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及探究

2019-02-11黄荔荔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体征心率心肌梗死

黄荔荔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 如皋 226006)

急性心肌梗死一般发病较急,病情严重,发展迅速,且容易并发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或心率失常等,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是介入治疗,但在溶栓过程中,该疗法极容易导致患者心率异常,因此必须给予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2]。本研究对该疾病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以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率失常症状。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61岁,平均年龄(68.31±1.31)岁,心功能分级:I级15例,II级22例,Ⅲ级5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应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具有变化较快的特点,故护理人员需具备较强的应变处理能力,并对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以便能及时发现、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致病因素、治疗方法与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惑,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多与患者沟通,及时发现其不良心理,并做好相关的疏导工作,从而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提高治愈的信心及治疗依从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应反复叮嘱患者禁食禁水,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或窒息等情况。护士还应嘱咐患者在术前排空膀胱,对于意识模糊或老年患者应给予导尿。当患者出现胸腔疼痛或烦躁不安且不能缓解时,给予镇痛处理。

1.2.2 术中护理 在介入手术实施的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护、观察,如患者心率异常,则应立即提醒主治医师暂停手术,同时给予患者胸外心脏按压,如有必要可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例如[3]:对于心室粗颤者,应给予胺碘酮、利多卡因进行注射治疗;对于心室细颤者,则应给予患者适量的肾上腺素联合利多卡因进行注射治疗等)。如果出现血压变化或心率失常,要立即配合医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此特别提出注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补液,在开通其心血管后,需特别关注有无心律失常现象的发生。手术完成后正确包扎伤口,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

1.2.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还需持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尤其是在心率方面,如发现异常,则应立即通知主治医师,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合理控制患者的静脉输液速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穿侧部位,定时检查患者的穿侧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等,以确保患者的静脉保持通畅。对于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还需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富有个性化的营养膳食搭配表,并叮嘱患者尽量食用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对肠胃造成负担;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同时讲解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尤其是抗凝药物的服用更需要加倍关注,以免血栓再次形成等,从而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的QTC间期、QT离散度、心率、护理满意度。其中,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评价量表对本组全部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充分调查,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过程中的态度、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等。满分为100分,评分在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评分在65-90分为满意,评分在65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护理前后的相关指标比较

护理前42例,QTC间期(ms)426.67±41.62,心率(次/min)97.65±11.59,QT离散度(ms)66.95±7.69;护理后4 2例,Q T C间期(m s)5 22.2 6±5 3.2 1,心率(次/min)65.24±7.63,QT离散度(ms)32.66±5.75,护理后,患者QTC间期、QT离散度、心率均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本研究对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其中,优质护理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全过程所实施的护理服务。同时,术前,护理人员不仅耐心回答了患者提出的疑惑,还与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了相关疏导,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治疗依从性,还消除了患者的负面心理。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护、观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术后,护理人员还合理地控制了患者的静脉输液速度,并定时检查患者的穿侧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等情况出现。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体征心率心肌梗死
心率多少才健康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