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研究

2019-02-12卢伟丽樊文静王耀峰陈东明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1期
关键词:共融应用型校企

卢伟丽,樊文静,王耀峰,陈东明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在社会经济寻求快速发展方式的背景下,我国政府相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创业等系列发展策略,同时,反映出国家对高能力、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此,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及在国家教育方针发展的推动下,校企共建共融教育模式不断实现创新性发展,在课堂及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在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发展薄弱,其主要原因是校企对实践教学中学生表现无统一性考核标准,多数情况下企业未参与考核。[1]

本文结合X 校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以学生为主体对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指标建立探讨,保证双方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实践教学质量并修改配套教学方案,从而使校企共建命运共同体,避免“一头冷,一头热”的合作现象,进而达到共创新,共发展的新局面,进而提升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一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建设

校企合作的实质是通过资源互补、共享等方式实现互惠互利共赢,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校企角度讲,在校企共建共融发展基础上,有利于学校软件设施及企业的硬件投入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从学生角度讲,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及创新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团队协作意识、抗压能力等全方位锻炼和提升,从而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X 校企对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市场营销领域的高素养高技能的应用人才。目前校企已有订单班的合作,为冠名班等培养方式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从而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解决学生只会“啃书本,不能动”的难题。但如何考核实践教学的成效,发现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实现校企目标统一,从而提高实践教学创新发展,对此,校企共建共融科学、合理、系统的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校企共建共融实践教学质量考核

(一)实践教学质量考核的意义

1.校企角度

从校企协同构建实践教学质量考核的角度,第一,有利于校企获取高质且全面的实践教学成效反馈信息,进而对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判断分析及管控。校企在协同建立考核标准的基础上,把实践教学目标与实施过程进行有利结合,检测实践教学方案能否按前期计划、规范和方式并及时纠正教学技能实践活动中与教学宗旨、教学目标、人才教育出现偏差的教学行为;第二,有利于促进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构建及时、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体系,从而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形成高校专业特色培养方案。对此,从校企协同构建考核标准的角度,能够不断激励校企共建共融的热情,以保证校企双方共同目标的实现,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2.学生角度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校企所构建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无论从专业技能,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等层面对自身准确衡量,合理定位,及时弥补不足。反之,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中,不能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则不能快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而浪费了实践教学中的资源。所以,校企共建共融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使学生准确定位,及时调整,做企业所需之才。

(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1.参与考核主体单一

传统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主要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笼统式考核。首先,传统考核过于依赖教育部门或教师,考核内容存在片面性,导致在实践学习中,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信息不足并缺乏真实性;其次,企业未参与考核。校企对学生的基本目标一致,但企业并未参与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估考核,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及是否能达到岗位要求。对此,共建共融校企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有利于促进校企目标一致性发展,对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2.考核标准缺乏系统性

以往实践教学考核仅注重学校课程设置及企业实践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未根据校企合作的项目或任务活动对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等,就执行的任务划分考核内容,依据学生的具体实践项目制定相应考核标准。从传统实践教学考核可知,学校仅注重学生最终学到的理论知识及实操技能,并未形成系统性考核,这样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则无法准确判断。因此,校企构建共同的系统性考核标准能及时、高效、准确评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程度,并发现校企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未执行全过程考核

从以往考核信息可知,传统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仅注重学生最终任务或项目完成情况,来评价实践教学的成效,却忽视了初期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的投入。全过程性考核对实践教学的前、中、后期的基本情况有基本把握,能够综合考虑涉及的影响因子,所以,全过程性考核标准具有科学性、有效性。

(三)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的构建原则

1.合理可行性原则

考核标准必须科学合理,表达简明扼要,清楚明了。同时,对不同实践任务或项目一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而不是“张冠李戴”或“凑合评价”,能够从实践教学的内在构成及外在形式均合理全面分析,有效评估。

2.激励参与性原则

对于实践教学的考核并不是纯粹“教”与“学”简单性情况描述,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在实践教学目标基础上,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测量和分析,达到肯定教学成效、发现问题、总结过往、改进方案及激励工作目的,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技能。

3.系统性原则

本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紧扣教学生实践任务书制定,全方位且系统性设计考核标准及原则。同时,确保每条考核标准均能从其他角度反馈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部分的现状,并各独立标准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彼此制约、相互完善,最终形成考核标准科学搭配,构建共同体,进而优化整个考核标准体系。[2]

4.客观性原则

考核指标要遵循客观标准,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测量能具体描述出考核对象特征,而缺少精准评断标准,从而导致考核标准的统计、分析工作烦琐。因此,把评价内容结合定量数据,则促进考核指标精准度,从而形成更加合理、操作性强的教学考核标准。

三 校企合作模式下共建共融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

(一)校企共建共融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内容

1.考核路径

有关校企合作的专业技能培养主要通过项目型或任务型等教学方式。对此,本文依据任务型教学方式,制定有关技能活动教学方法,为学校及企业修订发展性考核标准,提供参考依据。(见图1)

2.专业素质

校企协同发展目标则是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及专业素养的提高,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标准。因而,培养和提高专业能力体现校企共建共融的价值所在。依据对以往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企业对学生的专业素能力及素养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且给出相应考核要求。(见表1)

表1 专业素质考核表

3.岗位要求

结合校企合作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需要校企协同构建考核标准,因为,只有校企业协同发展学生综合专业能力,才能培养出企业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同时,学校与企业制定共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并与企业技术层人员讨论分析,规划出学生的任务项目书。对此,结合X 校企合作下的市场营销班级实际情况,构建需重点考核的专业能力和任务。[3,4](见表2)

(二)校企共建共融多元考核标准

1.学业考核标准

从传统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来,对教学质量的考核主要依赖于学校教师的参与,企业未参与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可见考核参与主体单一,其主要原因是校企无共统一性考核标准。对此,本文结合实践教学任务型教学方式及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制定校企共参与的考核标准及学生参与反馈评价,形成多主体参与的考核标准体系。同时,为突出岗位技能与企业岗位工作的有效结合,企业考核比重占比较大,为60%;老师考核占比为30%;学生自评占比10%。[5](见图2)

2.教学考核标准

根据上述考核内容总结研究可知,可根据图1 任务教学方式具体细节,制定实践教学考核标准。(见表3)

表3 实践教学考核标准评价表(%)

3.评价反馈体系

学生对学校及企业的反馈评价,从而更多的体现校企合作过程实践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可作为校企合作模式下协同发展反思的依据。专业教学反馈表主要从评价内容和评价等级两个方面考核,评价内容设置基础课程质量、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与质量、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外技能活动五个维度,评价等级设置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五个维度。

四 结语

校企合作模式下项目化或是任务化教学考核注重专业标准、技能标准、岗位标准导入教学内容,通过校企协同考核,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极大促进作用,不但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实践情况,而且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下市场营销班,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实践教学质量学生考核标准体系,积极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同时,为学生能够顺利进入企业并达到岗位要求,起到了有力推进作用,达到校企无缝对接。

猜你喜欢

共融应用型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共融共建共育,构建教育新生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南京古巷熙南里重現明清“笪橋燈會”
共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