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9-02-1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司酮孕激素妇产科

李 欣

(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妇产科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给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且近年来多种妇产科疾病的发生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1],故而已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治疗妇产科疾病的药物较多,米非司酮即是被广泛应用的抗孕激素药物,对多种妇产科疾病有效,在某些妇产科手术中,也被经常应用[2],而由于应用范围的逐渐增加,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日渐增多。本文即通过回顾性分析,分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情况,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共169例,年龄21岁~54岁,平均年龄(36.72±4.83)岁,未婚32例,已婚137例,疾病类型:子宫肌瘤25例,子宫出血20例,子宫性疾病28例,子宫内膜移位症9例,子宫颈癌10例,乳腺癌7例,子宫内膜瘤1例,恶性肿瘤19例,终止妊娠50例。

1.2 治疗方法

纳入病例均根据自身的情况,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其剂量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且在用药期间,对其不良反应进行了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本组共收集169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共有1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出现头晕,4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腹痛,1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阴道出血,1例出现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2%。发生不良反应的全部患者,在给予减少药量及相应治疗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未发生严重后果。

3 讨 论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均可发生某些妇产科疾病,这也是我国公共卫生的一大课题,也被广泛关注和重视,其不仅会对患者本人造成伤害,亦可影响家庭及社会,故而需要积极治疗,合理选择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1 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

米非司酮是一个新型抗孕激素,属于甾体类药,具有合成甾体类激素的特点,故而可发挥抗糖皮质类激素、抗孕激素等药理作用另外,米非司酮又可与孕酮受体很好的结合,进而阻断孕酮效果,抑制卵巢功能,萎缩异位内膜,软化、扩张宫颈[3-4]。再者,米非司酮尚有促进子宫膜变薄、抑制孕激素、调节雌二醇、黄体生成素等作用,进而发挥减少出血、一种肿瘤细胞生长及分化、促进肿瘤坏死因子及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等作用。

3.2 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2%,相对较低,其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阴道出血、过敏反应等,以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做为多见,占所有不良反应的70.0%。因此在临床应用米非司酮时,应注意警惕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注意进行观察,如果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时,应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如应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药物口服或肌肉注射。而对于过敏反应、头晕、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其总体发生率虽然极低,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3 减少、避免不良反应的措施

基于米非司酮引起不良反应的特点,在临床中应用时,医师应与药师共同研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以控制其引起的各类不良反应,同时又可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5]。

猜你喜欢

司酮孕激素妇产科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保胎药须小心服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