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养殖的几点经验

2019-02-12徐勤宽山东省新泰市果都镇畜牧兽医工作站2712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保肝免疫力雏鸡

徐勤宽 (山东省新泰市果都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271200)

肉鸡由于生长快,出栏周期短,肉鸡疾病种类多且发生率高。近期肉鸡出栏价格高,养殖户为了增加利润,采用“套养”方式,就是在肉鸡出栏前,补栏雏鸡,有的养鸡户在一个鸡舍内同时有小、中、大鸡的现象,极易造成鸡只间,大小鸡间交叉感染、重复感染的现象。养殖户尽管采取了多种治疗措施,但治疗效果有时不理想,后期治疗用药不当还造成了药物残留,影响肉鸡出栏,延长了饲养周期,增加了饲养成本。所以,鸡病还是提倡“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平时多采取一些预防保健措施,充分提高肉鸡自身的免疫力,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笔者根据多年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经历,总结了肉鸡养殖的几点经验。

1 第一周育雏是肉鸡养殖的基础。

1.1 做好第1天的补充能量工作 雏鸡因出壳后经抓捕、免疫(马立克氏病疫苗)、运输等应激,造成能量的损耗,所以在第1天的饮水中加3%~5%的葡萄糖补充能量,提高健雏率,要记住,要尽早开水开食(雏鸡供水约1h后再给料),开水开食不要超过雏鸡出壳后24h,否则极易造成机体脱水,影响卵黄的吸收。

1.2 选择理想的育雏药 雏鸡抵抗力差,肠道功能不健全,需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以提高免疫力,根据卵黄囊的鉴定结果,做好开口药的选择,可选用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主要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及支原体病等。

1.3 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 育雏舍内温度比较高,如果饮水不足就会发生机体内源性缺水,发生酸中毒死亡,确保充分的饮水,有利于卵黄的吸收。育雏期舍内温湿较高,更适合细菌的生长,水线要勤冲洗。

1.4 前7d温度很重要 鸡舍温度是育雏的关键条件,其中温差更重要,天棚附近和地面附近温差以2.5~3℃为宜。寒冷冬季,要求墙内表面温度与舍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墙壁附近的空气温度与舍中心相差不超过3℃,温差较大是很多疾病的诱因,如慢性呼吸道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发生最严重、大肠杆菌病等。

1.5 二周龄前的湿度要达标 舍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5%~70%之间为佳,(1)低湿空气过分干燥,特别是再加以高温,能使皮肤和外露黏膜发生干裂,从而减弱皮肤和外露黏膜对微生物的防卫能力。相对湿度40%以下,鸡只易脱水和易引起呼吸道疾病。低湿有利于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以及具有脂蛋白囊膜病毒的存活。湿度过低是鸡羽毛生长不良的原因之一,也是鸡互啄癖发生的先兆。(2)高湿,使机体抵抗力减弱,发病率上升,利于病原性真菌、细菌的生长发育,因此使传染病易于流行。加之高温高湿易使饲料霉变,可使雏鸡群爆发曲霉菌病。

1.6 第1周添料次数要多 每天至少要6~8次,要少给勤添,添料次数多,可以刺激鸡的食欲,提高第1周末的体重,鸡的抗病能力也强;还可以提高出栏时的体重,因出栏体重一周末体重呈正相关。少给勤添还可防止饲料的霉变和浪费,减少肠炎和腺胃炎及曲霉菌病的发生。

2 保肝护肾是肉鸡养殖的保障

肝和肾既是机体的代谢和排泄器官,又影响机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由于肉鸡生长速度过快,肝肾负担重,加上预防用药的刺激,使肝肾受损,进而促进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肾传支和传染性法氏囊炎,所以要形成定期的“保肝护肾”工作。2周后,每隔7~10d用一次保肝护肾药。

3 增加免疫力是肉鸡养殖的核心。

增加免疫力是养殖成功的核心,机体的免疫器官非常重要,它是作为疾病预防,抗体产生及疾病治疗过程的主要力量,由于当前临床上免疫抑制病(法氏囊、球虫、腺肌胃炎等)的流行与发生及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饲料霉菌毒素等),很易造成免疫系统的损伤、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而引起发疾病。所以养殖过程中不但要防止类似原因的发生,还要协助机体增强免疫力,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类药物。

4 合理的免疫和防疫用药程序是肉鸡养殖的关键

首先应选择冻干苗配以油苗注射,可以很好的提高抗体的整齐度。建议肉鸡1日龄在孵化场做喷雾免疫和注射免疫,7日龄用含有LASOTA+H120+LDT3点眼滴鼻+新流油苗或是新支流油苗注射。用药及免疫程序可根据鸡场实际情况及鸡病流行病情况而定,正所谓“七分养、三分防”,良好的饲养管理可极大防止疾病发生,降低药费,提高经济效益。

5 其它注意事项

加强改善鸡舍的环境,鸡舍通风,加强鸡舍、鸡场和人员车辆的消毒工作。

猜你喜欢

保肝免疫力雏鸡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光敏氧化制备抗癌及保肝的二萜衍生物
培养免疫力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