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饲料质量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解读

2019-02-13陈丽华曹福成梁宏志

饲料博览 2019年6期
关键词:卫生标准饲料原料添加剂

陈丽华,徐 晶,曹福成,梁宏志

(1.国家农业标准化监测与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28;2.哈尔滨市动物卫生防疫站,哈尔滨 150016)

我国饲料工业已形成了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的较为完整的饲料行业标准体系框架。目前,我国饲料工业现有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510 项:基础标准8项,卫生标准4 项,产品标准191 项,方法标准278 项,其他相关标准30 项。近年,我国陆续发布了修订的饲料相关标准,尤其是2017年和2018年共发布国家和行业饲料标准94项,其中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标准44项,检测方法标准50项,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我国的饲料质量标准系。

1 基础类标准

1.1 标准现状

基础标准主要包括《饲料标签》、术语类、管理类标准等。其中《饲料标签》标准作为我国饲料工业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对规范饲料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重要标准解读

1989 年我国首次颁布了《饲料标签》。现行有效的2013版《饲料标签》标准于2013 年10 月10 日发布,2014 年7 月1日实施。饲料标签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2013 版标准与现有的饲料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等国家和行业规定保持了高度的协调一致。标准分为6 大部分,分别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应标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并包含了一个资料性附录。其中第5 部分是标准的重要内容,明确了饲料标签应标注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

2 卫生标准

2.1 标准现状

饲料卫生标准主要针对饲料产品、饲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的限量进行了规定,从而确保饲料安全。目前,我国有现行有效的4 个饲料卫生标准,分别是《饲料卫生标准》GB 10378-2017,《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卫生标准》GB/T 14924.2-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072-2002,《饲料中锌的允许量》NY 929-2005。其中《饲料卫生标准》GB 10378-2017 是最重要的。2017 版《饲料卫生标准》代替了饲料标准的历次版本和饲料配套的污染物允许量标准。《饲料卫生标准》对保障养殖动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政府监管的重要依据。

2.2 重要标准解读

《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中所涉及到的污染物是指整个饲料生产链条中产生的或由环境带入的非人为添加的化学和生物的有害物质。本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限量和配套检测方法。

标准适用于本标准所列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制定的有毒有害物质项目科学、全面。污染物项目包括5 大类24个:无机污染物(7 个)、真菌毒素(6 个)、天然植物毒素(4个)、有机氯污染物(4 个)、微生物污染物(3 个)。涉及技术指标164 个:无机污染物涉及限量技术指标66 个,真菌毒素39 个,天然植物毒素31 个,有机氯污染物21 个,微生物污染物7 个。每一污染物对应的具体的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均基于产品中生长过程是否富集和生产过程是否可能带来或产生的风险而制定。

适用饲料种类齐全,实现对饲料产品的全覆盖。对不同饲料原料、不同动物种类、不同动物生产阶段的饲料产品都规定了限量值。其中饲料原料覆盖了大部分《饲料原料目录》。

污染物限量值更加严格,整体水平符合国际标准,其中80%符合最严格的欧盟标准要求。引出的实验方法标准先进、与限量标准要求配套性好,实验方法的检出限满足标准中限量要求的需要。

3 产品标准

我国现有饲料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91 个。其中,有54种饲料原料标准,87种饲料添加剂标准和50种饲料产品标准。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和饲料产品是动物养殖中最重要的投入品,制定其产品标准意义重大。

3.1 饲料原料

《饲料原料目录》涵盖了13 大类580 多种饲料原料。目前,饲料原料标准仅56 项,其中一项为通用标准《天然植物饲料原料通用要求》GB/T 19424-2018,其他为具体的饲料原料标准。

3.2 饲料添加剂

目前,《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中共有354 种饲料添加剂产品,已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饲料添加剂99 种,只占约总数的28%。其中包括7 项通用要求标准,分别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通用要求》GB/T 23181-2008、《饲料添加剂有机酸通用要求》GB/T 22142-2008、《饲料添加剂调味剂通用要求》GB/T 21543-2008、《饲料添加剂无机酸通用要求》GB/T 22143-2008、《混合型饲料添加剂酸化剂通用要求》GB/T 22141-2018、《混合型饲料添加剂防霉剂通用要求》GB/T 36863-2018、《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通则》NY/T 1444-2007。

3.3 饲料产品标准

我国现有饲料产品标准50 项,其中3 项为通用标准,分别是《实验动物配合饲料营养成分》GB 14924.3-2010、《实验动物配合饲料通用质量标准》GB 14924.1-2010、《天然矿物质饲料通则》GB/T 22144-2008、《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SC/T 1077-2004,其他为具体的产品标准,其中渔业水产标准36项。

4 检测方法标准

检测方法的标准包括6 个部分:污染物检测方法、饲料添加剂检测方法、非法添加剂检测方法、农兽药残留检测方法、营养检测方法、动物源性成分定性检测等检测方法。目前,我国已有278 项检测方法标准,包括国家标准145 项、行业标准77 项和农业部公告56 项,其中包含了4项通用标准,分别是《饲料采样》GB/T 14699.1-2005、《动物饲料试样的制备》GB/T 20195-2006、《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GB/T 18823-2010和《饲料中兽药及其他化学物检测试验规程》,这4 项标准是饲料采样、样品制备和样品检测的基础标准。

标准中饲料添加剂检测方法标准43 项,涵盖了《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农业部公告2017 年第2625 号)中所列出的项目。污染物检测方法也覆盖了《饲料卫生标准》GB 10378-2017 中所规定的指标。《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农业部公告1519 号)和《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176 号)中涉及的药物检测方法也已基本完成,已制定相关标准和农业部公告115 项,但尚有部分禁用物质特别是精神药品还未发布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我国目前已发布11 项动物源性成分定性检测的方法标准。所能检测的动物源性的动物品种已涵盖常见动物品种,包括猪源性成分、牛羊源性成分、哺乳动物源性成分、马驴源性成分、反刍动物源性成分(牛,羊,鹿)、兔源性成分、鹿源性成分、狗源性成分、骆驼源性成分等的检测方法,为政府监管部门对于饲料标签标准中对于动物源性饲料的标签监管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2018 年我国发布的苜蓿的转基因检测方法标准开启了我国饲料转基因检测的先例,为我国饲料产品的转基因产品的规范性标识提的监管供了技术保障。

5 工作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合理的饲料质量标准体系,但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完善已确保饲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完善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标准,分别按《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分轻重缓急制定标准制修订计划,完成两个目录规定的配套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标准,同时修订已有标准,如部分饲料添加标准名称为饲料级或饲料用,应按照《饲料标签》标准统一规范为“饲料添加剂”。完善饲料产品标准。按不同的动物品种和生长生育阶段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产品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检测方法标准,与现有的和陆续发布的相关规定相配套。如《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的部分神经药品以及农业部陆续发布的禁止或停止在使用动物中使用的兽药和其他非法添加物。

猜你喜欢

卫生标准饲料原料添加剂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欧委会批准8种转基因农作物为食品和饲料原料
Seeking UNESCO's recognition for the baguette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
欢迎订阅2013年度《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
地方卫生标准工作管理规范
促质量 抓实施 建平台——《地方卫生标准工作管理规范》解读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
2011年卫生标准工作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