示,对温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进一步了解,对农村发展的新面貌充满期待。此外,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愿意继续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大部分大学生表示愿意去更加艰苦的地区参加活动,因为艰苦环境更能够磨炼人的意志,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的同时,也促进自我成长。这说明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近距离接触农村、服务农民,有助于改变广大大学生对农村的传统认知,激发其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

2.“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活动的指导力量有待加强。广大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提升“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指导力量。然而,调查数据显示,“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力量的实际投入有待加强。7.2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参加的“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虽然有指导老师,但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指导;10.6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的实践团队压根就没有指导老师带队;6.93%的大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实践团队是否有指导老师带队(见表7)。68%的同学表示,由于个人知识及实践能力有限,需要学校加大活动中的指导教师的投入量,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

表7 “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带队情况

(2)学生参加活动的知行不统一。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学生意识到“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对于个人接受社会教育,增长才干本领有重要作用,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但在实际中,常态化、可持续性的参与频次却比较低。当被问及“您参加过几次‘新青年下乡’活动”时,超过60%的同学表示仅参加过1 次,而参加6 次以上的同学则少之又少,仅为5.09%(见表8)。这说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大学生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意愿与行动不完全统一。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实践育人质量和水平的关键。

表8 大学生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频次

(3)经费来源和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充足的经费和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实践经费来源单一且不足,导致很多“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的力度、时间跨度等严重受限,现有的实践成果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合理,希望进一步创新“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这说明“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在经费保障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方面蕴藏巨大潜能。

三、建议与措施

“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动能,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更应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强队伍建设、宣传力度,完善经费保障、评价机制等,进一步加强“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成效。

1.壮大教师指导队伍

首先,高校党委书记等校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各项活动;各二级学院同步建立工作机构,积极落实上级部署任务的同时,深入学生队伍,了解学生诉求,选齐配强“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指导力量,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指导队伍,“压紧压实实践育人的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和工作责任”[3]。

其次,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党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参与“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热情,鼓励他们积极申报与该活动有关的社会实践课题,推动“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另外,可将是否有带队下乡经历作为优秀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等评选的重要依据,并纳入教学工作总量和职称评审等相关工作。

最后,注重挖掘校外人才资源。“大学生离开校园去企业、学校、农村等地参加社会实践,缺少实践的经验,这就需要当地的专业人员提供相关的指导,提高实践成效。”[4]比如,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专门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当然,学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为企业发展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实践表明,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不仅是对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运用,也可为高校与社会间的人才流动搭建桥梁,扩大“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社会效益,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2.加强活动宣传力度

在舆论阵地建设方面,召开“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宣讲动员大会,学校领导带头参与其中,传达学校对该活动给予的重视及对广大学生寄予的厚望,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学校团委、各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要分工协作,做好实践活动的筹备部署工作。通过开展“新青年下乡”交流大会,邀请校内外优秀的实践团队或个人作经验交流和分享,解决“新生”的生活等各种顾虑,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见识,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在传播媒介利用方面,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QQ、校园网等,广泛宣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意义、内容和影响,让大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全方位深入了解活动本身。也要重视发挥校园、食堂、宿舍楼等的宣传栏、电子荧屏、横幅、广播等传统宣传媒介的作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介共同发力,引导广大学生积极“走下网络,走出校园,走近基层”,在社会历练中成长。

在宣传队伍建设方面,要组建一支专业化程度高、数量充足的校级宣传队伍,专门负责“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及时对工作突出的实践团队和个人进行表扬,开展“榜样在身边”的学习交流会,提高团队成员的服务意识。另外,宣传通讯员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善于洞察挖掘感人事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3.落实活动经费保障

拓宽“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经费来源渠道是解决当下经费不足的重要路径。活动经费可以采用高校统筹、学生自筹、社会赞助三方相结合的方法,特别要积极联系社会,争取社会经费支持,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常运作[5]。

首先,高校要加大对“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资金投入。学校可以建立“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专项资金,由“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管理和发放,要建立完善的活动经费申请、使用等规章制度,以促进经费使用的公开化、透明化以及合理化。发现随意、违规使用活动经费的情况,要及时处理。

其次,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经费自筹平台。引导学生认识到“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学校或者社会提供的正规合法的有偿服务岗位获得报酬,或缩减平时的生活花销,积极支持“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实践表明,通过自筹经费的方式,能使大学生早融入社会,并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最后,要争取社会力量对“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资金支持。高校应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农商户等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解决人才需求大难题,以学校出力,相关部门出资的模式开展活动,从而实现地方和高校的“双赢”。另外,也可以争取政府、企业、农村等在政策、基本物质等方面的支持,为“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提供保障。

4.创新活动评价机制

首先,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社会实践目标的关键因素,是提高社会实践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6]。要综合考虑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或选题与学生专业和社会需求的切合度,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安排是否完整和可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是否顺利,以及社会各主体对实践活动的评价等,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统一,服务社会与增长才干相统一,挥洒热血与发挥作用相统一。

其次,重视活动过程的考察。如重视实践过程中学生实践态度和实践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乐于助人、善于合作、表现积极的团队或个人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可以将参加“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积极程度与评优选先、入党挂钩或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7],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对表现不积极甚至浑水摸鱼的个人或团队,要及时通报处理,教育引导其向优秀个人或团队看齐,端正态度、脚踏实地,在奋斗中收获成长。

最后,创新活动结果的评价。要综合考量实践总结报告的结论是否可以帮助解决现实问题,是否具有使用价值;要考察实践成果的答辩情况,通过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准确,逻辑是否严密等来印证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的真实性。当然,也要认真听取指导教师、实践单位及其他同学的意见和看法,力求客观全面考量学生参与“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情况,推动广大大学生在实践中求得真学问、练得真本领、赢得好名声,为其一生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作为温州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为大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国情市情和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明确使命担当发挥着重要作用,日益发展成为广受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活动。但面临新情况新任务,为提高“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育人成效,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与时俱进、改进创新,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完善各项保障机制,以期使该活动在更大程度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当然,本文针对“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存在的现行问题而提出的解决对策,仍需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对策的提出仅是一个开始,对“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的研究仍将继续。需要通过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进一步挖掘育人资源,立足更高理论层次或更深实践操作层面,如明确该活动对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等,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承者,为全国其他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温州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难忘九二温州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